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7:44進入會議室。朋友問我你不是客戶嗎,怎么還不來,我說記錯了時間。…
其實我有一點后悔早上報名做客戶。但凡有個理由我恐怕就臨陣脫逃了。我找來找去沒找到理由,只能上線了。
1. 教練過程回顧
我感受到教練們真誠的,全然的想要帶領我走的更遠,盡管我沒有尋覓到向前奔跑的力量,但是我發現了那一刻,我是相信了他們的誠意的。
三位老師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似乎給我一塵不變的大腦帶來了不一樣的氧氣,讓我想了一些:“我要的相信是什么樣的呢?”“為什么需要相信呢?”“具體而言,相信的行為是什么呢?”…
接下來的督導過程,督導老師的語言讓我看到了更高的格局。“如果我是心理教練,面對我這樣的客戶,應該怎么做呢?” “相信無處不在…”
我此刻依然沒有找到想要的力量,但是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有些什么不一樣了。文字是無法充分完整表達感受的語言。
不過我開始思考:
作為客戶,“相信”變成了“我需要的是怎樣的一種相信。”
作為教練:隨時保持中立
作為督導:更深,更廣,更寬的多視角緯度
2. 自我反思
為什么想要找到相信呢?
因為這樣才可以給自己勇氣,去選擇想要做的事。其實不相信,哪怕懷疑著,我還是會去做的,區別是做的過程中,不斷的反復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鼓勁,磕磕絆絆的走著
因為渴望獲得他人給予的被看見,被欣賞的能量。我想要在別人說“你是一個特別優秀的人”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還不錯,而不是覺得這都是成年人之間的喧鬧。相信聽到的,看到的都是真的,其實不相信我依然會笑著說謝謝,依然做自己的事情,區別只是我會一次次的自由書寫想找到真相是真,真相是假,我想看清楚的似乎從來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么懷疑的是他人,還是自己呢?
這個世界并非“非黑即白”,“相信”的對立面是什么呢?是“不相信”“懷疑”?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我想要的“相信”,似乎是一扇大門,一扇可以打開嶄新自己的大門。此刻的我在通向光芒肆意的大門的樓梯臺階上,只是這個樓梯很窄,很陡,很難爬,我還是爬了,因為我開始相信“相信”真的在門后,而我正走向那里。
我的相信很調皮,有那么一刻讓我相信自己無所不能,又有那么一刻對整個世界充滿懷疑。相信原本就在那里,不論我相信,還是不相信,它都在那里。
3. 感恩
非常感恩大家的陪伴和真誠,這個看似在為難各位的問題,其實也不是一個問題。所以感謝大家的用心。
謝謝大家接納一個不迎合,不配合的常芳同學。大家的真誠讓我開始真誠,此刻我也相信了我會找到我想要的相信,就像找到了真誠。
接下來我會投入時間,設定清單,積極投入“相信”這一專題的策略謀劃和隨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