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
我問他過年去哪?
他說:
“當然回我家,不然還能回娘家?”
我當時敷衍了兩句就結束了我們的談話。
雖然我也是男人,可是我不是渣男。
Part2
1980年開始,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一對夫婦只生能生一個寶寶。
所以像你們八零九零后以及我們零零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
這也就產生了一種現象:
八零九零后們長大結婚了,
他們在北上廣深打拼,
過年了,
候鳥們要回家了,
一個是山東的,另一個是甘肅的,
怎么辦?
溝(si)通(bi)唄。
誰家里都有孤單的老人,
誰家里都有盼望兒女回家的父母?
Part3
去年新聞報道,
一對新婚的小夫妻,
春節前夕,
由于雙方對于過年回誰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最終導致以離婚為結局。
又有報道,
一對在廣州打拼的小夫妻,
在新年前夕駕車回往北方的家中的過程中,
由于在討論先回誰家的問題時,
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最終導致男子將妻子遺棄在高速公路上。
對此,
交警同志表示,
高速公路上禁止隨便行人行走,
上述做法是不被允許的。
Part4
往往一般到過年前后,民政局都會忙碌一陣。
直男癌們往往會覺得,過年回婆家,天經地義。
而常年留下女方父母孤孤單單的過年。
試問誰嫁女兒能夠眼睜睜的看著父母在孤膽和盼望中過年?
直男癌們通常會說:
“傳統就是回婆家,你看看誰家不都是在婆家過年?”
“不回家我的父母會很沒面子”
“如果不回我家過年,我媽媽肯定會大發雷霆”
“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啊,你看誰回娘家過年的?”
我也是嗶了狗了。
Part5
這些媽媽寶往往都是從小到大媽媽爸爸包辦了他的一切,
甚至工作可能也是父母給找的。
結婚之后,
不會做家務,
不會照顧妻子的感受,
工作不上進,整日玩游戲。
而他們大多數還工作在高檔的寫字樓中,
寬大的辦公場所里,
喝著熱咖啡,
在網上或咖啡館里跟人吹著互聯網、創業、共享
而回到家中,
不知道照顧老婆孩子,
不關心雙方父母的感受,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Part6
可是女人怎么辦?
不排除強勢的女人可以駕馭他們的老公。
可大多數情況下她們都會被動的接受。
跟著老公回婆家。
可是,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面對一群不認識的人,
聽著聽不懂的方言,
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老公在陪著親戚朋友喝酒聊天,
自己傻傻的在旁邊,
沒有人交流,交流也聽不懂。
換做是你,你愿意么?
而且,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
還在孤孤單單的兩個人過著除夕,
甚至可能連網絡都沒有,
都無法視頻互報平安。
Part7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我是“妻管嚴”。
這和什么炎癥沒有關系,
這是尊重。
男女平等都上百年了,
還有人想著男尊女卑這套東西呢。
那古代女人還不用工作呢!
你怎么還嫌自己老婆賺的少啊?
自己沒能力養家糊口,就不要狡辯。
啥都是你的,你是要上天???
信不信分分鐘懟你。
Part8
夫妻,
基礎是什么?
尊重。
其實過年回誰家過年往往體現的就是夫妻之間的尊重。
雙方父母確實都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過年,
孩子也希望在自己的父母膝下盡孝。
可是現實不允許兩全其美。
但是如果夫妻雙方都為對方想一想的話,相信結果就不會差到哪去。
比如我有一個好朋友,
他和他的妻子約定好,
奇數年回婆家,偶數年回娘家。
問題迎刃而解。
還有一個哥們更絕。
由于他們兩口子假期都比較長,
前一半假期婆家,后一半在娘家,第二年在對調。
妥妥解決了。
Part9
又是一年春來到,
民政局前把婚鬧;
不回你家怎么滴,
過完年跟別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