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禱告詞,逝者,墓碑,日復一日,送走一個個孤獨的靈魂,這就是約翰·梅的工作,為孤單死去的逝者尋找親人,而大多時候葬禮上只有他一人。
他為逝者安排最原始的土葬,上好的棺材,精心挑選的墓地,并四處奔波尋找他們的親人,朋友,人們勸他不必如此計較,葬禮是為活人舉辦的,死去的人不會在乎,他只是沉默,然后繼續踏上旅途。
經濟衰落,公司裁員,約翰·梅正是其中之一,領導承認他工作仔細耐心,卻責備他工作進度緩慢,資金使用過多,他沒有反駁,只說:“我想完成最后一個逝者的工作。”
于是,他去尋找最后一個逝者——比利·史托克的親人,從他的前女友,他軍隊的老朋友,到他的女兒,他傳達不幸的消息,安撫他們的震驚與悲傷,希望他們參加葬禮,然而,無一例外,依舊無人應答。
他失望,卻無奈,他熱愛這份陪伴了他22年的職業,但在離別時,卻別無他法,最后一位逝者的葬禮,不出所料,依然只有他一人。
人們勸他換一個活人的工作,把這當成一個新的開始,他的穿著,他的房間,他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條,甚至毫無變化,他考慮過改變,不再是紅茶而是熱可可,跟流浪漢在路邊喝威士忌,吃別人車廂里掉落出的酸奶,用牙齒咬著皮帶,或許真的該向前看了。
然而這時,比利的女兒打來電話,她改變主意決定去參加父親的葬禮,他們約定見面談談葬禮的具體事項,約翰·梅熱情主動,侃侃而談,這是影片中我第一次看到他發自內心的笑容,他的眼睛很亮,像閃著光,無比真誠可愛。
分別后,他去便利店購物,無意中看到一對可愛的杯子,他想送給比利的女兒,兩個年輕人在一次次相遇中暗生情愫。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讓人猝不及防,他以往過馬路總會環顧四周,唯獨這次沒有,一輛卡車疾馳而來,他倒在了一片血泊中,那雙眼睛失去了光芒,我不知道他最后一刻在想什么,會覺得遺憾嗎?
比利的葬禮很快到來,他的親人和朋友來了很多,唯獨約翰·梅沒有到場。
這次,教堂只有牧師一人,沒有禱告詞,墓地里兩個人將他埋葬,甚至沒有墓碑,孤獨的可怕。
影片的最后一幕,無數靈魂從墓碑中走出來,圍站在約翰·梅墓前,像在默哀,像在致敬,他曾陪伴這些逝者離開人世,這次,主角是他。
世界上每天有很多人死去,或有人相伴,或孓然一身,但只要你曾在世間留下痕跡,就會有人記得,正如“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約翰·梅從不孤獨,他值得被人感謝和銘記。
注:一部可以說是冷門的影片,安靜平淡,卻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