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我以年級排名76進入高二,成為一名理科生,而后進過前十,也奔過五十,最后以四十幾名進入了高三。
說實話,到現在我也說不清那個九月是以何種心情迎來我的高三,除了膽怯更多的應該是興奮。九月一號的晚自習語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給高三的自己”,我那篇《沒傘的孩子要奔跑》寫的有種破釜沉舟的感覺,給自己添了不知多少動力,之后傳說中的高三就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成熟,無需父母操心,但當我邁過十八歲的門檻時,才發現,我還是沒有擺脫那份幼稚,只是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別人口口聲聲的“地獄”高三在那老掉牙的感情話題下逝去過半。現在想來,關于高三上半年的記憶除了九月份的努力,好像就只剩下了和他的故事。
以學習的名義開始,又以學習的名義結束。
依舊記得他給我抄了一張又一張的物理習題,還有我整理的一本又一本的英語筆記,而后腦海就只充斥了吵架。他忍受不了雙方的成績差距,我忍受不了他無端的孩子脾氣,貌似所有的從開始就開始埋伏,只等爆發。忍讓,忍讓,再忍讓······忍讓的結果便是結束。當初感覺自己那么那么的恨他,現在想來,我真正恨的是那個太天真的自己。高三那寶貴的幾個月讓我漸漸摸到了責任的模樣,懂得了權衡。
2013年的1月考試應該是我的低迷期,可憐巴巴的徘徊在三四十名,不見起色,掙扎,掙扎,除了掙扎窮的只剩下掙扎。那段時間在猶豫,在徘徊,在思考,到底一切是為什么,又是為了什么,好像沒有什么明確的答案。暑假模擬題給我的力量在長長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消退,到了上學期期末有些供能不足,我很清楚10月為什么會殺進前五,也知道春節以三十四收尾的原因。
臨近寒假,班里多了幾分浮動的氣氛,哈工大的到來讓我突然嗅到了春天的氣息,望著威海那環山的公路,我突然的不再問為什么,不再彷徨。在那個異常寒冷的北方冬季,帶著對一模的期待,我開始找回最開始最真實的我。我知道,我必須頂住了走下去,因為,沒有退路。
總感覺2013年的春天才是真真正正屬于我的高三。雖沒有濃濃的火藥味,但確實連考不斷。大家高度重視的一模結束了,我竭盡全力去檢驗一個寒假的努力,卻因理綜那可憐又可怕的176(總分240分)敗下陣來,我默默地接受,但在心里告訴自己接受但不認同,攤到每一科,只要再做對一道選擇,填對一個字母,找對一點思路······結果就會不一樣。在那可憐兮兮的分數面前,反思自己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明明其他還可以并不難看,可一加上理綜就怎么那么的讓人無語。那本高三人的《破繭成蝶》給了我多大的鼓舞,哈工大給了我多少希望,默默的擦掉眼淚抹去悲傷,繼續投身那一場又一場的測驗。
每天早上忙著和字詞詩句套近乎,單詞短語好句型就不樂意了,把易錯的常錯的用紅筆打叉再標注,還有總也搞不懂的漫畫······什么?手生?邊讀邊寫,邊背邊寫,隔幾天生物老師還會出現在早自習親臨監督。數學的連堂考總也考不完,周二考了周五再練,周六周日全年級集體拉練,時間不夠,答題慢,沒有思路,做過的題變式一下······周三的晚自習也取消了,成了理綜的戰場,考完了接著和隔壁班交換批閱。老師明文規定,不準給人家亂看,嚴格、必須嚴格按照評分標準來,不準給人家亂寫字······可是大家還是會在那或高或低、忽高忽低的分數旁寫上自己的小評語,什么“哎呦,不錯哦”“**,同樣的錯誤這是第三次了”“又木答完題,速度??!速度”······有時也會有同學拿著自己的卷子找上門來審問為什么給扣分······誰也不知道這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多的卷子要我們去做,做完省實驗中學的模擬考卷,再來青島二中的摸底卷,全省17城市的一模卷輪著做,做著做著二模就來了。
