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些我印象比較深的內容,和一些觀點。
人為什么拒絕學習:因為不知道并且不能確定,在學習之后會有所收獲,從而不知道這些收獲有多大多好。由于一無所知,最終導致人沒有學習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么人一旦開始學習之后,就像發了芽的種子,無論有多大的石頭都壓不住他,而是不分晝夜希望學習的更多。而那些不喜歡學習的,將學習妖魔化,始終在自己小圈子里感到滿足。
在不斷學習獲取中的人,會在這條路上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會有一種仰之彌高,鉆之彌艱,鉆之亦不可得的感覺。而拒絕學習的人總能遇到比自己更差的人,因此往往洋洋得意。
那些自作聰明的人, 只會因為從未體會過那樣的好處而“無怨無悔”。
在面對很多事情時,不要因為自己沒嘗試過,用自己的價值觀評判他人的價值觀,這是完全不對并且是無知的。
我們一生做的事情,大多數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對于人生,沒有像數學那樣可以給出公式。永遠記住,馬上行動。
人的自學能力:
包括閱讀,搜索信息能力,寫作能力,實踐能力,開放的心態。
寫作能力:常常被人誤解,因為人們將語文和文學聯系的過于緊密。其實文學只是文字應用的某一部分,更多人需要掌握的是用“簡潔,有效,樸素,準確,具體”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將所這些內容更要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開放的心態:
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都是選擇性輸入。只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學習,而對于暫時無法理解或者困難的東西放棄。
對于自己無法理解的,寫下自己當時的疑惑究竟在什么地方,并且寫出對這個問題的疑惑而產生的支持與反對的觀點;支持的,記錄下幾個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實例;反對的,也一樣寫下記錄下幾個自己的反對理由;甚至一些覺得自己這完全是無所謂的。
學習過程中的收獲不可能會直線上升。學習過程就像是走階梯,有時候人們因為在同一個階梯上的時間太久而放棄,其實這只是自己不知道,進步是一個質變的過程,需要有毅力。
關于心智:每個人都應該理解,你的大腦并不是你的,你的大腦是(屬于)“你的”大腦。心智是一種智慧。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應該控制自己大腦中所思考的內容,而不是讓大腦在潛意識中讓我做一些事情。人常常會做一些自己在做了之后會比較后悔的事情,比如拖延癥,知道這個不好,但是沒能去控制自己,讓是讓大腦中的其他不重要時間支配我們的行為。
心智打開的起點是“意識到可以自律”。
幸??鞓罚?/b>
不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因為人無法滿足。做那些無須比較就能獲得歡樂幸福的方案。
關于時間管理
很對人在做計劃時候,往往會半途而廢。其實這不能怪他本人的能力,而是怪他不能將事情分成一小塊易于馬上成功的目標。人往往因為把目標定得太高,最終而放棄。機器不可能100%的效率,人也不可能,太長的計劃往往是浪費時間。
做事效率低下的原因:因為回避問題,常常選擇比較簡單的,易于快速完成的任務,從而沾沾自喜,放棄了更重要的部分。
時間計劃的安排:
1.做任何事之前,分析所需要的種種技能
2.誠實面對自己,正視自己相對于這些技能上的熟練程度。
承認自己的不足,是讓心智獲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3.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a.短期:求助別人? b.長期,自己開始學習
4.預算時間,把自己擅長的部分放到最后可能是優勢策略。? 假設做的事情需要比想像更多。
5.養成記錄的習慣,一邊自己隨時監督。
6.按部就班完成任務。
結合我的時間管理方法,我的觀點是
1.需要明確目標,將每個目標拆分成一個在半個小時中能夠高效完成的任務
2.分析在過程中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計劃,并且對于需要他們幫助的事情提前與對方聯系。
3.預算時間,將重要的,困難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自己擅長的放在最后。
4.記錄。在記錄的過程中,可以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找到自己哪里效率不高,需要注意、提高、改進;
5.任何事情,不要考慮太多,執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