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年秋季外出培訓,碰上陰雨天氣,讓人感覺又寒冷又沉悶,身體自然都會慵懶一些,所以我早上都會習慣多睡一會。
等我睡眼惺忪地走在去往餐廳吃早餐的路上,看到同組培訓的李姐剛好跑步回來,身上的運動服全濕了。
我說,嘿,李姐,這天空下著雨呢,你怎么還去跑步呀?
李姐笑笑說,每天都習慣跑一下!在隨后的幾天,她都是堅持晨跑回來才洗漱,吃早餐,然后精神抖擻地參加培訓,全程都沒見她打哈欠。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大家都感覺到時間越來越不夠用,所以做什么事情往往都帶著一定的功利性。
甚至包括鍛煉這樣的事情,大家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為了減肥,保持好身段,為自己的職業(yè)競爭力加持。
閑聊中,了解到李姐是在單位的行政辦公室工作,崗位并沒有那么強調(diào)身體素質(zhì)和完美身段。而且李姐結(jié)婚多年,孩子也大了,她也沒必要靠身材去討好誰。
翻看李姐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她從來沒有發(fā)過任何關于晨跑的信息,看來晨跑對她來說已跟呼吸一樣,都成為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所以就連出差的幾天她也停不下來。
這讓我想起了那些整天在朋友圈里信誓旦旦說要早起打卡,發(fā)了三天鍛煉動態(tài)就像死掉了一樣的朋友們。當然,這種事情我也做過。
那些能在一件事情上足夠努力的人,都是打心里真正熱愛的人,他們從來都不會裝模作樣,虛張聲勢,所以他們努力的痕跡也不會太明顯,讓別人看起來也是毫不費力。
貳
小區(qū)里有一名公務員,每天6點來鐘就起來打理自己的花圃。修枝剪葉,扶根梳條,今天移植一棵,明天又混種一株。
竹林下的枯枝敗葉,他能一天打掃幾輪,早上掃完出去上班,傍晚下班回來,又掃一輪,周末則是不定期想掃就掃,別人背地里都叫他掃地僧。
我們都暗地里笑,但凡他肯拿出打理花圃的四成“功力”,去做點什么別的事情,例如“求取功名”,應該沒有辦不成的。
后來我聽說,他30歲不到就已經(jīng)副處了,可見人家在仕途上也不是毫無長進。而在打理花圃的事情上,他只是業(yè)余愛好、修心養(yǎng)性罷了,并沒有當成一種負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你只有真正熱愛了,才舍得花心思去打理,只有樂在其中,才會感覺毫不費力,比起那些把事情當成一種工作去對待的人,取得的效果往往會更明顯。
有一次我在門口的時候碰到他,問他工作忙么?他說比以前忙了,現(xiàn)在暫時負責單位的全面工作,看來好事將近了。
真正的牛人,從來都不虛張聲勢,也不必用力過猛,更不會夸大其詞。遙想公瑾當年,就是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叁
小方說他們公司里有一位神人,原本只是辦公室的文秘。沒幾年功夫下來,竟然跨界成了技術部門的負責人。
那位同事不僅擅長網(wǎng)頁設計、網(wǎng)站搭建、APP小程序開發(fā),還懂得組裝電腦,布設網(wǎng)線,維修各種電子設備……技術上的事情幾乎無所不能。而這些技能單個拿出來,都能夠秒殺公司里80%的人。
小方說,平時他們工作也挺忙的,還經(jīng)常需要加班加點干活。他就覺得納悶,那位同事大學讀的明明是文科,怎么比起那些985大學理工科畢業(yè)的學生還厲害?也不懂他是如何學來的!
我跟小方說,有句話不是說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可能是因為真的熱愛技術,所以才舍得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
而正因為是真的熱愛,所以鉆研和學習的過程,都是在快樂和享受中度過的,因此也不會像別人那樣喊苦喊累,大聲喧嘩,所以他的努力就會讓人覺得是毫不費力。
只有那種因形勢所迫或別人要求去才去做事的人,才會產(chǎn)生抵觸和逆反心理,感覺到努力是一種痛苦,付出是一種受罪,所以才會經(jīng)常無病呻吟,唯恐天下還有人不知曉。
對一樣東西沒有足夠的熱愛,所以才需要“咬牙”去堅持,才會讓別人看到是非常用力。而這種人,往往最后都毫無建樹,因為他們的功力都用在表演上了,有了別人的同情或觀眾的捧場,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當你真正對一樣東西感興趣,甚至達到熱愛的程度,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再正常不過,就算再苦再累,哪怕流血流淚,也只道是尋常了,無須再與人訴說。
肆
當我們把騎公共自行車當成了鍛煉時,卻發(fā)現(xiàn)有人把步行上班當成了稀松平常。
當你把偶爾早起打卡當成炫耀的資本,卻不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已成為對你的一種善意回應。
當你把必須完成的共需項目考試當成學有所成,別人卻已在不經(jīng)意間拿下會計師、心理咨詢師、消防工程師等好幾個證。
當你頂著寒風,卷縮著身子跑了兩圈,就把自己感動得不行,卻看到不遠處衣衫單薄的大媽們,正跟著音樂節(jié)奏舞得起勁,凜冽寒風也只不過是掠過耳邊的一絲涼意。
當你寫了幾篇流水賬文字,就想著哪天能當上暢銷書作家,而不知道所有的知名作家,都把百萬字作為一個起步。
……
人的天性,大都是好逸惡勞的,所以我們大多數(shù)人,但凡決定做什么事情,都習慣先惡狠狠地下一番決心,結(jié)果雷聲大,雨點少,甚至光打雷不下雨。如果做什么都是趕鴨子上架,哪會真正舍得努力去做,哪肯真正投入時間和精力。
而真正熱愛的人,自然會內(nèi)驅(qū)發(fā)力,在無聲無息間,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根本用不著張牙舞爪,咬牙切齒。而且有一種說法,當你把別人都能做的事情,默默地堅持到極致,你就能熬死80%以上的人,就能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世人公認的高效、高產(chǎn)的代名詞,他是作家、發(fā)明家、科學家、印刷商、哲學家、政治家、郵政局長、外交家等等。他幾乎無所不能,所取得的成就更是無人能比。
一個人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每天24小時全部投入工作都難做到,但事實上,富蘭克林看起來并沒有那么努力。他除了熱愛賺錢,還熱愛看書和寫作,熱愛文藝和創(chuàng)作,熱愛思考和創(chuàng)造,也熱衷于社交和娛樂。
也正是因為他幾乎樣樣都熱愛,做每件事情都樂在其中,沉迷其中,享受其中,所以才樣樣都做得那么出色。
所以,只要足夠熱愛,就不會沒有時間,就不會沒有精力。只要你足夠熱愛,所做的一切,都不會顯得用力過猛。你只有在熱愛的狀態(tài)下努力,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據(jù)說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