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咪蒙老師:
您好,我一直以來都是你的一名忠實的讀者(我不喜歡粉絲這個稱號),見證了你如何從‘中國第一網紅’變成了‘宇宙第一網紅’,但是今天,我想說的是,很抱歉,我以后可能要取關你了,因為你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她了,也許是你變了,也許是我變了,也許是我們都變了。
我已記不清楚是從何時起,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通過什么樣的途徑,關注了你。剛開始關注,簡直驚為天人,筆筆驚心,字字動情,把你原來的文章大多數都看過,感覺你應該是一個工作努力到‘變態’,生活寫字到‘無賴’的愛吃龍蝦和各種燒烤的勵志、上進、友愛、有意思的人。常常文筆犀利如劍,直擊人心和社會的陰暗面。特別是一篇《致賤人》,一篇《致low逼》瞬間刷爆各大社交網絡,各個大V及公眾號競相轉載。自然你也火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火的就差要上天了。你甚至形成了一個互聯網奇跡,每次你的評論及觀點甚至都能帶動無數的網民爭相討論,以至于只要跟你沾邊,不管是贊你還是罵你,都能有著不錯的流量。網上甚至給出了調侃式的快速出名的套路:要想紅,罵咪蒙。
最開始每天都坐等你的文章更新,但是到后面就越來越發現,你的文章似乎有些變化了,給人的感覺是滿滿的戾氣,如《欺負我的人很多,你算老幾》,《貼你媽的標簽啊》,《你隨便批評,反正老子就是不聽》等等,特別是最近的《我為什么支持實習生休學?》,更是又再一次將你推向了風口浪尖上,也許你早已習慣這種網絡開撕的場面,但是單單就我不長的人生經歷來看,咪蒙老師,這次,你可能真的錯了。
雖然你的標題是休學,但是實際我們都知道,在現有的中國教育體制下,無緣無故的休學,基本上你也就告別大學了。原來的你還是只是告訴粉絲要經濟獨立,要自愛,面包和愛情都可以自己掙等正面的價值觀,但是我覺得在學業這個重大的人生抉擇面前,我們還是要保持著十分的謹慎與克制。你沒有經歷過他的人生,你不可以幫他做任何的決定。因為由此而改變的,可能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命運,也許他家庭甚至后代的命運也就此改變。即使你能保證他之后人生成功的概率是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但是那沒成功的萬分之一降臨到他頭上那就是百分之百。這不是一個概率問題,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太沉重,你根本負不起那個責任。
不妨,我們先來看幾個例子。
政界:中國現目前國家最高領導人清華畢業,博士學歷,總理北大畢業,博士學歷,上屆甚至上上界都是高學歷出生。美國號稱大嘴巴的新任川普總統,也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的,上屆奧巴馬哈佛畢業,俄羅斯總統普京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畢業,總理梅德韋杰夫也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畢業。其它各國的主要領導人就不多說了,但無一不都是高學歷的人。
商界:中國重量級公司莫過于BAT,阿里巴巴馬云,杭州師范大學畢業,但是不要忘了那時候的大學可是包分配的,大學生比現在的研究生含金量都高,而且他的兒子現在在美國的伯克利大學讀書。百度李彥宏,北京大學畢業,騰訊馬化騰,深圳大學畢業。京東劉強東,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小米雷布斯--雷軍,武漢大學畢業,等等。
教育界:教育界航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北京大學畢業,學而思創始人張邦鑫,四川大學畢業,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北大、哈佛大學畢業,等等。
影視界:實力派胡歌,上海戲劇學院畢業,陳建斌,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研究生畢業,張豐毅,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達康書記吳剛,畢業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等。
主持界:白巖松,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央視一姐董卿上海戲劇學院本科班和華東師范碩士研究生,撒貝寧,北京大學畢業,湖南電視臺臺柱何炅,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等等。
網紅界:咪蒙,中文系專業科班出生,山東大學碩士。papi醬,一個集才華與美貌與一身的女子,也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碩士高材生,等等。
由此以上可以看出,雖然例子不能代表全部,但是起碼說明了大致情況。可是又有的人就質疑了,你怎么不說微軟比爾蓋茨,蘋果的喬布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呢?敲黑板,同學注意了,大聲讀出來,蓋茨和扎克伯格是哪所大學輟學的--ha fo,同學你要認清楚,哈佛錄取率多低你造嗎?說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一,想必沒有人反對吧。
網上有的網友說,能考上哈佛的,就已經優于我們很多人了,人家是發現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才退學去做事的。喬布斯考上的是里德學院,學費貴到跟斯坦佛差不多的學校好么?人家是因為學費太貴不想增加家庭負擔才退學的好么?而且人家之前就已經去幾家公司實學過了,并且知道自己的下限就是一個牛逼的工程師,絕對不會沒飯吃。
試問,你讓他休學了,你能保證他一定能成為他想的那個樣嗎?
