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段子,面對風景,有的人感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人也是覺得好看,說真TM好看。立春之后,天氣逐漸變暖,世間萬物都在期待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生機勃勃。拿這事在群里說著呢,就聽見老妖的語音就過來了,臥槽,這么NB,一下忍不住就笑噴了。
在笑的的同時,突然覺得好冷,不知道哪個腦洞就開了,就想自己寫了這么久的文,是否還保持著初心,不要到最后,就剩下了套路。記得最開始寫文的時候,只是為了在沒人傾訴的時候,將心情用筆寫下,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愛好。
那是我第一次遠離父母,外出上學。自己性格內向不善言語,初次離家的惆悵,青春期無法言說的情緒,都成了筆尖流淌的旋律。日久天長,文字融入到靈魂當中,最神奇的是有那么段夢境,空中都是流淌著的字符,他們有著自己的生命,有著獨特的歡聲笑語,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和大家說一段故事吧!前兩天和朋友去了棲巖寺,不是為了上香,只是為了那后山的一段山洞。第一次去的時候,一群人走了一半的路程,有個高個子姑娘,一路就沒有睜開眼,雖然山洞里比閉上眼要亮得多。沒有走完全程,就成了一種遺憾的美,每次有人提到棲巖寺的時候,想得最多的就是那個山洞,好像孩子把心愛的玩具失落了進去,又像是阿拉丁神燈就埋藏在里面。
時隔三年,再次去往那個地方,有了更多的準備。去那的目標就是走到山洞的另一端,雖然知道山洞只是一個山洞,里面并沒有什么寶藏。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個強光手電,買的時候還在想,《盜墓筆記》里面,三叔他們準備裝備時的心情,是不是也跟我那時一樣的激動,探險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
第二次進洞,里面什么也沒有變,因為什么也沒有。在洞前的時候,準備做一個火把,因為沒有什么好的燃料,就沒有弄成,于是一行四人就憑著一個手電開始了古寺山洞之旅。
山洞是人工開鑿的,內壁的鑿痕比較明顯的,隨著進洞后一轉彎,洞口便不見了。洞內安靜極了,溫度比外面要高的多,轉角出有一佛像,這是第一次不曾看見的。佛像背后的洞壁上刻著八個大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大家都覺得這只是一段普通的佛言,也就沒怎么在意,誰也不曾想到,它是給來人的一種暗示。
因為都曾來過,行進的速度比較快,沒有多久就到了有水的地方,雖然計劃上要帶靴子,但是誰都沒準備。這時隊伍就出現了兩種意見,一方是說回去拿靴子,一方是覺得都已經到這了,再回去就有些可惜,不如就墊著石頭朝前走。
就在研究的時候,梅已經踩著石頭往前走了,身手矯健,扶壁而行,不一會就出去了好遠。難道這就是洞口所說的苦海?不會真的沒有邊吧!即使沒有邊也要走。越往前走,石頭越少,后面的兩個人已經看不見了,只能聽到說話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水漸漸深了,再往前已經不能走了,正在試探著怎么往前走的時候,突然腳下一滑,一只腳已經落下去了。
一瞬間,腦子里千回百轉,要是帶著飛索該多好,就直接能從空中過去了。要是小時候多聽師父的話,也能踏著水跑過去了。但是想的再多,還是回天乏術,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好吧!自己確實沒有三叔那個文筆,寫不出來那種橋段,我也不編了,前面一些不靠譜的情節還請自動過濾。洞里的水不深,一只腳下去后就索性拎著褲子就淌水過去了,沒多久就到了終點,突然覺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是很靠譜的,出去的洞口居然被封死了。雖然沒能走出去,但還是很開心,這段路我走過了。
說到這里,想說的還是文字,它就像一個沒有盡頭的山洞一樣,無時無刻不再吸引著我。而它確實有著無數的寶藏埋在里面,只要去行走的人都會發現,并且決不從重復。學海無涯卻不苦,而文字的魅力就在這里。我們都是在文字間流淌的孩子,首頁熱門都是我之所欲,但不能因為此就忘了文字最本質的魅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愿喜愛文字的我們,都能保持著那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