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胃是一個很堅韌的器官,很多傳統的養胃的方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比如喝粥,吃山藥等。真正的養胃就是少吃鹽,少吃腌制食品,不要喝酒,如果有幽門桿菌引起的明顯癥狀就去殺滅
正文:問答01
胃的問題還有很多人問,我來補充一些。
首先是養胃,很多人說喝粥養胃,還要喝小米粥,有些說喝大米粥,眾說紛紜,還有說每天定時三餐,這個養胃。實際上,這些說法都是沒有依據的。
胃是一個很堅韌的器官,因為它經常受到胃酸侵蝕,所以胃粘膜要隨時換新,普通食物吃下去,對它的壓力是非常小的。
雖然醫生不能站出來提倡不規律的飲食,提倡一日三餐不需要規律,但起碼的, 現在沒有醫學證據可以說明不按時吃飯會對胃造成什么傷害 。至于說喝什么粥養胃,以及吃山藥養胃這些,就更沒有依據了,但這一點是很容易被誤解的。
有一種誤解,是有人一定會說,你這不是胡說嗎?飲食不規律對胃竟然沒有壞處?
我只能說,科學結論還真是如此。
因為不論是朝九晚五的,還是一個禮拜工作80個小時的人,我們這副身體都是15萬年前的底子,從15萬年前到200年前,絕大部分人類是沒法保證規律的一日三餐的,有就多吃些,儲備好,沒有就餓著,這才是常態。
而且自然界其他動物更是如此,靈長類大都是走到哪兒吃到哪兒,連一日幾餐的規律都談不上,你說它們是一日30餐都可以。但春天的時候會趕上食物青黃不接,大多數時候就餓著了。
人類的胃就是經過這幾萬代,甚至幾百萬代的演化逐漸形成的。它是不會突然只經歷了七八代吃飽飯的繁衍后,胃就不再是進化過來的那個堅韌的胃了。
那有沒有可能今后變脆弱呢?必須要一日三餐胃才不受損?
有這種可能,但想要出現,就得保證以現在的飲食條件,保持個幾十萬年,也許胃會退化到那種程度。
還有一種誤解就是,既然胃如此堅韌,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亂吃了?不規律的吃飯了?
也不能這樣解讀,為什么之前會有人認為不規律飲食對胃有害處,就是因為觀察到AB這兩種現象有相關,A出現,B也出現,或者B出現,A也會跟著出現,就覺得AB有原因。
而實際上更可能的是,一個連飲食都不規律的人,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可能都不正常,比如沒有正式穩定的工作,沒有家庭的關懷,沒有錢保證自己的健康生活,甚至有可能還是癮君子、酒鬼。這樣的人別說胃了,身體各方面情況都是差的,他們的胃有問題,是整個身體健康狀況差的其中一個指標,生活不規律不是導致他胃病的原因。
所以你想健康,在現代社會,還是要有一個規律的生活,穩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注意體育鍛煉和身體檢查,飲食均衡。
這些你都聽厭了的健康上的陳詞濫調,其實才是保證健康的金玉良言。
如果你只是因為工作忙,時常不能規律吃飯,你完全不用擔心,這對你的胃沒有什么傷害。你更應該做的,是合理調整工作節奏,保證休息,讓身體在其他方面不要出問題。
比如長期過度的疲勞會影響免疫力,曾經和你相安無事的各種體內的微生物現在就成了你的敵人,你開始各種發炎,病毒也是,像皰疹病毒可能也會醒過來。
問答02
有同學問,吃飯前喝水,或者邊吃飯邊喝飲料,還有吃湯泡飯是不是影響消化?
其實這些都不用擔心,胃會根據食物的情況不斷分泌胃酸的,一頓飯喝下三四百毫升的水,對胃酸的濃度和各種消化酶的稀釋作用非常有限。確實也有科學家做過測量,你如果喝水了,胃還會補充,多分泌一些胃酸,所以對消化幾乎沒有影響。
湯泡飯這類食物,代表著不怎么嚼就咽下去,這是不是不好呢?
其實也是多慮了,以上所有的擔憂和疑問,其實都源于對胃的能力大大低估了。
多咀嚼一些當然更好,但不太嚼,狼吞虎咽,對胃也不是什么壓力,你看很多牙齒不行的老人,還有很多牙還沒長齊的孩子,也是可以吃正常飯的,胃酸和腸胃蠕動對消化起到絕大部分貢獻。
狼吞虎咽的吃法如果說不好,真的可以觀察到的不利影響,是對食管產生一些壓力,比如食物太粗糙,你還直接用力往下咽,對食管不好,或者是溫度太高,過燙的食物對食管也不好。
對于胃來說,傳統文化中的絕大部分養胃的觀念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真要照著那些建議做,就會弄得一個小伙子成天吃起飯、過起日子像個林黛玉,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一副弱弱的樣子。
科學“養胃”
那么,我們現在用科學的角度來說說如何“養胃”。
比如少吃鹽,這就是重要的一條,可能很多人聽說少吃鹽是防止高血壓,確實有這個作用。但鹽的壞處不止于此。高鹽分的飲食對胃粘膜有損傷,有統計,日本沿海的城市,還有山東的一部分沿海城市,只要是飲食習慣是特別口重的,那里的胃癌發病率都很高。
另外一個是少吃腌制食物,這些對胃癌貢獻率也挺高的。
還有就是不要喝酒,酒精對胃粘膜的刺激,也會更容易導致胃壁的粘液分泌出問題,胃酸就容易直接接觸胃粘膜,這個很快就能腐蝕穿,然后就接觸到胃部的肌肉了,胃酸消化肌肉是很輕松的,馬上就是一個胃潰瘍點,一般從這時候開始你就開始疼得受不了了。
再有就是如果有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明顯癥狀,那還是建議殺滅。
這4條是真正的“養胃”。
你我的胃遠比咱們傳統文化里倡導的更堅韌。
就算是你吃了一頓做咸了的菜,又喝了一頓大酒,還就著熏腸吃的這頓飯,按說是極大違反了科學養胃的原則,但胃粘膜的修復功能就是非常強,這次的損傷一兩天就修復完成了,只要你不是天天這么吃,吃上十年,你只是偶爾這么吃一次,那根本不用擔心。
這些都是針對健康的人群。
但如果你已經因為幽門螺桿菌造成了胃潰瘍,一日三餐確實比一天總是吃東西要好,因為本來你已經有粘膜覆蓋不到的地方了,一時半會兒也只能暴露著,而胃酸又只有在吃東西時才大量分泌,胃排空后,胃酸就停止分泌了,那么你甚至可以一天只吃2餐,除了這2頓飯,其他時間什么都不吃,這樣,你的胃在24小時里,只分泌2次胃酸,每次持續半個多小時,你的疼痛就減輕了一些。
另外就是少吃高鈣之類的食物,那也會刺激胃分泌更大量的胃酸。而一旦你真的有了胃潰瘍,養胃也是治不好的,只能遵醫囑,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配合好醫生才能治好,光養胃是沒用的。這就像一場足球比賽,你已經0比2落后了,你要贏回來,當然必須做好防守,但你只加強防守也仍然是輸,還是要讓前鋒往上沖才行。
咱們的養生文化里,其實有些甚至算不上文化,相當多都是最近30年保健品商琢磨出來的,比如養胃、排毒、提高免疫力、清宿便、亞健康,等等等等,都屬于烏七八糟的騙子類養生噱頭,不論是什么機構,它的產品說明里只要出現了這些詞,基本上具體內容都不用挨個查,99%是虛假宣傳,過度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