另外就是,咪蒙老師在文中還提到了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可是,你可知道,她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的。她是想做一些可能會失敗的事,但是他在創業前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汽車記者,即使創業失敗,她還能再回去當記者。你本人在創業之前是南方都市報深圳雜志部首席編輯,即使失敗,你也大不了再回去當個作者,可是一旦有人聽了你去休學,發現現實遠非如此,而他連一紙文憑都沒有,他又該靠什么為生?他還能回的去嗎?錯過的時間還能挽回嗎?
現在的社會再也不是祖輩的那個時代了,經常宣揚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或許都聽過一個被廣為流傳的例子,說的是從小一塊上學的兩個小孩,一個學習好,一個學習差,還天天打架,等到初中的時候那個學習差的就錯輟學了,而那個學習好的就一直初中、高中、大學,最后畢業找工作,結果發現老板竟然是當時那個初中就輟學的玩伴。先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是放眼望去,當今的社會還有這樣的情況嗎?你再看看近年新創的企業或是經營比較大、比較長久的企業,他們的創始人或是主要管理者哪個還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相反,他們不僅不是,甚至大多數多還有海外求學的經歷。
當然了,我并不是說大學有多么的好,也絕對沒有任何貶低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的意思。至于迷茫,我覺得這在當今大學算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其實很多人在大學的時候并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擅長什么?究竟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本無可厚非,迷茫恰恰說明了你自己開始懂得思考,開始對人生中的重大事情(學習、工作)有了自己的見解,只不過基于你的社會閱歷和認知水平,你并不能很好的做出判斷,所以也就有了所謂的迷茫。但是這時候老師或是長輩所需要做的就是正確的引導,使其正確樹立自己的三觀,而不應該是如此草率的就支持其休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四年是一個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莘莘學子,朝氣蓬勃,指點江山,揮斥方遒,這四年對一個人的心理的成長至關重要。我的大學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它既沒有授我高官爵位,也沒有使我富甲一方,但是我還是感謝這段青春成長的經歷。
曾經也有人戲稱,你說說你四年大學花了好幾萬塊,但是倘若你不上大學的話,用四年的時間,去學習一門技術,肯定要比現在要生活的好。我對此只是莞爾一笑,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依然毫不猶豫,因為它帶給你的是精神的富足,它讓你知道了還有更大的世界,還有更有趣的人,它讓你知道了人生不止一種可能。
有時候感覺咪蒙老師的文章就像是辣條,很對胃口,初次嘗見,簡為天物,不能自拔。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和生活閱歷的不斷增加,知道辣條雖然好吃,但終究對人體無益,這也是為什么你的受眾大多是以年輕人、社會經歷單一的人為主,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從最開始的置頂關注到最后的默默取關。因為大家終有一天會長大,發現這個世界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涇渭分明,非黑即白。
我絲毫不懷疑咪蒙老師的專業功底與寫作水平,畢竟曾經作為南方都市報的首席編輯,也登上過韓寒的獨唱團,發表過《好疼的金圣嘆》這樣有趣的文章。你自己曾經也說過,這個世界上,好看的人很多,但是有趣的人很少。同樣愿你能,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個曾經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