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法。
自然主義學習法:注重碎片化,模仿性,積累的效應來學習,一般比較機械,按照傳統方法學習。
結構主義學習法:注重學習過程的體系化結構化。是有創造性的學習。適用于(醫學,藝術,音樂等? )
2.不談興趣,用任務驅動學習。
學會給自己制訂學習任務。
帶著教別人的心態去學習會學習的更好。(曾經有個老師一邊當學生學習日語,一邊當老師講授日語,并且學生對他的評價還不錯。)如果只以學習的心態去學習,而達不到教會別人的程度,這個學習吸收率并不高。
3.拖延癥的“確診與治療”
拖延癥的本質是沒有任務驅動。
練習一直伴隨著痛苦,時間越長越痛苦。
學會把大目標劃分到具體的每一天具體的任務。(例如男生,三個月內,每天增加一個俯臥撐。)
速讀:找出20本同一類書,看目錄,找到每本書的框架,對比這20本書中重合的部分或者章節,縱橫產生對比。感覺有用就看,感覺沒用就忽略,兩三天可以快速學習10本書甚至20本書,也能保證要意不漏。一般用于專注研究某一個話題。(結構主義讀書學習法)
4.在衣食住行上訓練注意力。
要學會在做事方面營造儀式感。
購物:學習工具買貴的。(4.7萬塊錢買的吉他。)練習書法(買20元一張的宣紙)買一樣東西要讓自己注意力更加集中。買貴的,讓自己心疼,自己才會用更大力氣去學習,因為自己付出的沉沒成本更高。
吃飯:要吃貴的,要有儀式感。
睡眠:睡眠質量不好無法專注。
(本質還是提高沉沒成本。)
5.直奔大師,不必從基礎開始。
任務驅動,目標如何制訂?
要明確自己做事的目標感,成功率絕對會提高。
(一個歌手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天出名了好跟外國人交流。他的這個目標不是確定的,且周期不確定甚至會很長,所以很有可能在學習中途放棄。另外一個孩子的母親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孩子的老師交流,因為他的孩子上的是國際型學校。許岑就直接帶領這位母親瀏覽他孩子學校的網站,整理好他孩子學校的各種資料,逐字逐句翻譯學習,打破了傳統的從新概念123456,按順序學習。就算是按照順序學習了,也并不一定能夠和老師順利交流。許岑帶這位母親學習的方法正是直奔大師,跨越了基礎,刻意練習。另一方面這位母親的目標感很明確。且有周期性,必須要孩子畢業前能和老師交流。)
直奔大師:這個大師也是一個目標。要去到哪里就要從哪里開始。一定要拜訪名師,老師的高度決定了你的高度和發展空間。
6.給自己制造反饋。
刻意練習書中有個重要概念——反饋。
學習過得東西一定要輸出,詳細的輸出,看完任何一個東西都一定要有寫作心得體會,寫摘要。
反饋的三種方法:文字,語音,動作。
寫摘要的規則:1.對照文本寫,而不是復述。2.用自己的語言寫,不是抄寫,也不是憑想象力寫。要用自己的話解釋書中的話。
學會給自己錄像,錄音。(通過錄像自己打高爾夫的視頻,發現了自己動作的不足之處。)
7.怎樣突破學習瓶頸。
遇到瓶頸時已經是走的很遠了。
遇到瓶頸可能是自己曾經涉獵的范圍不夠廣。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自己的專注度不夠高。
第三種方法就是名師給我們的策略方法,真正名師,會用一種你不曾有過的視野來給你提出解決方案。如果非名師,最多也就是給你一般的方法,僅此而已。
許岑公號? 美貌大世界? ? ? ?
2017.8.1于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