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這東西,倒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從小沒少被老師家長念叨著臨字帖、寫作業、做考卷,就連偷偷寫給后座男孩子的小紙條都是一筆一劃的小心意。不論是握著鉛筆笨拙的在田字格里寫,還是選著各色彩筆小心的畫上花邊,都恨不得早點擺脫文字。不過是前者是盼著玩耍的快樂,后者是想著相識便能意會,嫌棄文字太單薄。如今上了大學倒像是真正擺脫了筆墨,每天在電腦前霹靂啪啦輸入的程序被譯成漢字和字母輸出,就像是文字的仿真品,形似卻無神。真正的文字,是有溫度的情感。
由遠古時代到智能時期,世界發展的變化猶如變性般令人瞠目結舌。在這齒輪轉動的空間,墨香悠悠的歲月被輕易的拋棄了。曾經的一筆一紙思一人,到如今郵件短信被無形的信號揮灑各處,不僅僅是相似行行變為冰冷的代碼,還有那文字下苦心孤詣凝聚的靈魂,變為一蹴而就隨意揮毫的輕浮。社會事務的繁雜和世界歷史的鞭撻擰緊了人們生活節奏的發條,遺憾的是,只有以數字和特定規則為規范的客觀理性在按照理想的速度和方向前進。在這樣的環境下,負擔著感情的沉重的感性和真心活像被火追著燒的烏龜,努力而倉皇的邁著笨拙的步伐,卻依舊被燎得皮開肉綻。文字和情感的輕浮像是世界安穩下的涌動。慢慢的,文章的高產繚亂人眼,也給行路上的人埋下陷阱,擾亂視線。很久沒能動筆寫過文章,寫作訓練課上的片段練筆倒是無意間喚醒那熟悉的觸感。筆尖抵觸紙張,一橫一豎隨心劃過的聲音,溫暖而真實。盡管不及精確計算下的格式規整,甚至刪改的處處痕跡讓滿篇文字看上去邋遢隨性,但那種安心的感覺,是無法替代的歸屬。突然想對這些可愛的小妖精們說一句:許久不見,甚是想念。
那種書寫的舒服一掃往日被陰沉壓的喘不過來氣的春日沒由來的困倦之味,將一身頹廢無力甩在腦后。那些沒有文字的日子里,一個人整個的像未被泡開的茶葉,身形不得伸展,精神不得表露,委屈極了。抬眼望望校園,海邊的溫度還不足以喚醒萬物復蘇的渴望,陽春三月在光禿禿的學校里顯得頗有些名不副實。一個人整個的像世故顛沛下枯卷的情懷,終日累累卻無處依靠。明明就在最愛的小城外,卻被揚起的煙塵瞇了眼,倒是白白是去了不少明媚的時光。
文學是文字的情感,文字是人心的溫度。電子書的便捷比不上觸碰書頁市內心情感隨翻動的書頁起伏,鍵盤的敲打比不上筆落紙上筆尖心意的沸騰。對我來說,這種更踏實的歸屬感更讓我對中文樂在其中。歲月長河,無人不是過客。不奢望能流傳千古,也不想著能被理所當然的記得。只希望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能以我的方式留給文字一些念想。當然,如果可能,我最希望文字對我,是一種“你只是經過,而我卻一直想念”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