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入坑
以前看很多手帳大神曬自己的手帳,總是驚嘆:哇,好美??!但總覺得費時,自己從未實踐。
真正萌生做手帳,是讀了行動派群里麥子姐的一篇文章:《堅持寫手帳185天,人生從此提效30%》,讀完心潮澎湃,仿佛有個聲音一直纏繞著自己:試試吧,用手帳管理人生。搞得我一整天都無心上班,后來看了很多手帳達人的分享和筆記女王的系列手帳圓夢書籍,晚上迅速逛了淘寶,入了手帳坑。
先上一張自己做的手帳的圖吧。
受《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的影響,在手帳本的選擇時,我沒有選擇通用的小型便攜手帳本,而是買了大本的方格筆記本和文件夾+A4方格手帳紙,類似活頁本。A4紙的好處是:夠大、可折疊、攜帶方便。
一張A4紙,對折再對折成4等分,正反兩頁正好8份,可以做一周7天的手帳,以及一周每日的小復盤。簡言之,一張A4紙記錄一周。
先回答一個想必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做手帳費時嗎?
答:會費一點時間。但,絕不如你想的那樣。
以前我也錯認為,與其花時間浪費在做手帳上,還不如省下時間去讀一本書。
事實上,我們如果不做手帳,一天24小時,除去上班8小時,睡覺8小時,其余時間基本就被各種瑣事或者游戲娛樂而占據,根本不會完整看完一本書。讀書永遠是“明天”的計劃,明日復明日,明年復明年,時間一晃而過,我們依舊原地踏步。
而手帳,能對我們自己時間和生活做好管理,前一晚定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第二天清晨醒來,就能清楚知道今天還需做什么。如一個指示標牌一樣,我們自然而然,會充滿期待的,遵照執行。每完成一個事項,在后面打勾,可以想象,當全部事項后面都被打上勾勾,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如同闖關游戲得以通關一樣,把每天的生活過成一趟游戲的旅程,一起玩,嗨起來!
而當我真正做手帳時,會發現,手帳需要的時間其實真的很少。就我而言,休息日時間多的時候,把一張A4紙做好整體模塊的劃分,布局的大概規劃,簡單畫些插畫或者用手帳貼紙,為手帳做個裝飾。這個時間是半小時左右,這是一整張A4紙,也就是說我一周7天的布局。
剩下的每日手帳內容的填充,主要是記錄生活和To do list,就更快了,最慢10分鐘搞定,平均來算,一天花在手帳上的時間只需15分鐘。
但是,花費15分鐘用于規劃,你真的會發現,效率提升不止一倍,不知不覺一天能做很多事,并對自己的人生,有綜合評估和導向作用。
比如,想辦法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也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同事朋友們混一起,也不忘給家里爸媽每天一個電話;設定自己目標的同時,也懂得勞逸結合......
我想,我的幸福指數都得到了提升。
我的手帳板塊
整體來講,我的手帳分為兩大版塊:一周小復盤和每日小記。
復盤從生命之花的8個方面進行:職業發展、自我實現、個人成長、人際關系、家庭、娛樂休閑、健康、財務。我的復盤每項有6個格子,綜合評估一天后給自己格子里打勾。
每日小記又分為兩大塊:To do list和記錄點滴。
To do list會提前一晚定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事項,事項會綜合生命之花的8個方面進行制定,比如:看書并做好筆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穴位按摩、EFT釋放、零極限保持自己身心靈健康;給爸媽打電話聊天;和朋友保持聯系......
記錄點滴板塊,主要記錄生活中的瑣事,包含:早午晚餐、起床睡覺時間、走路步數、日飲水量、昨晚睡眠(夢境)情況、便便情況、情緒指數、星期、天氣、塔羅日抽、彩虹卡日抽、以及日常小驚喜或任何值得記錄的開心事件。
對于日常的記錄,看似瑣碎沒有意義,其實很有價值。比如,對一日三餐的記錄,潛意識中漸漸給自己種下均衡營養搭配的種子;早起早睡、走路步數、日飲水量、情緒指數、睡眠和便便情況,都是自己身體健康指數很重要的參照;彩虹卡,能讓我們提升自己的能量頻率;塔羅牌日抽,可對自己的一天提前預估,有個準備;日常小驚喜和開心事件的記錄,有助于我們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吸引力法則嘛!所以,手賬的記錄,一定是開心集錦,如果不幸有不開心的事情,就讓它如滔滔江水向東流去吧,千萬不要記錄。當我們過段時間,重新拿起之前的手賬,看到滿滿的開心喜事和正能量,很難不感嘆,生活多美好!
