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對心理學感興趣
你是否想要探索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確定自己有勇氣面對內心的那個自己
就請來吧
感受
“生氣”看見這詞,胸中一下就騰起一股火,眉毛都好像要皺起來了,我似乎看到自己站在那,氣呼呼的樣子,似乎只有拍桌子吶喊才能抒發心中的郁郁。對比前幾天那些圖片的無感,我明白了“身體都知道”的意義。
看圖片,感覺怒火又開始慢慢再消減,心也逐漸平靜下來了。
寫故事的時候,我腦海里出現的畫面是,自己在打坐,場景不停地在變幻,在廟宇里、在教堂里、在家中、在宇宙中。人越來越小,環境越來越大,心情也在不停地變化。
在家中,在喧鬧中尋求安靜,耳朵不時聽見外面的吵鬧聲,神經上下跳動。
在廟宇中,在教堂中,在念經聲中,心和經文的頻率一同共振,也慢慢安定下來。
在宇宙中,宇宙是安靜的,一點聲響都沒有,其實開始是忐忑的,后面如果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也許會真正修行起來,否則,會被嚇死。
今天的故事主題,想說說環境。
故事
“從眾心理是社會心理學發現的,這是原始基因送給后代的禮物。”媽媽給小朗姆講故事。
“什么是原始基因?”小朗姆問。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是生活在叢林中。”媽媽講。
“那里面有狼和小兔子,是么。”小朗姆問。
“對,里面什么動物都有,就和咱們看的瘋狂原始人一樣,他們要活下來,就有很多經驗。例如,有個人開始回頭就跑,很多人在沒搞清情況下,就也跟著跑。你說這樣對么?”媽媽問。
“對?”小朗姆詢問的看著媽媽。
媽媽心里警覺,也許是自己給太多答案的對錯,影響了孩子的自由思考。
“媽媽,我想吃腰果。我刷完牙了,但是,我可以一會吃完漱口。”小朗姆突然看見架子上的腰果,對媽媽說。
“不能吃,你還聽不聽故事了。”媽媽看時間已經9點半,自己已經很困了,一會孩子睡了,還想看會書,這一大堆的心事,讓媽媽有點失去了耐心。
“我想吃。”小朗姆的情緒開始激動,聲音帶上了哭腔。
“你又哭,那你去奶奶那邊睡覺吧,我們都要睡覺了。”媽媽生氣的說。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這個情況出現了,到目前為止,媽媽還沒有很好地方法去處理,多數時間都是暴力鎮壓的。
那股無名的怒火讓媽媽反思,憤怒是通過力量去改變一個自己不能接受現實。媽媽現在是通過怒火去改變孩子的行為,其實這是無用且錯誤的。如何,讓這個能量來改變自己?
覺察到了,開始尋找方法吧。你們有什么好方法么?
OH卡牌也有人叫“OH Cards塔羅牌”。OH Card牌是由一位在加拿大攻讀人本心理學碩士的德國人Moritz Egetmeyer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藝術家 Ely Raman 共同研發,是一種「自由聯想卡」及「潛意識投射卡」的系統。
說明:這個專輯是OH卡牌故事分享與分析,每天抽出兩張卡片,組合形成。我會根據圖片,分享我內心呈現出的故事,也會由此寫一點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
自我介紹:是兒童沙盤咨詢師,兩個孩子的媽媽。
誰適合和我一起玩:
希望通過故事的形式,深入了解自己,和自己對話的人。
希望掌握此方式,和孩子通過故事方式,了解并引導孩子的父母。
怎么玩:愿意一起玩的朋友,可把故事通過留言方式給我,你可以通過我的話術,和自己對話。也可以因為信任我的專業,和我聊聊。
話術:
1、回看這個故事,你對那部分比較感興趣。
2、這部分讓你想到什么。
3、如果你是他(這部分中的人物)你會什么感覺。
不知道,你看到“生氣”二字,會讓你聯想到什么呢?歡迎你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