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靈溝通就是心理溝通,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教師能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師生之間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而這樣的互相容納和理解是建立在愛和真誠的基礎上的。
? ? ? ?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經常有這樣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有的教師溫文爾雅,卻能叫那些頑皮不馴的學生聽話,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師經常怒目圓睜,卻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反而激起他們逆反的心理。為什么會這樣呢?它除了說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糸,體現著心靈上的相互溝通。因此,可以肯定愛和真誠是打開師生心靈的鑰匙,是架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教育成功秘訣之一。
怎樣付出愛和真誠,怎樣溝通心靈呢?
一、首先是要了解學生。
? ? ? 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是溝通的基礎。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問、巧談、善觀等方法。
? 二、其次付出愛和真誠。
? ? ? ?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于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 ? ? 還記得,剛步入三尺講臺時遇到的那個孩子,這是一個胸懷正義與義氣的好孩子,卻因為家庭因素,與學習漸行漸遠。雖然她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但卻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呵護著班級的一切。班級誰受到欺負了,她一馬當先;班級的衛生,她全力承擔;班級的物品壞了,她慷慨解囊……這樣的有情有義的孩子,老師怎能不愛她?
? ? ? ?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的世界。我們要想真正讀懂“每一本書”,看清“每一個世界”,就必須用一顆愛心和誠心架起師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付出了關愛,我收獲了學生們對我的信任;付出了真誠,我收獲了學生們對我的理解,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辛勞,我收獲的必將是學生們一個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