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 星期二? 雨
學經人員:琪佳媽、琪琪、佳佳。
寶貝年齡:琪琪9歲,佳佳8歲。
學經周期:3年2個月。
學經方法:137累積法。
學經內容:《易經》《名賢集》《幼學瓊林》《少兒詩詞啟蒙》《文學啟蒙》《新概念英語》。
養生匯報:早起,姜棗茶。
每天接琪琪和佳佳回到樓下時,靠近樓下的位子都已經停不下車了,今天也不例外。兩個小朋友不肯在樓下下車,每次也要跟著我停好車才一起下車,再一起走回來。今天在走回家的路程中,佳佳突然說:媽媽,停車的時候應該按順序停密一點,這樣的話, 其實還可以停多一點車的。你看,那些人都不好好停車,隨便停,浪費了好多位子,一點都不為別人著想,只想著自己有位停車就好了。佳佳一邊說一邊在用手比劃著要如何停。我點了點頭,心里想:這個小家伙什么時候心思變得細膩了,會考慮為別人著想的話題了。這時琪琪說:其實也不能完全怪他們不停好,這些地方都沒劃線,很多人停不到中間也很正常啊,有很多人停車的時候是按順序的,但后來旁邊的車開走了,有的車短一點,位子就小一點,長一點的車就停不進去了……
聽著兩個小家伙在嘰嘰喳喳地爭論不休,這時突然感悟到,當自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就會去關注這個問題,自己做的時候就會更用心一點。因為我想停車時,很多位子剛好小了一點,車不好停進去,而位子前后的車的空位停得很大,這時我就不由自主地嘀咕幾句。所以也引起孩子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了。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佳佳說的有道理,很多人停車時是只顧方便自己,前后都留了很大的空位。琪琪說的也有道理,因為這些地方沒劃車位線,停車時不好把握前后的空間,所以也不能全怪他們。每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結論就不同,所以也不要太執著去評價別人,對別人多一些寬容,對自己多一點嚴謹。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