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生命之路有兩條,一條是順從天性,隨心而為,或著高雅風度,嚴于律己,你要選擇屬于自己的路,要有風度就無法事事順心,受到輕視、遺忘、厭惡時要坦然處之,受到侮辱和中傷時要學會接受,天性則需要順從,需要取悅,天性悅萬物,萬物順天性,方能創其獨特之道,痛苦可以信手拈來,不論周遭世界多么燦爛,又或者愛正在天地間微笑徜徉。他們教育我們崇尚舉止高雅的人,結局都很美好,無論發生何事,我都會向你敞開心房。
————《生命之樹》
小時候,我們在母親的溫柔,父親的嚴厲之下成長,那時,如天地初開,萬物始新一般,帶著不解與童真去接觸這個陌生的世界,仿佛我才是世界的主人,世界才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再長大一些,我們開始接觸疾病,見到世態,知道生死。于是世界不在美好,但我們依舊如初,懵懵懂懂不知愁滋味。
再長大一些,我們開始變了,父母也開始變了。我們開始質疑這個世界,質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到底是童年的世界是真的還是現在的世界是真的。于是,我們想重新認識世界,我們尋求答案,我們嘗試著去接觸那些讓我們曾經不懂懷疑的事。父母也不在溺愛,世界美好。這是,我們仿佛與世界格格不入。
后來,我們的世界觀,家庭觀,生活觀開始模糊。我們像一條魚一樣,在深海中游來游去,不知該去向哪里。
逐漸的,我們知道了,我們沒有金箍棒,也用不了寶蓮燈。生活中也沒有那么多驚濤駭浪,我們開始承認自己是蕓蕓眾生的一員。
于是我們開始和自己和解。
再后來,我們漸漸獨立,知道了生活不易,漸漸理解了父母的做法。于是我們不在叛逆,我們開始于家庭和解。
我們行走在社會中,見著曾經左右我們思想的事情,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我們選擇接受,承認這些事情真實存在。于是我們開始與社會和解。
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和解的過程,去一步步的適應這個世界。
我們都是一只平凡的螞蟻,為了自己的生活去不斷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