偌大的舞臺中央,一個女孩,一頭卷發,一襲飄逸的白色上衣,優美的旋律中,她正投入地唱著: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借口繼續茍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瘦瘦的她,聲音卻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有如磁石般的感染力,唱罷,臺下是雷動的、經久不息的掌聲,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起立歡呼。
早在上世紀,張愛玲就說過: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我覺得這句話用在鄧紫棋身上正合適,生于1991年,卻已是大牌云集的《我是歌手2》中頗受好評的歌手。
鄧紫棋原名叫鄧詩穎,出身于音樂世家。她的母親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舅舅是小提琴手,外公是薩克斯手,已過世的外婆曾是歌唱老師。4歲就移居香港的她,上的是教會學校,外婆是她音樂上的啟蒙老師,她5歲開始嘗試作曲及填詞,13歲完成了8級鋼琴考試。15歲被經紀人張丹挖掘,16歲中考會考完成后出道,改名鄧紫棋,英文名是G.E.M.。
GEM的意思是Get Everybody Moving,從這個英文名中不難看出她入行時的志向,就像是她的肺活量一樣廣闊。而且這樣一個隨意又主觀的英文名就像她的性格一樣率真。
從14歲時參加Spice It Up學界聯校歌唱比賽開始,她的狀態一直都moving on。16歲的時候,她帶著第一張個人EP《G.E.M.》正式出道,而那張EP里只有5首歌。可是就憑著這樣一張單薄的唱片,她卻在2009年的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奪得女新人獎金獎,而這個獎之前從來沒有頒給未成年人過。至此,她的運氣變得越來越好,連容祖兒等一姐都無法在唱片銷量這件事上贏她太多。到了19歲她就已經開始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她曾經締造過“最昂貴的紅館演唱會票價”記錄,也是香港“紅館開滿10場演唱會的最年輕歌手”。
有人會說,她是香港歌手,口音為什么卻像海外歌手,這是因為,她的身上有些“缺陷”:她的左邊顎骨萎縮,令上下顎牙齒不能咬合,導致說話時會漏風,也因此成就了她獨特的口音。因為這個原因,小時候的她也曾經失望過,茫然過,甚至想放棄過,但后來她明白,有些缺陷是上帝送給自己的禮物,善待它們,也許會另有意外的收獲。于是,懷著那份對音樂的癡迷,以及天賦,她一步步地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雖然出道之后她發了好幾張專輯,但是她真正被廣大內地聽眾悉知,是從《我是歌手2》開始的。對于一個翻唱經典的后輩而言,最大的難度就是能讓聽眾忘記原來老歌手的嗓音。但這單單只靠年輕貌美或天賦異稟還未必能做到,青出于藍更是必須的。可遍遍冷飯熱炒,隱退已久的巨星也輕松不到哪去。在眾多唱功了得的前輩中,她幾乎在內地沒有太多的知名度,但是節目播出后,卻成為最大黑馬,并憑借第一期的《泡沫》一夜爆紅,第二期翻唱汪峰的《存在》,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于是她的人氣直線飆升,很多人開始認識她,卻意外發現她是“金魚嘴”。通過這個節目,她的名氣越來越大,有記者采訪她,問她如何成功的。她笑笑說:“我每一天都會搜集新的歌,每一天都會不停地練習,每一次都會燃起唱歌的熱情,我是歌手,我就做最好的歌手,我是自己,就做最好的自己。”正如她所說,她是歌手,就盡心盡力,把自己交給舞臺,做最好的歌手,她就會散發出不可替代的舞臺魅力。
在2014年1月3日晚,鄧紫棋坐在電視前,看自己在《我是歌手》中的首次亮相。她和經紀人兼老板張丹討論起來,當全部比賽結束時,新浪微博的粉絲會有多少增長。當時,鄧紫棋使用了將近4年的微博粉絲只有150萬。她猜道:“我可以有500萬粉絲嗎?”這樣一個大膽的猜測很快就實現了。而現在,她的微博已經有超兩千萬的關注量。
然而正當她名聲大噪的時候,各種不實的報道鋪天蓋地的涌來。耍大牌,與各路男星的緋聞,很久以前的“十宗罪”也都被重新擺到臺面上,槍口都一一對準了她,一下子就把她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的確,在當年尚未懂事的時候,她犯下了不少過錯,但她也已經意識到自己當年的錯誤,面對這么多的指責,她也只能一步步小心翼翼的繼續向前走著。期間她甚至還經歷過微博評論十多萬的謾罵指責,但她還是沒有關閉微博評論,還是會在微博上跟粉絲互動。
