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們黑程序猿的時候,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程序猿;
接著他們黑射雞師的時候,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射雞師;
后來他們黑運營的時候,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運營;
最后他們奔我而來,
那時已經沒人能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
*********************************************分割*************************************************
本文會比較長,為了保證大家有比較好的閱讀體驗,在這里做一下閱讀說明:
正文部分是常規解析
粗體字部分是標題性內容
帶下劃線的是我的觀點
*********************************************分割*************************************************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看完這篇文章的最直觀感受是:饅頭商學院營銷做的比內容好,至于行業危機感,對不起并沒有感受到。
我給這篇文章的定性是:「有干貨,卻也夾帶私貨,私貨的成分甚至不比干貨少」
下面就讓我們從邏輯上仔細去分析一下這篇文章:
1. 開篇立意,用「恐懼」引起共鳴
這個標題黨打的非常好,用一種否定式的反問勾起閱讀欲望,閱讀者會下意識地想到「我做的好好的為什么會失業?」;興趣、恐懼、焦慮、不服,這些情緒會促使你點開這篇文章,來看看究竟憑什么它敢說 5 年后你就職業生涯難保。
在廣告中,這種手段會更加常見,有一個專有的說法叫「運用恐懼訴求」,它的實質是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心理,促使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向一定方向產生變化。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安全需求處于金字塔的第二層級,「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之一,也是影響最廣,力度最強,傳播范圍最大的情緒。因此,本文從一開篇就很好地利用了這種手段來調動閱讀者的共鳴。
實際上,這樣的語言是有一定的技巧存在的,它很好地挖了一個坑,然后讓大家跳進去。
2. 枚舉成功者案例,制造反差
用張天一、王信文、09 三個人來說事,這三個人都是在某個領域比較知名的人物,也做出了一些事情,符合我們對「成功者」的定義。
再對比下文中未來的「我們」:
「與年輕人脫節,已經落后于時代」
「工作壓力大,7 * 14 的工作時間,累」
「北漂,沒戶口,人到中年」
「競爭力弱于年輕人,沒有優勢」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擔子重」
成功者那么屌,你的生活這么慘,就問你怕不怕!
巴菲特炒股炒成了土豪,隔壁張大媽炒股賠了棺材本;比爾蓋茨寫代碼寫成了土豪,北大青鳥畢業的小李只能維持溫飽;陶碧華能把老干媽賣到全球,對面食雜店賣辣椒醬的劉姨一輩子沒出過省。
每個行業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二八定律存在于全世界,不僅僅存在于互聯網,當了公務員不代表就能當主席。
3. 你什么都不會
Office、Axure、PhotoShop、Python,這些工具你會幾個?不會?那你會什么?
這樣的誘導足以讓絕大多數人產生遲疑,按這個套路自己確實不會啥,這又是一個陷阱。按照這個邏輯,那些大學里的教授連 PPT 都做不明白,豈不是浪費皇糧?國家干部演講稿都要秘書寫,豈不是各個該槍斃?
知識體系,或者說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才是產品經理最核心的競爭力。
工作前景在哪里?BAT 怎么進?是不是不進 BAT 就沒有出路?
考不上清華就不上大學了?不進 211 985 就沒前景了?如果張天一沒有做出伏牛堂,王信文沒有做出 Dota 傳奇,09 不是頂級選手,他們的前景又是怎樣的?
張天一只是一個米粉店的個體戶老板,王信文還在熬夜加班,09 最慘,一個因沉迷游戲而輟學的迷途青年。
我們已經失去了創新的能力
似乎每個人都在說創新,每個項目都有創新,然而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看到能夠稱得上是「創新」二字的產品了?
自從互聯網開始盛行產品跟隨策略以及微創新后,創新的門檻變得越來越高,然而這一切恰恰始于 BAT。不可否認,產品跟隨策略會讓大廠的地位得到鞏固,能夠更容易地碾壓初創公司。
我們不妨拿起手機看一下,所有常用的 APP 中,都能找到大量的同類 APP,而成功的卻只是這么幾個,那么這些 APP 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么呢?
創新并不是互聯網的剛需,互聯網也從來不是一個創意行業,好的創意誠然會讓我們覺得眼前一亮,但對于真正能夠長久留存的產品來說,它不需要創新,只要比其他產品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創新不是必備的,深耕才是。
(每次認真寫答案總是擺脫不了一不小心寫太長導致沒人看的局面啊 = =。堅持看到這行字的你們都辛苦了)
以上,就是個人認為這篇文章中的坑,之后的內容已經沒什么可吐槽的了。
綜上所述,危機是每個職業都會有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反感那些缺乏專業性的產品或者愣頭青把這潭水攪渾。
10 年前,這個崗位甚至不為人所知,今天,這個崗位變得炙手可熱,那么 5 年后會怎樣,其實是完全無法預測的。
如果真的如曹菲所說,我們老了,跟不上時代,那么為什么新人的工資沒有老手的高呢?陪伴著國內互聯網走過這么多年,難道積累的經驗就真的會一夜顛覆嗎?
行業飛速前進,變化無時無刻,恐懼沒有任何意義,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擁抱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