在2013年那個春如四季的月份里,分數再一次成了最刺激胃又最不值錢的東西轟炸著我們原本脆弱卻偽裝堅強的那顆心。幾乎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表面上依舊嘻嘻哈哈,內心里卻因那易了好多位的名次和分數而暗暗抽搐著,而這些,只有自己知道。隨身攜帶的小本本記錄了整個春天的心情,從學習計劃到無端的煩躁,按捺住那些許的浮躁,告訴自己學會淡定,懂得放下。倒計時110天,109天,98天,68天······高考一點點得靠近,那本哈工大宣傳手冊的封面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我對自己的總結與鼓勵。
“在距離高考48天時,我想再一次鼓勵自己,好好努力,哈工大,此刻,我想請你見證,見證我的收獲,以期共勉。沒有那么的一定,只是想好好的努力一回,有風險又怎樣,有那么多的人可以實現目標,為何我不能做到,一落好幾丈至三四十再到現在的18,我知道,我還有好多要經歷,還有好多路要走,可是,我現在認為,只要過了低迷期,我便不會讓自己消沉?!?/p>
“盡管馬云俞敏洪連考三年最后成功向我們傳遞著勇氣與毅力,但我仍希望自己能一次成功?!?/p>
“加油吧,上天不會讓努力付出的天真孩子不再相信未來的!”
“又過去了10天,還有39天了。高考我現在不知道你到底意味著什么了,很模糊。可是,那又怎樣,現在不是很好嗎?專心去做一件事,為之努力,不去想結果,只是享受過程。從18到8,我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我的頂峰,我真的不知道,我怕物極必反。可心里又期待幾天后的測驗再進步一點點,哪怕一丁點,只要我認真對待,只要好好把握,莫管他人,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p>
“不要埋怨,別懈怠,不相信命,只相信自己?!?/p>
“生活中的人們都很累,但人們都愿意活著,或許這就是生活的魅力?!?/p>
“我愿意為我想要的付出一切。”
“要對自己有把握,我能承擔起失敗的風險?!?/p>
······
日子漸漸過去,學校里組織開了好幾次會,給我們講今年的考生情況,我們的優勢與缺點,今后如何備戰高考······從校長到市里的教科院院長,諄諄教導。很快五月來了,天熱了起來,即使晚上加了兩圈跑步,我們一大排十幾號人還是陸陸續續的感冒了,我堅持了兩個星期終于在距離高考半個月的時候感冒了。夏天感冒是最難受的,尤其是在那個關鍵時刻,我不允許自己如此狼狽。我固執的沒有回家掛針,去醫務室開了點藥繼續上課。直到有一天起床發現自己連話都說不出來,恐懼頓時覆蓋了我的一切:難道我要因為感冒這種小事而影響高考嗎?我甚至有了不行再來一年的想法。幸運的是,我挺了過來,笑自己怎么會有如此可笑的念頭。
之后的幾天就是高考前的大掃蕩查缺補漏了,深層的東西看看,不會就索性放一邊不再深究了,整天跑基礎。光數學回歸課本、筆記我至少跑了三遍。背不完的英語短語和句型還在不停的出現,一遍又一遍,作文話題變了又變,就怕練得不全考試遇到傻了眼?;瘜W老師給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了,翻錯題本,看一輪復習資料,生怕漏了哪個小知識到時候咔嚓一道選擇,心疼啊。其實最難啃的還是數學和理綜,一套套做過的卷子回顧又分析,題型的歸類,一份理綜卷考查的知識點,幾份理綜卷考查的共同點······一一列出,只可惜到高考我也沒有把那些卷子分析完。
距離高考一星期的時候學校給高三黨放假調休,班主任們開始在宿舍輪班了,回來兩天就搬往崇實樓,搬的那天下午我腦袋轟的炸了,崇實樓,我要高考了。老師不再講課了,偶爾發幾套小卷讓大家練練手,自習自習再自習,估計也就英語老師每節課把那小的可憐的黑板寫的滿滿的,還有些不滿意黑板太小了······原本熱鬧的班突的安靜了,只有課間幾個好動的孩子發出笑聲,讓空氣變得更加凝重甚至窒息。每天爬上五樓,大家都調侃學校要我們從四樓搬到五樓是要我們更上一層樓呀!任課老師也開始值班了,帶隊,宿舍,崇實樓秩序維護。記得英語老師6號中午來我們宿舍說看看我們的時候還有這樣的經典:我和你們數學老師還好,只是陪學,然后一個帶隊,一個維護秩序;你們語文老師是最累了,教室陪學,餐廳陪吃,宿舍陪睡——專屬于高三老師的新型三陪!聽著哈哈笑過,總感覺鼻子酸酸的。
6月5號中午開始聚餐,之后的課上看的是什么東西過后就沒什么印象了,6號下午看考場,看著曾經呆過的教室端端正正的坐著或熟悉或陌生的考生,心里告訴自己:明天就來了。接著6月7、8、9如約而至······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緊鑼密鼓的在全國各地同時爆發,我和我的戰友們做著最后的一搏!
