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晴好,閑來無事,便想著出門去,圓胃早已深藏在角落里的那一個小小的夢。
早在之前就聽人說起,小鎮上有一家面館,面的味道極好。很多回頭客專門驅車前來,只為貪念那一味曾留在齒間的唇舌之歡。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因為好奇,也因為饞蟲作怪而想要一探究竟,我便是那其中一位。
循著手機地圖,找到了這家面館。走到近前,外面已然門庭若市。收銀臺前圍滿了付款取票的人,里面更是滿滿當當一大屋子人,早已座無虛席。
看著這么火爆的現場,我在收銀臺旁徘徊,猶疑著要不要離開,等錯開飯點人流高峰期再來。可又想到無事可做,去街上瞎溜達也甚覺無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便留下來侯著。
選擇去面館吃面的一個好處就是,在遇到人特別多的時候也不用等太久。人們吃面所花費的時間大多在十分鐘左右,快得大約六七分鐘就能搞定。所以至少每十分鐘就能空出一個到幾個位置出來(空出幾個位置是因為很多人是結伴而來的或是同一時間進店吃面的)。相比起吃炒菜跟火鍋之類的,排隊等十分鐘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因此,沒過多久,我便等到了位置。
在等待面出鍋的時間里,我細細地打量了下店里的情況。青石磚墻面,紅棕木門窗框,長條木桌子、木椅子,還有倚窗的吧臺式桌子。每張桌上都擺了牌子,上面寫著吃面攻略:一抄,抄碗底。二拌,拌勻佐料。三入口,麻辣鮮香。門口一進來便可見廚房,開式廚房讓顧客對里面的情況一覽無余,幾口大鍋在咕嚕嚕的翻滾著一撥又一撥面條,七八個服務員忙前忙后有條不紊。外面的招牌上還驕傲的印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Ⅱ》唯一推薦”幾個大字。就憑著這幾個字的影響力,都足以讓人踏破門檻了。
空氣中充滿了各種面條的香味,面一上桌,食客們挽起袖子,抄起筷子,和巴和巴就干了起來。女食客們吃面通常都比較矜持,夾起一溜兒面在嘴邊吹吹,然后分兩三次送入嘴中,細細嚼爛再咽下。而男食客吃起面來就豪邁多了。只見筷子一起一落間,一大溜面條被夾了起來,再在碗的上空抖一抖、晾一晾,然后埋頭送至嘴邊,吸溜一下就全進了嘴里,吧唧吧唧兩下就咽了下去。接著又夾起第二溜、第三溜...,沒會兒功夫,一大碗面就見底了。最后再端起碗,咕嚕咕嚕喝兩口湯,滿足地打個響嗝,嘴巴一抹,走人。
突然在眾多的食客里發現一副西方面孔,是位歪果仁帥哥,他挺直腰背端端正正坐在位置上,全程擺出一副極度性冷淡表情,眼睛始終盯著廚房的方位一動不動。哎呀媽呀,真替他著急,這是面館又不是什么高檔餐廳,一直這么端著累不累。直到面上桌,我都替他送了口氣。
我的二兩牛肉面在我口水已經快要咽干時終于上桌了。哇,牛肉好大一坨一坨的啊。真不愧上了央視的,連牛肉的格調都跟別家不一樣。看著鮮紅的湯汁兒,大塊頭的牛肉,翠綠的香菜。所謂女生要矜持這一概念都立馬被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抄起筷子埋下頭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管他呢,誰認識我?
吃完了,味道如何?看下面這條評論。
來自大眾點評網某網友一條特拽的評論:“我以為我就是他家的鐵粉了,結果旁邊兩個正吃面的大哥一席話讓我覺得我還是渣渣。甲:狗日的他們家的面老子簡直整上癮了!乙:就是,每天整一碗一哈就舒服老。”
一碗面下肚,反正我是整舒服老。麻與辣的程度正符合咱四川人一貫重口味的需求,希望不要上癮才好。
無論是中餐,西餐亦或是火鍋湯鍋之類,一個人去難免凄涼。而吃一碗面,或三五成群,或呼朋引伴,亦或獨自一人,均可自在享用。它來得快捷,吃著方便,還不貴。它不僅僅是用來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對單身者的一種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