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聲聲都是歲末迎新的號角。回望在青春的日子,仿佛是一場旅行。我背著歲月的行囊,經由現在穿行到數十年前,一路重新走過,仿佛那一件件、一樁樁不過發生在昨天,那么清晰、那么溫暖。
青春就是一生路上一顆顆璀璨的星星匯聚的星河,耀眼而明亮。我常在青春的路上或張望、或細數,只因那青春足夠醞釀字里行間那些動人的故事。經由美篇,將青春的星河展現,在青春家園里一閃一閃。
偶遇青春各位老師,一路指引,在五十六篇文章里,鋪開了青春的過往,所有過去的、失去的、流失逝的都在筆下回來的,帶著清晨清新的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盡顯五彩斑斕的美好。
《遇見》里那高高的如梅花鹿的女孩,曾經在我最難的時候,義無反顧地陪著我走過。既使畢業后天各一方,但心存惦記,永遠感激。
《沱江水一起一靜》中詮釋了愛,也揭示了遺憾。社長兩問:一問送你遠去的人是否會聽到沱江漲潮的訊息?二問秋季過去了,是否可以收獲?均問的我心痛不已。究竟不過是緣分未到罷了,來時平行,去后依然沒有交集。
《源于靜》中他鄉遇友,一天一夜,也訴不盡分別后的點滴,雖不舍,但是想到朋友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彼此找得到也很欣慰。
《一封信》中的一封信,一個壞消息,一度柳暗花明,一朝心亂如麻。從那時,父親便病了。
《珍惜擁有》中爸爸已經離開快25年了,但我仍然不敢去回望那些日子,我把那些日子寫在《傷逝》里,每讀一次總是被淚水湮沒,而此刻,我也剛剛抹去眼中的淚水。父母親的愛很珍貴,有生的日子務必珍惜,莫等永別后再遺憾不已。
《那條山路》中,走出家門,帶著媽媽凝望的眼神,我一步一步的向前行進。走過一段沙石路,路過大選廠、化驗室,我開始真正意義的爬山,然后一種向西,沿著那條筆直的小路,徑直可以到達我的青春鑄留的所在。
《獨行草源》中初到甲烏拉的日子,多少還有些不適應,但是工作開展起來以后,每每忙碌到很晚,便再無不適之感。建賬、規范業務流程、核算、報稅等等一應事務的開展,日子充實而豐滿。工作之余暇,便和劉姐一起到草原上走一走,去看看那滿眼的綠,或是跟著去檢修水源的車一起去往草原深處,隨風與草一起舞動,或是去尋一些草原的蘑菇回來,一起燉雞,一起吃雞,笑語歡聲,不絕于耳。
《瑯琊古郡》中夜里煤煙中毒。早上起來,頭暈眼花,勉強走到路口去坐班車,結果頭暈過不了馬路,打了幾天吊針才恢復。不止如此,冬天,手腳都凍了,兩只手凍的通紅,一到暖的地方便奇癢難止。想來這些應該都是生活中所必須經歷的考驗吧,而我,經歷了考驗,從一個又一個考驗中走了過來,此刻不由自主地想為那時的“我"點個贊,致敬那個不怕吃苦,勇于挑戰,個人奮斗的自己!
《三座庭院》中座庭院已經遠離很久了,父親也已經遠離很久了,但是這一切都深刻的印在記憶深處,招之即來,揮之不卻。也許我太懷舊,其實也許不是這樣,而是往昔的記憶太深刻,太值得懷念。也許在許多年之后,我會懷念今天,但是我想,再也沒有什么比這樣的記憶更為深刻,再也沒什么能夠比父親和這裝滿我青春的三座庭院更能波動心弦。我愛有父親的日子里這三座庭院,更愛智慧慈祥的父親。
《媽媽,很美》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已是古稀華發,在我這心中,她經歷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她曾那樣努力,那樣堅強,于是,那藏在心底里的話就這樣再也藏不住。于是,我想借手中的筆寫我心底里最想說的一句話:媽媽,很美 .....
