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
閱讀劍橋? 仰慕劍橋
劍橋大學是城市中的大學。整個劍橋城雖然保存了許多中世紀的建筑,城市外觀仍是明快現代化的。劍橋有著與城市規模不相稱的眾多劇場,美術館等設施,使得這座大學城散發出不同一般的文藝學術氣質。
劍橋大學城,位于英格蘭東部,距倫敦以北50公里,公路和鐵路都十分健全,離倫敦機場也很近。
劍河橫穿市中心,市中心到處都是騎自行車的學生,充滿青春活力。不遠就是英格蘭的鄉村,別具另一番風貌。
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八百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牛頓、麥克斯韋、玻爾、玻恩、狄拉克、奧本海默、霍金、達爾文、沃森、克里克、馬爾薩斯、馬歇爾、凱恩斯、圖靈、懷爾斯、華羅庚等科學巨匠。
三一學院的門口,這顆不大的蘋果樹,據說是從牛頓家鄉伍爾斯索普莊園引種過來的;全世界都知道牛頓被蘋果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中后發明“萬有引律定律”的故事。這株蘋果樹被視為科學探索精神的象征,而徐志摩的石碑是文學的象征,科學與文學在這里爍爍生輝。
這是國王學院,成立于1441年,由當時的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學院中庭還豎立了亨利六世的銅像;其哥特式風格頗為壯觀,禮拜堂是整個學院的標志性建筑,由國王親自設計,修建了近100年才完工,也是當今劍橋引以為豪的標志性建筑。
劍橋大學的名人輩出,有彌爾頓、拜倫、丁尼生、培根、羅素、維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師,克倫威爾、尼赫魯、李光耀等政治人物,以及15位英國首相。并有11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居世界第二。
劍橋大學是一個組織松散的學院聯合體,各學院高度自治。招收學生的具體標準由各學院自行決定,并自行招生;錯落有致地分布的30多所學院,因它們的歷史,像它們的建筑一樣各具特色。
劍橋大學有三個女子學院,兩個專門的研究生院,其中以三一學院、國王學院、圣約翰學院、基督學院、丘吉爾學院最富盛名,是英國最富有的大學。
劍橋大學美麗的校園舉世聞名,無數電影在這里取景,不少藝術作品也描繪著這里的風光。
劍橋的草坪也散發著獨到的魅力,有著名的“耶穌”草坪、“馬克斯”草坪、“綿羊”草坪等宛如絨氈鋪地,草坪上的“鴨先生”,慢悠悠的散步,人們很自覺的不進入草坪踩踏。
翻開劍橋的扉頁,只閱得一、二,仰慕和聆聽劍橋的發展歷史,以期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半天時間的校園游覽,猶似櫥窗外觀看,其豐富的底蘊還未曾識見,只能遺憾的說聲“再見!”。再見――劍橋,我會再來。
敦倫時間:2019年5月30日于劍橋大學校園。圖片手機隨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