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三周,共用時52小時,讀完了大明王朝1566這本書。本書講述了明朝1550-1566年前后發生的事,因為國庫虧空,入不敷出,所以嚴黨提出改稻為桑國策,希望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結果因為這個政策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馬明遠伙同鄭泌昌,何茂才毀堤淹田,胡宗憲奉旨查案,高翰文赴任杭州知府,海瑞和王用汲調任淳安,建德做知縣,與掌印太監呂方的干兒子楊金水,織造局首富沈一石展開的一系列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的故事。嚴黨各級官員百般阻撓,栽贓嫁禍于清流查案人員,改稻為桑雖是國策,為了施行下去不擇手段,比如毀堤淹田,馬踏青苗,導致大批災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倭寇橫行,當出現問題時都互相推諉,扯皮,官官相護,站在自己利益去甩鍋,內耗嚴重。
書中人物有馬寧遠,鄭泌昌,何茂才,沈一石,嚴嵩,嚴世蕃父子,徐階,高拱,張居正,趙貞吉,胡宗憲,高翰文,海瑞,王用汲,裕王,李妃,呂方,楊金水,陳洪,黃錦,馮保,齊大柱,李時珍,嘉靖帝等等。人物多背后關系復雜,既有嚴黨,又有清流,既有裕王派系,又有宦官錦衣衛派系。明朝從老朱建朝開始取消朱姓王賦稅,宰相治國政策以來,到中后期這些弊端已經日趨嚴重,嘉靖帝做的很難,大臣做的更難,想做一個好官不容易,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要揣摩圣意,要做壞人,要替皇上背鍋,要忠心,要不結黨營私,如呂方講的:奴才永遠是奴才,把每天都當做最后一天來伺候嘉靖,無二心方可自保。嘉靖帝修宮殿要面子,嚴黨一派上下都貪,聚斂錢財,吃拿卡要,搜刮民脂,連基層官員都貪墨,普通百姓處于食物鏈最下層,該如何保證自己衣食無憂呢,此時的大明王朝如同人的蛀牙一般,快爛到根了。作為一國君主的嘉靖帝整日修身養性想羽化成仙,不好好治理國家,通過嚴嵩父子執掌朝政,呂方對他忠心耿耿來達到自己的掌控權,作為自己的抓手,來操控時局,看似不管,實則在管。如同松緊帶適當收緊放松,保證自己做著輕松,但是苦了天下蒼生,普通百姓叫苦不迭,怨聲載道。如同海瑞奏折治安疏寫的那樣。當然,一個大臣與海瑞對話內容也值得我們思考:你海瑞憑借一己之力不能拯救天下蒼生,你一個海瑞也不能力挽狂瀾把朝廷國策改變,只能是滄海一粟,海水一滴,起不到大的作用,但是海瑞卻把這勇猛精進發揮到極致,敢于納諫,確實令人佩服,其他官員都已大局為重,唯獨海瑞與嘉靖對著干,針砭時弊,冒死進諫,不識大體,為了天下蒼生,為了黎民百姓,更為了大明王朝,祖宗的江山社稷。
功過自有人評論,畢竟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每天充實自己,把每天當成最后一天,無愧于父母,無愧于家人,社會,活在當下,做該做的事,讀該讀的書,練該鍛煉的,珍惜每時每刻。人生何處不精彩,看淡一切,比起大明王朝,我們真的幸福不知幾萬倍。人家6品以下官員都欠薪過年,百姓餓死不計其數,因為錯假冤蒙冤入獄被打死不計其數,我們遇到點事又算什么呢?想開點,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22.1.18于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