《童年的印跡》中我一直像個大人一樣陪媽媽生活在農村,學習在農村。看家,照顧好弟弟,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說起來還有個笑話呢,春耕時節,爸爸太忙,就請姨夫過來給媽媽幫忙。那天姨夫趕著車來到我家門口,因為媽媽講過不能給陌生人開門,我牢牢地記住了,不管姨夫怎么解釋,在媽媽從田地里回來之前,我都沒讓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姨夫進屋。后來,一提起這事,姨夫就指著我笑。
《父愛深深》中那追著夕陽去接爸爸下班的日子,也都清晰的如同沙灘上的大塊鵝卵石一樣。那時我們還沒搬家,想爸爸的時候,我就會沿著爸爸回來的方向去接爸爸,有時候接回來的是失望,有時候接回來的是喜悅。失望已經沒有太深的感受了,可是喜悅依舊在心底回蕩著,或是一件漂亮的衣服,或是一把糖塊,或是一包沙琪瑪,絲絲縷縷都是香甜。
《四季糕點》中酥皮月餅一樣的美好生活就像沙灘上貝殼一樣,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而今重走回憶之路,那股子香味就氤氳在周圍,而當時的場景就像自動播放幻燈片一樣,一幀一幀地翻過,一張一張地展示著那獨一無二的青春歲月。
《那年高一》中經歷了軍訓時那揮汗如雨的日子,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正如《十六歲的花季》主題曲里唱的:“當陽光越窗灑滿窗臺,十六歲的花兒靜靜盛開,青春的時代心潮澎湃,幻想著長大憧憬未來……”我和那群漸漸熟悉的新同學一起,告別童年,奔向生活的大海,伴著點滴酸澀的思念,拼了全力揚帆啟航。
《為她開解》中我撒跑往學校跑去。伴著夜風,一份愉悅就這樣彌散在心頭,而這只是我們友誼的沙灘上眾多璀璨的記憶貝殼里最初被發現的一枚。此后的故事,源源不斷地滋養著我們的友誼,讓我們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姑娘,成為一輩子的摯友。
《共度元旦》中瞬間,背會這首詩的愿望就升起來了,帶著對老師的無限崇拜,我努力地想象著自己朗誦的樣子。后來同學們的表演熱烈而精彩,而我帶著《春江花月夜》的眼鏡,看到的都是詩的樣子。甚至餃子的味道我也記不清了,可我清晰地記得我吃下了一首詩,一個盛唐。
《鮮香四溢的燒麥》中爸爸伸手摩挲一下我的頭,那份屬于父親特有的味道就這樣定格在有燒麥鮮香的歲月里。經由字里行間,我仿佛又重新獲得了同父親在一起的機會,和他一起重走了從前那段美好的“燒麥歲月”。
《秋涼添衣》中那份久違的溫暖又重新包圍了我。是啊,大愛無言,母愛總是悄悄的藏在棉衣里,織在圍巾里,包在甜餅里,蘊含在我們成長的點滴間。幸有母親的呵護,讓我的記憶如此溫暖,幸有母親的關懷,讓我的筆下有這樣的一個秋天,品味了這樣的一種關懷,我想,它該叫秋涼添衣。
《坐上時光機》中自從父親永遠離開我,內心里一直有一個愿望,如果天國有車來車往就好了,那我就可以坐上車去看看父親,哪怕是隔著玻璃招招手,或是幫我捎封信也好,這樣,我就可以感受到父愛的溫度在傳遞,而我被思念包裹的心也能夠得到些許的安慰。
《我的數字青春》中從學會計的那一天開始到放下會計工作為止,多久了?我扳著手指算了一下,總共18年。寒暑易節,時光流逝,轉眼一瞬間。這期間有努力和夢想、有失敗的淚水,也有成功的笑容,還有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
本想一路數它五十六次,又擔心新年的鐘聲敲響,誤了這份感念。借由文字,只想在歲末留下一絲絲歲月的痕跡,愿青春的樹上結滿青春的果子,讓果子香甜了青春,讓青春留下歲月的痕跡。在些許的痕跡中,我總能記得,在奮斗的青春里,我謹記父親的囑托、母親的期望,一路走來,并一路走下去,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