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帳圈的“手帳分享會”開辦以來邀請了諸位達人,向我們展示了豐富好看吸引眼球的手帳,于是就有剛入坑的小伙伴來問,手帳,就是好看的日記嗎?
當然不全是啦,關于手帳是什么,不清楚的小伙伴
手帳除了記錄生活之后,另一重要功能就是規劃自己的生活、目標、夢想。于是“手帳分享會”邀請了效率手帳達人九月麥地Wheat來分享關于效率手帳體現如何搭建,如何用效率手帳來提高效率。
1、麥子和手帳
麥子是誰?
一個混跡于手帳圈85后妹紙,未婚(劃重點),目前在上海一家企業做總賬會計,工作內容比較單調,平時愛好寫作、讀書、和一些自我成長方面的分享。
2016年下半年,用了半年時間,減去了21斤體重。可在此之前,她也是個三分鐘熱度+拖延癥+懶癌附體的人,做任何事情從來沒有堅持超過一個月,或者經常因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而輕易放棄。
在2016年底,又一次打雞血一樣立下了flag,這次卻更貪心了,不僅僅要繼續減肥變美,還要在2017年堅持早起,堅持寫作、讀書,要考證,要發展斜杠,搬家、換房子、換工作……
于是,用思維導圖畫了一張清單
畫完了之后就開始焦慮了,因為看著目標太多了,并且每一個都是非舒適區,那么要完成這么多計劃恐怕要好多年了
在她感到很沮喪的時候,在簡書上看到一個叫徐丹妮的姑娘寫了一篇文章叫《我是如何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第三門語言》,提到自己是用手帳進行時間管理的。
于是麥子也抱著想提升時間管理的目的,買了人生中第一個手帳本,叫“本子事多”,從此開始了手帳之旅。
截至到現在,她用手帳逐步實現了2017年那個思維導圖上的大多數目標。
用手帳規劃了堅持每天做早餐、健身、寫作。用手帳,真正實現了高效率人生。
2、搭建效率手帳體系
我的計劃中除了堅持健身運動,和好好工作之外,寫作和讀書占絕大多數比重。所以我專門開了4本手帳。
(1)計劃手冊——本子事多便攜本
這個本子很小,便于攜帶,方便隨時拿出來對照和修改日程。
它的內頁主要是以計劃頁+方格頁為主
計劃頁——to? do? list打卡
方格頁——每周生命之花復盤
(2)工作手帳——活頁組合
工作手帳是用活頁本組合。因為麥子本職是財務工作,是個比較單調的一項工作,要完成考證與工作的學以致用,稅收政策解讀、項目管理、事項提醒和查找等事情。所以僅僅方格本是不行的,不同功能設計的活頁能讓這些事情變得更靈活,用了活頁本,周計劃頁、時間軸頁、另外活頁中可以加一個收納袋裝一些財務票據和便利貼。
(3)閱讀手帳——活頁組合
閱讀手帳也是活頁本,以方格頁和點陣頁為主。方格頁有利于自我發揮,跟其他人的閱讀手帳不同的是,麥子的閱讀手帳從來不摘抄。
記錄的多是感悟、寫作素材、比較好的適合做標題的字句。那些優美的句子一般都用印象筆記或其他電子APP來存儲,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查找到。當然不排斥一些手帳er喜歡抄寫句子,抄寫句子做裝飾這種也可以減壓、貼出高顏值帶來好心情。但如果你是實用為主,贊同功利性讀書、一定要輸出、實踐知識,那就以思考為主做手帳更合適。存儲在電子設備上的句子才能利于我們更好的查找,利用,更利于你的N次方成長。
古典老師有一本書叫《躍遷》,其中提到,信息時代必須的技能是什么——是知道知識在哪里,是調用知識而非記憶知識,我們應當改變的認知能力是搜索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和從大量信息中抓取趨勢的洞察力。
如何培養這種新時代認知能力,我覺得手帳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用閱讀手帳應當培養的是思考能力,將對書的理解和疑問及關鍵詞寫出來,利于以后聯想和發散性思維,一本閱讀手帳應當是無數個好的點子組成的創意庫,而不是一堆句子組成的紙質優盤。
(4)創意手帳——空白本+便簽
即便你不寫作,平時寫一些工作報告,跟領導溝通,做一個自我介紹、一次聚會場合談看法,首先當練習邏輯能力。
用法:比如寫一個關于手帳的主題,就把想要寫的段落大意提煉出來,寫在便利貼上,按照邏輯順序貼好。平時,也會注意利用碎片時間來收集素材,將可以用的素材寫在便利貼后面。這樣一個寫作提綱經過反復修改、搭建,基本上在邏輯結構上沒有問題了。最后,根據這個本子,抽出整塊時間在電腦上完成。因為具備合理的素材、清晰的大綱,再加上某些字句段落潤色,寫文章非常高效。再不用憋著等靈感放大招,也不會擔憂會隨意的寫成毫無意義的自嗨型文字。
