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是可以聽到長輩這樣警戒小朋友:“傷口想要不留疤痕,醬油、巧克力等深色食物可千萬不能碰!”
所以小編小時候每每磕碰出傷口時,總是默默抹著眼淚嘴饞著自己心愛的巧克力,卻不敢品嘗半口。
為了解決廣大小朋友的疑慮,小編決定一探究竟,受傷不能吃深色食物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謠言粉碎機:傷口留疤和食物沒關系
首先,傷口愈合是細胞增生和纖維組織增生兩個并行的過程,要是有感染、異物存留和疾病等因素,的確會影響傷口愈合,但是這些都是一種病理狀態,和吃什么食物并沒有什么關系。
其次,有些愛美的朋友說受傷后食用深色食物,會讓里面的色素沉積在傷口,愈合后傷口會發黑,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引起皮膚發黑的物質叫做黑色素,這是一種氨基酸衍生物,廣泛存在于人的皮膚、粘膜、視網膜、軟腦膜等處,其產生多與內分泌失調和日光照射有關。
20-25歲是黑色素沉淀形成的活躍期,當紫外線照射在皮膚上,皮膚就會處于自我保護狀態,從而激活一種酪氨酸酶,這種酶是生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黑色素再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就形成雀斑、曬斑、黑斑等形狀了。
然而食物中并沒有什么物質可以激活黑色素生成,食物中的色素進入腸道也會被分解,所以同樣不可能存留在皮膚當中,傷口留疤和食物從本質上來說沒有關系。
求真相!傷口留疤是誰惹的禍
當我們的傷口發炎時,病菌會從皮膚的破損處進入到皮膚里面,身體里的白細胞會馬上與這些病菌進行抗爭,但因為它們大都在血液里,作用甚微。
這時一種叫做組胺的物質,會到達傷口附近的毛細血管周圍,讓毛細血管變大變粗,由此毛細血管里的血流量自然就大大增加了,由此導致傷口處皮膚隆起,顏色加深。
其次,由于新生的皮膚比較嬌嫩,處于自我防護機制,人體自身會生成一些黑色素沉積在傷口處,有助于對抗紫外線的損傷。
傷口完美愈合,飲食有講究!
雖然傷口留疤和食物沒關系,但傷口想要完美地愈合,在飲食上還是很有講究的,很多食物都不適宜傷口愈合期患者食用。
TIPS:養傷期間注意事項
1、謹遵醫囑,進行消毒消炎治療,防止傷口二次感染。
2、保持傷口干燥,切勿沾水。
3、注意忌口,忌抽煙飲酒,飲食清淡,多補充膠原蛋白。
4、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避免傷口裂開,不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