后來,她的皮褲造型被吐槽得體無完膚,她還是倔強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依舊一副I don’t care的樣子。她也承認她自己穿皮褲穿的蠻多的,但她畢竟不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模特,她各種各樣不同的造型都是環繞著她的音樂,以音樂作為中心去思考的。還有很多網友說她胖,讓她減肥。實際上,鄧紫棋只有四十公斤。她聽到這樣的評論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經歷。對于這樣的評論,她說:一開始有很多人說你胖,你要減肥,你會想你到底是真的胖嗎?還是別人用一米七五模特的要求去要求你,可是現實就是我不是一米七五的模特,我只是一米五七的歌手。
雖然鄧紫棋看上去還像一個小女生,卻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她們這一代是非常互聯網化和國際化的一代人。這導致她能吸收的養分來源非常廣泛。她所理解的偶像不必完美無瑕,但只要真正展現出自己的獨特氣質,總會吸引到欣賞這種氣質的人。這是一個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時代,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這么近,強迫自己去代入自己不適合的形象終究會被觀眾發現這種生硬。在她心里,“偶像”一詞的含義大約與榜樣(Role Model)更為相近。無論別人如何,努力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而在此過程中,自己的行為舉止可以鼓勵其他人,她也非常希望能夠將這樣正面的影響傳達給自己的歌迷。
八年過去了,鄧詩穎成為了現在的鄧紫棋。
2015,她登上了春晚舞臺,自彈自唱她創作的歌曲《多遠都要在一起》。2015,時隔三年后,她發布了她的新專輯《新的心跳》。專輯中的十首歌,她包攬了全部的詞曲創作。新專輯發布以來好評如潮,并且持續霸占各大平臺的榜單榜首。2015,她歷時兩年的X.X.X. Live世界巡回演唱會第73場在倫敦落下帷幕。這個打破華語女歌手單輪巡演最高場次紀錄的演唱會,在每一位歌迷心中都留下了無限的回憶。2016,她入選美國《福布斯》評選的“全球30歲以下最具潛力30名杰出音樂人”,成為亞洲唯一上榜的歌手。在過去五年,阿黛爾、Justin Bieber、Lady Gaga都曾入選。2016,她以唯一的中國歌手身份,入選美國《福布斯》評選的亞洲30歲以下30大最具潛力文體明星。這些年來,她取得了很多她同年齡人很難企及的成就。
雖然得到了很多贊譽,也獲得很多成就,但至少,從某些行為來看,鄧紫棋依然是她的經紀人張丹當初見到的那個充滿緊張感的小孩子,而不是處事老練的大明星。她像個對美食充滿渴望但對分量毫無概念的兒童,她若是鐘情某一種生魚片,會一口氣叫上五份兒一模一樣的菜。當她想在拍攝MV想穿某件衣服,會不停地吵著“我要,我要,我要”。她經常哭泣,淚腺似乎并沒有隨著成長而退化。她會犯一些不可理喻的低級錯誤,一次電視節目錄制前夕,她去泰國旅行,但竟然沒有涂防曬霜——這種事情簡直不可能發在其他女明星身上,結果錄節目時,她有些皮膚像燒焦了,讓所有人哭笑不得。她的時間管理糟糕透了,可以連續10個小時做一件她在乎的事情(比如練習某首歌),從而忘記了本應準備的其他事情。
粉絲也總說她還是個孩子樣,總覺得她長不大,很多明星該有的氣質該有的范兒她總是欠缺一點,很多東西需要別人幫她打理。但是很可貴的是她的單純她的天真并沒有被這個圈子磨滅,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充滿著向上的力量。跟很多藝人比起來,她愿意誠實地分享她自己,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一切,她是自由的,她并不需要束縛她的天性,變成市場需要的人,她就是她,她是獨一無二的鄧紫棋。
她也曾經是一個戴著眼鏡的女校學生,一個自認為有很多青春期“少女的夢幻情感”、也為“BB肥”而苦惱的生于中產家庭的孩子。17歲那年后,歌手成為她的職業,她開始厲行健身,如今每天45分鐘的跑步外加一周三次的重量訓練,已經成為習慣。與出道之初相比,她體重輕了7公斤,保有40公斤的纖細身材。她保持著某種社交上的封閉,她的音樂工作室在香港著名的酒吧街蘭桂坊附近,但她更愿意錄制完畢后,繼續泡在琴房,或者回家寫歌。“她很年輕,但怎么會這樣?我佩服她就在這里,她幾乎不出去玩。”她的香港司機說。她身上有著典型的香港傳統:勤奮、有緊迫感以及強大的自我約束力。她沒有任何紋身。她熱愛舞臺。而舞臺,最終回報了她。
面對掌聲,她不會迷惑,面對詆毀,她非常堅強,面對流言蜚語,她只專注音樂,因為,她是鄧紫棋。她說,做音樂的目的不是要討人喜歡,而是要令關注她音樂的人真正有收獲,在音樂中表達真實。無論遇到多少坎坷,她都會微笑面對,這就是鄧紫棋。我眼中的鄧紫棋,并不是完美的,但她卻是美好的,也并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偶像,但她卻是一個能讓人想要用心珍惜的人。也許,這就是我被她深深吸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