便簽正面寫段落大意,背面寫素材,便簽可以來回挪動的,你可以隨意搭建,練習邏輯思維。
3、手帳提高效率的秘密
既然是提高效率,那么它一定是方法又好用又簡單。
(1)手帳本選擇
先來說說手帳本,做效率的手帳本應該以計劃頁為主,也就是你買手帳本的時候,它里面都畫好了計劃頁。你只需要往里面寫字,希望計劃頁顏值高一些,可以貼一些膠帶、貼紙偶爾裝飾一下,你不用再買個方格本親自去畫、去設計計劃頁、圓盤等等了。那樣花大精力和時間去裝飾,就本末倒置了。
有些手帳er會告訴你,她這么設計計劃頁,只需要5分鐘,那只是她很熟練會設計而已,如果你要學這個排版設計,你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這個時間成本已經跟提高效率的目的南轅北轍了,有時間不如多看一些書學一下時間管理,畢竟高效手帳都是在做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
(2)生命之花——復盤
生命之花,就是古典老師說的平衡輪。
這八個方面能幫助你認清生活的全貌,從不同的維度對自己進行投資,大幅度提升個人產能。
舉個栗子!
比如麥子,用了這個平衡輪盤點后,發現,自己的健康值太低了(聽力不好),所以每月都在計劃執行運動;而且是一個人來上海的,希望能在這個城市中認識更多同頻的小伙伴,所以在“朋友與重要他人”這方面,會每月參加一些活動,給老朋友互換書,給家人郵寄小禮物,定期溝通聊天,這樣不會成為一個孤單的空巢青年,讓精神世界也會豐富很多。
提示一下,這個平衡輪,不需要全部都寫滿計劃,這樣面面俱到和豐富的人生,很少有的。我們只需要找到想要過的生活,活出來的樣子,來列一個計劃就可以了。還有人會質疑,我就是想提高效率,怎么要做這么多事情。推薦你看一本書叫做《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這本書會告訴你,高效不是單一的時間管理,而是多維度平衡。
(3)執行力——微習慣養成
很多人堅持不了做一件事情,除了目標不合理,還有每天的計劃也不合理。那么怎么讓它合理,就是將它由總目標分解,落實到每周每天。
先打開你的手賬本月計劃頁,把你本月最重要的事情寫下來,比如,每月工作有截止日期,每月都有人過生日,每月都有姨媽,姨媽需要提前養……這都很重要!這些都用黑色筆寫下來。然后如果計劃變動的時候,用紅色筆來修改、加上去。——這個方法具體大家可以參照一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做這個好處就是,你的計劃是一個月的大輪廓,而不是每天to do list。每天to do list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也不能鍛煉你對時間的感知能力,時間感知能力很重要的,從前有個生物學家,他是像記賬一樣天天記錄時間的,他就是在練習時間感知能力,有本書里寫過,這本書叫《奇特的一生》,這個生物學家是柳比歇夫。
接下來就是每天打卡了,用你平衡輪設置的目標,分解到每天,做一個記錄打卡。每周的時候將每天打卡,再用平衡輪復盤一下。
左邊寫打卡項目,右邊每周用平衡輪復盤一次。
那么每天的打卡項目是不是重復的呢,這個不是的。比如,你要列了一個減肥目標,你不可能天天跑步,天天跑步是減不了肥的,你需要做的是跑步/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減脂餐+學習一些健身知識這樣列計劃。有句話叫,不為結果為目的的堅持都是耍流氓,我們可以想一想,看不到變化的堅持,我們是否還能堅持下去,手帳培養出來的高效能習慣,無一不是看得見才能更激勵你成長。
4、效率手帳本種草
(1)周間手帳
用途:這種手帳適合上班族~上班忙,回家還要忙的人。或者一些寶媽,沒時間記那么詳細,記錄個大概~
推薦:本子事多、HOBO WEEK
(2)時間軸手帳
用途:適合記錄比較多,日程比較多,事兒多,沒時間裝飾。這樣本子寫上去,你能看到整整一天的時間安排計劃~
推薦:Midori、臺灣四季
(3)一日一頁手帳
用途:適合時間比較多的人,比如學生黨~或者話嘮,喜歡記錄的人~
推薦:HOBO 一日一頁、趁早效率手冊
(4)自由手帳
也就是隨便買的方格本,適合自由發揮~適合不定期記錄,不能堅持或者畫畫比較多呀,想起來記錄兩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