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微弱,依舊挺立成風景
寬容釋義
當我們說到“寬容”二字的時候,多數是想著怎么寬容自己之外的人或物,少會想到寬容自己。但是從詞源上來看,寬容到底是否有更寬廣的外延呢,于是,搜索了一下:
寬容kuān róng,原意: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能容忍別人,寬恕能容人。《荀子·非十二子》:“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寬容主要有兩層含義:1. [tolerate;be lenient]∶寬厚能容忍。2. [forgive;pardon;excuse]∶包涵;原諒;不計較。 前者出自《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后漢書·傅燮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忠臣不進。”后者出自《宋書·鄭鮮之傳》:“我本無術學,言義尤淺,比時言論,諸賢多見寬容。”
這樣看來,我們很好的傳承了寬容的本意,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大肚容天下難容之事,心寬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寬容,似乎就不配活
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了,被領導穿小鞋了,被同事暗算了,被同行潛規則了,等等,寬容哲學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要深呼吸撐大肚皮,裝下這些難容之事。這才是最好最有利的選擇。
生活中,伴侶出軌了,朋友背叛了,孩子打架了,兄弟姐妹誤會了,寬容哲學有些不耐煩地告訴我們:天空飄來五個字,這都不是事兒。如果放不下,是你心胸不夠大,是你情商太低,是你智商不夠。
個人經歷了失戀、失業、失敗,痛不欲生的時候,寬容哲學冷酷地告訴我們:都是你的錯!活該!你若足夠好,女/男孩任你挑;你若能力強,事業永輝煌;你是全能王,世界任猖狂!
咋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兒。可是,感覺卻是另一回事兒。
遭遇不公,就是如鯁在喉,就想報復;
被背叛,就是難過的無以復加,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失戀失業,就是難以承受,就是心有不甘。
難道這些感覺都是錯的,都不應該存在,都應該被忽略或者被扼殺?
不,請相信自己的感覺!不管別人怎么洗腦,怎么教唆,這操蛋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這些感受都真實地駐扎在我們的身體里。
我們越故意忽略,它越頑固的存在;我們越置之不理,它越更深地扎根。
那么多人生導師教我們寬容世界,教我們原諒萬事萬物,卻少有人真正寬容的對待我們。少有人看見我們的難過悲傷,少有人接納我們的真實感受,更難有人理解和尊重被教導之下產生的負面能量。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我們能接納、寬容全世界,唯獨不能接納和寬容不優秀、不完美、不自信、不成功的自己! 我們面目全非,我們行尸走肉般地活著,不能流淚,無暇悲傷,不敢焦慮,偷偷抑郁……
我綻放,只是時間到了
不敢面對真實,不能接納自己,只是因為恐懼
我們快樂、喜悅,只是因為愛;我們悲傷、焦慮、憤怒,只是因為恐懼。正面情緒來自愛,負面情緒來自恐懼,而恐懼背后隱藏著愛而不能的渴望。
我們被各種寬容言論“催眠”,不自覺的去認同,不是不能分辨,而是這些論斷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們潛意識里的經驗——我不夠好!我不完美!我不配得!
所以我要認同外部世界,我要否定自己的真實感受,否定內心隱隱約約的清醒認知。
再深一層的內心活動則是:既然我是按照外部世界的方式方法行事的,那么壞的結果就應該由提供方法的人而不是“我”來負責。潛意識下的選擇為我們的逃避創造了條件,讓我們免于自責,免于愧疚,也免于承擔。
更深一層的看向內在,發現潛意識還跟我們玩了一個游戲:重復過去的苦難,重新體驗熟悉的經歷,在重復苦難的過程中體驗可掌控感和難以言說的快感——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會證明給你看!——我早知道行不通,我早知道會失敗,我就知道我不行!看看,是這樣吧?!
這份先知先覺般的重復和輪回透著深深的宿命的味道!
用張德芬的話說,這個心理游戲基于幼年時家庭成長經歷形成的潛意識:學習否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等一切內在的東西,而以父母的外在標準來看待自己;否認自己的價值,深深地認為自己是一個弱小的、無能的小東西,離開父母就不能生存。 之所以執著地重復過去的經驗,是因為我們渴望安全地“快樂”,渴望安全地“逃避痛苦”,渴望安全地“不用負責”。
與綠葉互映,我們相得益彰
不必通過感動自己來感動世界
如果虛假的寬容外部世界,沒有讓我們更好的與世界相處,那么是時候回歸自身了。
當我們能夠看清流行的寬容哲學給我們挖了怎樣的坑,就不會再輕易被假象和教條吸引,不被輪回的心理游戲吸引,不被狡猾的潛意識蒙蔽,也就不會繼續行走在自欺欺人、妄自菲薄的路上。
我們允許自己難過悲傷,允許自己脆弱流淚,允許自己焦慮抑郁,允許自己……面對情緒,擁抱情緒,寬容低谷中的自己,接納無力柔弱的自己……
我們只要勇敢一點,拿出寬容世界的力量去面對真實的情緒,面對內在的自己,面對真實的感受,揭開包裹心智的層層面紗,看清真實的自己。
是的,這個真實的自己不完美,有缺點,而我們改變的力量還不夠,成長的能力還不強。
這時,我們只要堅定一點,勇敢一點,再勇敢一點,就可以了。
我們要放下對世界的期待,不再玩重復經驗的游戲;放下對安全的期待,不再貪戀疼痛中的快樂;放下對完美的幻想,不再追求虛幻的安全。
很多人說,太痛苦了,很想改變,可是又太難了。說的極是!
可是,違心的接納和寬容世界是不是更難,跟自己過不去的結果是不是更難承受?!
成長的路,是自我救贖之路。
一下做不到,不要緊,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慢慢來。接納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還沒有足夠力量突變的自己。寬容犯過的錯,經歷的坎坷,走過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