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15期讀書會結束后,在地鐵上慧娟姐問我:“你覺得你做讀書會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大概停了1秒鐘,哈哈大笑說:“就是認識了你們啊!”
當初做百期讀書會時,我希望可以達成兩個目標,一是希望讀書會的小伙伴們可以從書友變成好朋友,不止交流讀書感悟,也分享成長路上任何對彼此有益的東西,也能在一起答疑解惑,也能一起吃喝玩樂;二是希望能把讀書會做到100期(這就是我們百期讀書會的名字由來)。
從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那天第1期讀書會到如今做到第15期讀書會了,只要有經常來參加讀書會的小伙伴,就真的從第一期互聯網上的從未見過面的陌生人變成了線下可以說心事的好朋友,這是我最開心的事之一了。
每次新鮮一在我們讀書會的微信群里曬她和倩倩一起跑步、一起吃西瓜做甜點、一起又干了什么的時候,我總是非常羨慕又非常高興。羨慕她們可以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住得那么近,可以經常一起做些彼此都感興趣的事;高興是看到讀書會的小伙伴從陌生人變成朋友,才畢業一年的新鮮有職場上的問題會問已經有五年工作經驗的倩倩,健忘的倩倩跑步迷路了剛好新鮮能把她找回來。
第十期讀書會的時候,新鮮說了她和舍友相處發生的一個矛盾,問大家該如何解決,讀書會里相對年長對心理學也頗有研究的慧娟姐給出了很有建設性的意見后,淡苑馬上對我說:“瀟瀟我覺得你讓慧娟姐加入我們讀書會真是非常明智的決定!慧娟姐就像一個知心姐姐!”聽到這話我也是好開心,開心讀書會成員慧娟姐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歡,開心自己當初沒有看錯人。
當我看到倩倩、新鮮、淡苑有情緒或者心理學方面的問題會去找慧娟姐聊天時,我也覺得很高興,因為感覺到大家已經對彼此產生信任感,而且大家不像第一期時每個人只是和我相對比較熟,現在大家之間的鏈接已經更加緊密了。
在倩倩家搞廚藝趴的那期活動,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期活動。因為我又發現了小伙伴們身上的不同面,超出我預期的給我驚喜,和一群人從不熟到熟悉的過程真是非常美妙呀!比如小琦身上有段子手的特質就是在我們吃飯聊天過程中發現的,而小琦除了是段子手,還有另外一面。
在倩倩家吃完飯一起坐在的士上回家的時候,小琦突然問我:“你之前是不是覺得我挺冷漠?”
我心里一驚,突然覺得這么問我的她很可愛。我理解她工作忙所以來的次數少,也覺得她和大部分女生不同的直接、真實、明快的性格很與眾不同。
有一天晚上,在小琦微博上看到她寫自己被別人問到“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什么感受”的文章,看完文章我忽然發現一個敏感細膩、需要關懷保護的小女孩版本小琦,這和之前快言快語看起來很干練的職場版本小琦完全是不同style。
其實小琦是一個很有母性特征的女生,她很喜歡做飯,做飯也非常好吃,也很享受做飯給大家吃的感覺,從做飯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愿意付出、喜歡照顧別人的女生。
還有讓我覺得做讀書會非常開心的事,就是看到小伙伴們的成長。
比如慧娟姐一開始不怎么會玩微博,可是現在她卻會用小影APP拍視頻剪輯好發微博,從一個對新媒體不太熟的姐姐變成比我們90后還會玩、經常會帶自拍桿給我們拍照的姐姐。慧娟姐還不止一次地說到,自從加入讀書會后她身邊的人都能感覺她的成長變化,比如她老公一開始不支持她來讀書會,到后來聽說有讀書會的活動會催她趕緊去參加。
比如新鮮和淡苑也曾說過,“如果沒有遇到讀書會,我可能也會一如既往的宅下去,待在自己的小世界刷微博看電影,與外界隔絕,不會與外界相處,更不會了解外界的精彩。”聽到大家說這些話,我好開心自己發起的讀書會能夠默默影響改變別人,覺得做讀書會很有意義。
除了在小伙伴們身上收獲的成就感,不斷有人來問我如何加入讀書會、如何辦讀書會,也有看到一個接著一個小伙伴跟著我做起線上或線下的讀書會,這也是讓我覺得很有收獲的事。我身邊也不止一個人和我說我做讀書會后有成長變化。
做讀書會的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我是用業余時間做的,在公司的線上線下活動很頻繁的時候,我也會問自己平時工作中做活動都那么多了,為什么周末也要拿來折騰?而當每一次做完讀書會我都感覺像又補充了一針能量劑,自己又收獲了知識和友誼,還能讓小伙伴們也覺得開心有幫助,甚至影響到讀書會成員之外的人們,這不就是我做讀書會最大的收獲嗎?
每一次讀書會聚餐,好像總會有一個小伙伴在我們碰杯時說:“來來來讓我們感謝我們的會長讓我們相聚!”(哈哈,其實我還不習慣“會長”這個稱呼,因為一想到會長我就會想到年紀很大的大爺或者是韓劇里的男主)
其實,讀書會從來不是我一個人的,能做到15期并繼續做下去,要非常感謝我的讀書會成員,還有每個來給我們百期讀書會做個人分享會的嘉賓。
百期讀書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謹以此文紀念我們前面15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