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寶貴的時間,可是每天還是在無聊的刷著朋友圈,在各種社交軟件中與陌生人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訕著,不知不覺一晚上就過去了。即使是每天感覺忙忙忙,過后仔細想想,好像也沒有做多少事。每次朋友有叫必到,可心里很清楚,這樣的聚會完全是無效社交,純粹浪費時間。
以上這些情況我們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包括我自己,甚至就在前2個月,我還每天在各種直播平臺流連,一會看看美女直播,一會看看游戲直播,美其名曰:我跟別人不一樣,直播平臺這么火,我作為互聯網從業者是來了解這種現象級的產品背后的邏輯的。
其實,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我純粹是無聊,純粹是想看看美女,純粹是想看看高手如何打游戲。或許有些人是值得花這些時間。可是,這些對我有什么意義呢!!!
直到有一天朋友送了我彭小六的新書《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高效能的行動派》(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簡書,更不知道他是簡書第一作家)),看書名我以為是雞湯類書籍,可是看完之后,我一下子被敲醒了。我就一直想,彭小六,85年生,一個三線城市的項目主管,好像也沒有特別高的學歷和背景,能夠通過管理時間,用一年多的時間就達到如此的水平,反觀我自己,我的情況跟他是差不多的,既然他能做到,那我為什么不可以呢?即使不能做到,那應該也不會差的太多吧。就是這樣,我開始了我的時間管理之路,以后再介紹我現在是如何做時間管理的。今天只推薦這一個月的時間管理主題閱讀書籍。
這就是我要推薦的第一本書,彭小六的《讓未來現在就來--成為高效能的行動派》
這本書除了時間管理,還有知識管理,工具管理等內容,真的可以說每篇都是干貨,我已經翻了3遍了。書中提到的黃金圈法則特別好,做任何一件事第一個要回答的問題是”WHY",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就像我為什么要開始做時間管理?因為我要改變現狀,我要讓自己更有效率,我要讓自己變得牛逼!
2、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的56年時間統計法
這是一本小書,讓我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柳比歇夫從26歲開始直到去世堅持了56年的時間統計,每一天統計每一件事花了多少時間,然后每月一次小回顧,每年一次大回顧。今天我們談堅持,《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提出一個人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就能成為一個領域專家。如此計算,柳比歇夫堅持了不知道多少萬個小時。所以哪怕只是純粹的記錄時間這樣重復簡單的事情,因為堅持了56年所以就會變成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具體內容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向柳比歇夫學習什么》。
3、拖延心理學
如果你開始做時間管理,你會切身體會拖延癥的可怕,計劃制定的天衣無縫,但就是時間到了遲遲不想動手,有時候真的想狠狠地扇自己幾個嘴巴子,當初的雄心壯志這么快就沒了,你一生還有什么前途。這本書全面的告訴你拖延到底是怎么回事,拖延不是簡單的懶,是由多個因素綜合造成的,只有對拖延有客觀的認識,才能知道如何行動。如果你是一個拖延癥患者,那么我向你打包票,看完這本書,你一定會有收獲。當然,最后能不能擺脫拖延,還是要看你自己的行動。具體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拖延是因為懶嗎》。
4、搞定:無壓工作的藝術
不管你是否學習過時間管理,如果你看過一些書,你肯定看到過GTD,你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他就是這本書的英文名《Getting things done》的縮寫,現在幾乎已經成為時間管理的代名詞。
所以,就是這么一本書,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看過,那我會深感遺憾,至少我自己是相見恨晚。之前工作中很多很瑣碎的事情總是讓我疲于應付而沒有解決之道,直到看到工作籃的流程,我才發覺自己曾經浪費了多少的精力在思考這些事情上。
5、斯蒂芬柯維系列《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要事第一》、《第3選擇》
斯蒂芬柯維是久負盛名的時間管理大師,關于時間管理他有很多著作,除了推薦的這幾本,還有《高效能人士的第8個習慣》、《領導力準則》、《幸福家庭的7個習慣》等。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讓我們從更高層面去考慮時間管理,一個人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后才能知道什么對你是最重要的,如何分配你的時間。事情根據“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分為4個象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何在日程生活中合理安排處理好這些事務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做。《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要事第一》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路和方法,《第3選擇》是我們在處理重要事務過程中與人溝通的有效法則。
6、其他
《小強升職記》:這是一本融合了時間管理的趣味性強的故事書,講述了小強在老付的幫助下的晉升之路,書中融合多本時間管理的書籍的方法,雖然原創方法較少,但能夠用自己的理解,通過故事的方式讓大家學習,不失為一本好書。如果你平時沒有閱讀習慣,可以從這本書入手,因為它是故事書,可讀性較強。
《番茄工作法圖解》:利用番茄鐘以25分鐘為一個計時單位,中間休息5分鐘,然后繼續重復番茄鐘。在實際的應用中,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番茄鐘的時間,書中提到,番茄鐘時間最好不要輕易改變,如果真的要改變,至少要試驗2周之后證明這個時間對自己確實不合適再進行調整。
《精力管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永遠保持在巔峰狀態。我認為精力管理是時間管理的前提,只有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更有效的利用時間。書中提到精力主要分為身體精力、情感精力、智力精力、精神精力,我們要讓4個方面平衡發展才能保持精力旺盛,任何一個方面出現短板,都可能影響精力的儲備。
7、把時間當做朋友
我把李笑來老師的這本書放在最后,不是因為書里關于時間管理的內容多么經典,書中提到了部分的時間管理的方法,但是很大篇幅都在講應該如何開啟心智、拓展心智,如何高效學習。
我非常認同李笑來老師的那段話,也把這段話做為這篇文章的結尾送給大家把。
終究有一天,我意識到了時間的珍貴。瞬間就已經像絕大多數人那樣平添了無數的煩惱。書店里總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時間管理”書籍,多半于事無補。讀過許多這方面的書,嘗試過許多辦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對時間無情的流逝,我還是束手無策--跟絕大多數人一樣。惡性循環早已經開始:時間越來越珍貴,時間越來越緊迫;時間越珍貴就越緊迫,時間越緊迫就越珍貴……要做的事情總是太多太多,可用的時間卻總是太少太少。
終究有一天我意識到“管理時間”的說法有多么荒唐。
“管理時間”,或者“時間管理”于某種意義上只不過是很多人的一廂情愿而已,因為時間根本就不會、也從來未曾聽從任何人的“管理”。沒有人可以做到讓時間慢一些流逝,也沒有人可以做到讓時間快一點溜走。這連上帝都做不到。據說他用了六天時間創造了世間萬物,然后第七天就休息去了。如果他可以讓時間過得慢一點,也許創世紀只需要一天,何必那么多天?如果他可以讓時間快一點--對上帝來說快一點又有什么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