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綠城廣場,學瑞鵬精神
2017年7月5日???肖靜
天氣相較于前幾日氣溫有所下降,今天,我們小紅旗實踐隊來到了綠城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毛筆書寫的“中國夢”,在其周圍是中原的一些道德模范的事跡展,我感動于人性的真善美,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孟瑞鵬”,作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驕傲,我不由得再次思索起學長勇于奉獻的偉大品格。
英雄是社會的良心、民族的脊梁、人民的驕傲,愛國的典范。一個時代的精神高地、價值坐標,精神面貌、文化氣質、民族性格,總是通過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最集中地得以體現。孟瑞鵬就是這樣一個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在少年兒童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用寶貴生命詮釋了當代青年學生的價值追求和崇高使命,展示了當代青年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精神風貌,體現了當代青年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敢于擔當的精神,弘揚了社會正能量。他用年輕的生命樹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和崇尚英雄的民族。在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等不同時期,中國人民為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們往往也是從歷史的記憶中,從英雄的故事里,感受著英雄的事跡,凈化著我們的心靈,昭示著中國未來美好發展方向,引導人們樹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缺少“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學霸”;也不缺少“高智商”、“會來事”、“趨利避害”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缺乏的是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品德高尚、敢于擔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青年。
“做一個有意義的人,一個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這是孟瑞鵬的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人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人如何活著才有意義?這是孟瑞鵬一直在思考的問題。2009年,還是一個高中生的孟瑞鵬在日記中寫道:“一輩子就是一天又一天摞起來的。”如果我們能把每一天過好……每天都堅持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那么這一生,就過好了。2013年他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院第二學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開卷考試的答題中寫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標準,故而每個人實際追求的目標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為了名;有的人為了錢;有的人為了權;還有的人什么也不想要,甘愿碌碌終生;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做的,是一個有意義的人;一個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2015年2月26日,清豐縣韓村鄉西趙樓村蓮花池,為救兩名落水兒童,他以年僅23歲生命的縱身一躍,使他的諾言化做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