手賬于我而言的意義
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的手賬to do list里每天必有一項是日讀一書并筆記整理,筆記整理主要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也會記下閱讀時簡單的感想與啟發。
聽過簡書一哥彭小六的分享,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做主題閱讀。一直以來,自己讀過的書也有一些,但都讀完就放一邊,懶得做筆記整理,更別提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的管理。時間一長,很多讀過的書內容忘得一干二凈,和沒讀過一樣。即便記得,也是零散的知識,根本不成體系。
決定做手賬后,買手賬紙的同時,也買了幾本方格筆記本,用于閱讀的筆記輸出,記錄書的思維導圖和讀書啟發,筆記每頁標好頁碼,封面的背面,做好目錄,這樣,可以輕松檢索并定位書目,以后忘記了書的內容時,可直接定位頁碼,找到書的思維結構導圖和自己當時的感悟,便能輕松憶起書的大體內容。
有同事看到我做的手賬,覺得日讀一書不可思議,他們認為,閱讀一本書,至少也要幾個小時。
這里推薦大家一本書:《10倍速影像閱讀法》,講的是快速閱讀的方法,我們不用一字一字地抓取書的內容,而是把眼睛當作一相機,一掃一頁,迅速捕捉書中重點,瞬間在大腦中完成知識統合歸類。
事實上,快速閱讀對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了。我們現在的閱讀,本質上都屬于成人閱讀。所謂成人閱讀,是希望自己通過閱讀變好的過程,它不像學校的閱讀,有老師和考試制度的制約。而成人閱讀更多的是種私人化的體驗,做一個大口吮吸知識的巨嬰,挑我們需要的食用,不需要的可直接棄之。這樣讀完一本書,你對書的脈絡會非常清晰,最重要的是,一本書讀完并做完筆記,1小時內妥妥搞定,并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做手賬后,我每天的目標是日讀一書,但我最高的記錄是一天讀了3本書并完成筆記,當然,我還有to do list板塊的其他事情要完成。
對多任務的同步管理
得益于生命之花八個方面的復盤方式,職業發展、自我實現、個人成長、人際關系、家庭、娛樂休閑、健康、財務,你會自然而然多手抓,多手都要硬。
舉個例子,我的to do list里必有EFT釋放、零極限、每天手拍兩腳底各300下、冥想十分鐘,這些都有助于我們身心靈健康成長。如果不做手賬,很容易遺忘,對健康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以我們的年齡,很難真正放入心里做好規劃。但生命之花的復盤,就要求自己把健康提上日程,在規劃自己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要做好健康規劃。白紙黑字寫到to do list一欄,板上釘釘,你必須做完才能打上勾勾,完成今天的游戲闖關,你想不做都難。
同理,我也會每天和我爸媽打電話聊天,雖然這個習慣從上大學之后基本一直保持,但有時候忙過也會忘記,但一旦放入to do list,想忘,比登天還難。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從父母身上索取,他們也從沒期待我們能回報什么,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我們能多陪伴他們。如果工作在外,不能親身陪伴,那每天的電話,用聲音陪伴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在外一切都好,天涼了,也讓他們添衣保暖。
治好了我這個天秤座每天吃啥的選擇困難癥
曾經聽過一句話:吃面是對的,吃飯也是對的,把過多的時間浪費在思考吃什么的問題上就是錯的。我一度將其奉為至理名言,但這還是沒能解決我生為天秤座與生俱來的選擇困難問題。
在外工作,基本以外賣為主,做手賬之后,給自己定了個新規,每天按順序換一家,吃遍所有,這樣,天天不重樣,每天都是一種新的體驗,生活中不知不覺也多點小樂趣,遇到不好吃的直接劃入黑名單,好吃的可以在下周再點一次。
多年的選擇困難癥瞬間被治好,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糾結吃什么了。
對未來有了更為精確的認知和目標
每個人都有好多夢想,但夢想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
把自己長遠的目標和夢想寫下來,分解成一小步,每天前進一步,一周后,一月后,一年后,十年后......
希望我能為自己的目標堅持努力下去!
手賬君,是我們值得深交一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