······
之后是焦急的等成績,熬夜報志愿,綜合分析放棄了哈工大,割愛了威海,報了別處。等錄取。
時隔兩個月再回康成,我已被最想去的學校錄入最想去的專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凝視著康成,清華廣場上那飄揚的國旗下我曾宣了六年的誓,辦公一樓墻上懸掛著我們高二時的照片早已褪了色,崇實樓翻修了大階梯,曾經我們在那兒合過影呢;食堂前的兩棵大柳樹依舊是初入康成園的“齊劉海”;宿舍里我曾在高考前夕久久不能入睡,聽舍友給家里打電話時的哽咽聲;植物園更繁茂了,貌似還有春天時和好友偷懶留下的腳??;藏龍山前的小池塘還有魚兒在成群嬉戲,站在山上可以小覽校景;大操場瘋狂的長滿了草,像是我們這幫孩子這個夏天的那般放肆,這里我曾在夜晚和好友跑了一圈又一圈,只為發泄,高考考完語文的那個中午,我也曾因為感覺語文發揮不怎么樣圍著它跑了好幾圈;還有三角地帶,那棵春天掉葉子秋天還會掉葉子的大樹;在操場上靜靜的看著崇實樓,那里我們放過熱氣球,辦過話劇賽,上過實驗課、發明課,看過演出,上過那坑爹的社團,和韓國留學生交流,擁有喜愛的圖書室和書店,還有好多個音樂工作室······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還有你,哈工大。或許吧,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見面,我也沒有機會吹著海風,依偎在你歐式建筑的暮光中,看那青青的山和時而灰蒙蒙時而藍湛湛的大海,那通往青山的公路上也不會有我騎著單車的瀟灑。我去了一座擁有玄武湖、沒有大海、沒有國際浴場的城市,待明年把櫻花來看。但我不后悔,選學校的時候,我意識到我對哈工大的向往是特定時期對未來的憧憬,并沒有把現實考慮進去,而藥大是綜合愛好、性格等因素的首選。我無悔、無憾。
堆積了兩個多月的書本習題、攻玉集,在當時看來是多么多么地熟悉又憎恨,此刻再看就只剩下了滿滿的親切,心中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給我鼓勵的家人朋友和老師們,更感謝那個為前途而抗爭、拼搏的我!高三結束后再回頭看看,高三就是要我們學會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任何人都不會構成我們的威脅,我們要做的就是鑄就自己強大的內心!因為高考結束后你會漸漸發現,一切才剛剛開始,It’s all begin!
就這樣我們告別了高三,告別了我生活了六年的康成園,總感覺那句“老師休息”依舊在康成園的上空回蕩,讓人回味又傷感。
開往南京的火車轟隆轟隆響了,那段日子也算圈了句號,開始覺得沒什么好說的,等真正靜下來卻發現好多好多的話不知如何說起······
好多好多,算了,就到這吧。
我們,珍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