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屆的年輕人很難、很難、很難,房子車子票子構成的幾座大山已經爬的萬分辛苦了,現在隨著二師兄身價飆升又要開始關心糧食、蔬菜、豬肉的價格。
與不斷變化的物價相比,唯一穩定且恒定的,似乎就是我們每個月辛辛苦苦換來的那一點點工資了。人在職場,揾食不易,幾乎每個人都需要學點兒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的實用法則。
而如果要想學些實用職場工作法則,了解些如何多快好省完成工作任務,還是應該考慮多讀些職場高手寫就的心得書。
剛讀完小川叔的新書《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書名有點酸爽,內容也一如既往,和小川叔以往發過的那些文章一樣,簡單直白,真實生動,將這個不黑不白、有好有壞的世界寫的很實在,在告訴你現實有多殘酷的同時,又對你說只要努力,總有一天你會被世界溫柔以待。
1、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本介于職場方法論與個人成長手冊之間的書共有5章,我們可以將其看作一位職場老手、網紅作者的人生記錄、成長筆記,也可以把它當成一本自帶“麻辣口味”的溫暖大叔寫就的經驗合集。
全書共分5章,第1章是人生得失,我們走在不斷失去的路上,可以看做一位年齡40+大叔的人生感言。第2章職場進階找到職場升遷的內在邏輯,講的是作者掏心挖肺總結的那些職場經驗。第3章演講改變的不僅僅是自信,更多的是思維。講述了作者學習演講的經歷心得,總結了若干對每個人都很實用演講技巧。第4章寫作輸出,寫作帶來的第2次人生。在這一章中,已經出過三本書的小川叔對自己的寫作經歷進行了復盤,很懇切的向廣大讀者掏心掏肺的表示,寫作沒那么難,也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簡單,但成功則經常孕育于每一個你不經意給自己創造的機會中。第5章在學習你的人生有多少種可能是一部微版求學日記。作者講述了自己在香港大學再次進修的人生經歷,也將自己打造人脈的方法傾囊相贈,同時總結了自己進行過200多小時職場咨詢后的所見所感。
可能因為寫書人是位男作者,書里很少看到女作者文章中常見那些那些溫暖治愈、富有詩意的話語。文章中多數內容都是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親身經歷來做范例。不光記錄了自己以前在職場上如何縱橫馳騁,也沒少寫自己曾經歷過怎樣的痛苦與糾結。他也曾有過晚上10點下班,定好外賣,在工位上邊吃邊看綜藝,哈哈大笑,然后去洗手間吐得干干凈凈的日子。也認真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走出那些困境的。
因為都是親身經歷,所以書中的干貨也很多的,作者在里面也沒有一味強調各種拼搏努力奮斗一類的話語,而是很實實在在的告訴你:
壓力是最可怕的東西,可以逼瘋一個人。但是人的成長都是先從內心開始的,內心堅強了,外在就會一夜之間發生變化,只有當你把“要我做”換成“我要做”,把你做的再微小的一件事都當成自己的署名作品一般,才能靈感迸發光芒萬丈,思如泉涌,戰無不勝。當一個人被動的時候,他是最好的執行者,永遠只能做到80分以下,要把經歷的每一件事都當做一個觸動和變化的開始,變化一定是先從內心開始的變化,通常伴隨著痛苦,要學會和這些痛苦相處,你在大家面前展現你能力讓大家對你刮目相看的時候,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走過了多少溝壑險阻,只有把他們踏成平川,你才能得到屬于自己的榮光。
相比那些男女主人公光鮮亮麗、妝容精致的職場劇,小川叔文章中的職場顯得更加真實、殘忍,這也使得他在文章中總結的那些職場經驗顯得更加實用、有效。
2、作者是個什么人?
