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人生》Still Life

?《寂靜人生》Still Life,人生總是寂靜,熱鬧像是漂浮在生命水面上的一層泡沫,總有漸漸稀薄、破碎、消失的一天。孤獨總是如影隨形,無論出生、成長、相愛還是死亡,無論是身處擁擠的人潮中,還是經歷嘈雜過后的片刻冷清,孤獨默默跟隨,然后偶爾乍現。電影說的就是這樣一個自始至終,被孤獨包圍的故事。

????約翰死了,死于一場意外。

????葬禮上,他的棺槨被放置在教堂中央,沒有音樂,沒有悼念詞,除了神父,教堂里空無一人。棺槨上釘著的名牌這樣寫道:“約翰?梅 于2011年6月21日去世 享年44歲”。

????約翰?梅是政府里的社區服務員,他的工作是為那些孤獨死去的人尋找親屬。可這些逝者多半沒有親友,而那些與他生前有過往來的人也多數不愿特意趕來參加這樣一個并不熟識的人的葬禮。于是,盡力為這些已經死掉并且被世界迅速拋至腦后的人送別,成了約翰工作范疇之外的一項重要使命。

????約翰堅持著為那些無人送別的逝者挑選適合在葬禮上播放的音樂,寫好悼念詞,然后參加只有他一個人出席的葬禮。在空曠的教堂里,神父語調平緩的念著悼詞,約翰一個人站在座席中,神態平靜、無奈又迷茫。葬禮結束后,約翰會帶走一兩罐久未有親屬認領的骨灰來到墓園的大樹下找個合適的位置,將它們播撒安息。還有一些逝者是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約翰會為他們選擇更符合傳統的土葬。約翰會在墓園為他們灑下第一把土,看著工人們將他埋葬,拍實土,然后插上用于標志的木樁。

????對此,新上任的辦公室主任很不滿意。他說:

?????“死者已死,葬禮是給活人辦的。如果沒人出現,那就表示沒人在乎。說不定,對活著的人來說不知道更好,沒有葬禮、沒有悲傷,也沒有眼淚。反正死者已死,他們不在了,也不在乎了。”

????主任說的好像也算不上有錯,但活人也總該有作為活人的溫情,不是嗎?每一個死去的人,即使已經被世界遺忘,也應該獲得屬于他自己的在人間最后的儀式。而約翰,這個木納寡言、認真執拗的小職員在22年里一直堅持為他們完成這儀式。

????約翰的辦公室在政府大樓的地下室,在這間小小的、昏暗潮濕的房間里,文件存放的柜子占據了很大面積。架子上整齊的擺放著關于每一位孤獨逝者的“人生文件夾”,這里有關于他的一些基本信息,一份記錄為他尋親的追蹤報告,還有一張他生前的照片。一旦塵埃落定,約翰就會在尋親報告的狀態那一欄上寫下:“結案”兩個字,然后將文件夾歸檔在柜子里,而被取下來的逝者照片則被他塞在信封里裝進公文包。

????約翰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他獨自一人住在離辦公室不遠的一處公寓里。公寓陳設簡單,約翰的生活也很簡單。白天里他步行去上班,路過即使空無一人的馬路也會駐足等待。他的工作內容不算復雜,無非是完成寫記錄工作的報告,追尋一下逝者的親友,再來就是獨自完成那些送別的儀式。他總是旁觀著那些獨自死去,然后很快被世界遺忘了的人,然后靜靜佇立在街角、墓園、葬禮教堂的后排座位上,露出微皺的眉,迷惑的眼神然后交織成孤單落寞的氛圍。每天他會為自己準備重復的晚餐——一份金槍魚罐頭,一片烤面包,一杯熱紅茶,還有一顆梨。罐頭和烤面包整整齊齊的擺在盤子里,紅茶要放在桌墊上,刀叉的位置擺放好,餐巾紙在左手邊。晚餐過后,約翰將那些已經“結案”的逝者照片從公文包里拿出來,然后將它們貼在一本又厚又大的相冊里,這里貼滿了各色照片,大約跨越了半個世紀,有已經模糊發黃的黑白照,也有貼著照片的駕駛證,有暮靄老人,也有眼神明亮的少年。他們在照片上有著各自的生動神態,嚴肅的,膽怯的,局促的,雀躍的,有的看著心情不好,有的笑靨如花。

? ? 有一天,約翰被解雇了。

? 辦公室主任早已不滿約翰低下的的工作效率。他的“結案”總花太多時間,在安葬費用上也花費太多。約翰被要求三天后離職。

????臨走之前,約翰向主任請求,讓他完成接手的最后一個案子,為那個住在他對面公寓樓里的死者比利找到家人。比利與約翰住在同一片公寓樓里,兩棟公寓樓之間只隔了一片空地。那天,約翰來到比利的公寓搜集資料,他走到窗前,看著對面自己家的那扇窗戶,一種感同身受沖擊著他——在相同的房間格局之下,自己此刻所身處的這個空間里,幾周之前有一個人孤獨的死去了。

? ? 為了找尋比利的親友,約翰走訪遍所有可能認識他的人,告訴他們比利的死訊,邀請他們來參加葬禮。很神奇,這件看似與約翰不甚相關的事,卻實實在在的改變了約翰的生活,他的生活好像開始因為偏離了軌道而生動起來。他開始與人相處,這些有溫度、有色彩、急匆匆又忙碌碌的人。

????“第一次嘗試了熱巧克力,約翰喜歡那種濃稠的口感和甜膩的可可香。”

????“第一次嘗試做魚,雖然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吃了冰激凌,雖然是撿的。”

????“第一次和別人一起喝酒,雖然是和兩個流浪漢。”

????“第一次好像喜歡上一個女孩,然后她好像也是喜歡著他的。”

????這些讓人松弛的小意外,讓約翰覺得好像沒有那么孤獨了。他仔細地為比利挑選了適合葬禮上播放的音樂,映襯他經歷的紅色花崗巖墓碑和視野開闊的墓地,他把這當作同過去自己的告別。在這之后,將會是新的生活。

????然而,約翰死了,死于一場意外車禍。

????約翰的葬禮和比利在同一天。他的殯儀車緩慢的開過墓地,車前只有神父和工人為他開路。墓園的另一邊,比利的棺槨前圍滿了比利的親友,那些約翰跨越了兩三座城市找來的人。

????這邊,約翰的棺槨已經下葬,工人們用鐵鍬拍實土,就離開了,墓地又恢復寧靜。天色漸漸暗下來,有一些的透明影子從遠處接二連三的走近了,并最終駐步圍在約翰的墳墓四周。他們全都低頭目視著新埋好的這個小土丘,為里面的人送別。

? ? 約翰曾為從這個世界中孤獨離去的人送行,而如今,他們來送別約翰。

????這部電影全片無高潮,對白人物少之又少,卻處處深入人心。電影中約翰時刻露出的平靜又孤獨的神態,搭火車時扭頭望向窗外時的側影,佇立在路口時微駝的站姿,這些都讓人印象深刻。孤獨是生命的底色,沒人能夠全力擺脫。約翰平靜的接受了孤獨,他的生活刻板無趣,他寡言少語,卻又總是散發出冷灰色而柔軟溫暖的光。他太了解孤獨,所以在22年里執著的為每一個孤獨的逝者送別。可長久的孤獨也讓他太寂寞,所以才會在體會到生活的彩色后,有了釀成意外的那次橫穿馬路。

????這結局當然很荒謬,可人生本來就很荒謬不是嗎?這荒謬源自于期待,源自于我們所期待的不會剛好就是這個世界,這其中的巨大溝壑形成了荒謬,也形成了孤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