初讀小川叔,始于豆瓣,經常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轉發他的文章,一來二去讀的多了,對小川叔的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只覺得大V不愧是大V,文筆的確好,尤其在這種知識焦慮癥普及的當下難得的在文字中多些真誠少些套路。
看完整本書,只覺得作者本人同他的文字一樣積極有趣,行事規則間或不循常理,卻能直指中心,解決問題。比如令廣大青年男女飽受困擾的父母催婚催育問題,身為豆瓣紅人的小川叔也曾經歷。但他想出的解決方案并不是直接懟回去,或者當下流行的各種主流應對方式。而是努力在自己的忙碌和父母的關心中找一個折中點,比如應對的父母的催生,他的方法是每次接到母親的催促電話便給她卡里打1000塊錢,到了某個臨界點讓老媽自己去看,有多少個1000塊錢就代表她催過多少次,然后再擺事實,講道理,問題遂解。
書中與此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做為一位曾游走于公關廣告、房地產等數領域間換過七份工作,擅長自我總結、剖析的作者,小川叔的處事之道更加理性、建設性。
別人對父母的催婚煩的不行,他卻很誠摯的告訴你,我們在成長父母同樣也需要成長,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和實干,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別人書里說的大多是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身為大V的作者卻沒有什么偶像包袱,似乎很樂于分享自己那些失敗的教訓,比如他在40歲生日那天跑去錄奇葩說,結果不出意外的晉級失敗了。但在他看來,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做點出格的事,對于不可能的事情,多嘗試嘗試,許多事情你不寫下來,不說出來也許就更實現不了,很多時候不敢想不敢說,所以才會不敢做,不要怕被別人否定,不要怕讓別人不理解,許多事情自己開心就好了。這話讓人覺得雖然有些雞湯,但也很溫暖、很現實,很有實用性。雖然雞湯和實用性經常有些冰火不同,但在小川叔的筆下居然出人意料的和諧共容。
3、這本書是否值得一讀?
雖然現在蘋果手機已經出到11pro了,但我還是認為讀書是一個人最簡單、快捷、省錢、有效的成長方式。
說到閱讀,每年關于個人成長、勵志、職場方面的書層出不窮。這些書,好壞參半,質量放在一邊不談,起碼可以確定,人民群眾在這方面的需求是杠杠的。
在大家普遍感到知識焦慮的今天,每個人在自我成長這件事上都分外舍得砸錢。我微信里有位職業規劃專家,每天的朋友圈內容都是輾轉于各家咖啡廳、茶館為學員做咨詢分析,咨詢費2000起算,每天忙到腳不點地,幾乎沒時間吃飯那種。人們的咨詢需求如此火爆,或許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前進過程中,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職場成長,總在有些時候覺得迷茫,找不到方向,希望有懂行的人來指點一下。
其實,如果當事人用這2000塊錢買相關圖書,可能一半的錢沒都用完,便已找到問題的答案。畢竟,最了解你的還是你自己,而別人所給出的建議,都只是建議而已,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還是你自己。而在理論層面上,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基本都寫在書里了。無論你去閱讀也罷、咨詢也罷、上課也好,最有可能出現的,都是一個殊途同歸的結果。
小川叔這本《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便是他在換過七份工作,達到年薪50萬又更換新跑道之后,出版的一本總結個人成長同職場經歷的書。
或許,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年薪50萬,但是我們可以圍觀下月薪50萬職場人的心路歷程,了解下大領導們的所思所想,企業到底想要什么樣的人,經理為什么給這個人升職,不給那個人升職?大老板要提拔一個中層成為高層,最看中什么?為什么在熱情和經驗中間,老板寧可選擇有熱情,沒有經驗的人,也不選擇有經驗,沒有熱情的人?學習下別人是怎樣在短短幾年內,從一個拎包小弟升到總監職位,成為年薪50萬金領的,參考下職場上有同級別管理者針對你,指使手下人專門給你使絆子、添堵時如何有效應對,怎樣把一群想法各異、追求不同的下屬集合起來,變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上這些職場中的實際問題,我們都能從小川叔的新書中找到答案。
番外一則,我在地鐵上看這本書時,坐在我旁邊的大媽也看的津津有味,眼睛一直直勾勾看著我手中的書頁,不帶有一絲掩飾的,讓人看書之余,不免有些黑線,畢竟看大媽的年紀,似乎更應該看《如何快速學會廣場舞》一類實用性圖書,但一轉念,這本書中說的東西也很實用啊,或許文中所談那些演講技巧轉眼就能在社區居民會上用到呢,于是釋然,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