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日本壽司之神的故事刷爆各種社交圈。人們紛紛表示:“這種專一而極致的態度,在我們國家實在太少了”。
畢竟,“匠人”意味著“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且將這件事做到極致。費時費力,還要堅守初心,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沒有半生沉淀,就敢妄稱匠人,豈不是惹人發笑。
而在重慶,擔得起“匠人名號”的,董渝生先生肯定算一個。
董渝生,1947年生于重慶。從1961年入行,到2007年退休,長達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讓專攻面點的他成了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這等資歷,在重慶本地,已是屈指可數。
▲董先生在研究作料配比
而今天接觸妹想要講的,正是這位老先生,與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面點的一些小故事。
▲懂大師招牌豌雜面
大勇不懼,面點泰斗情系一碗小面
公認的面點泰斗、中國烹飪大師、央視專家評委、重慶烹飪協會技術顧問...面點師能拿到的所有最高榮譽,他都拿到了。按理說,功成身就,自然可以急流勇退,頤養天年。
▲董渝生先生接受采訪
但是自《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重慶小面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時開始,董先生越發的感覺到了危機:
作為重慶新名片的小面,在外省的表現褒貶不一。
大家都知道,小面的靈魂是碗底那一層打料,其配比用料全憑手感,如果沒有浸淫此道5年以上,都算不得入門。半灌水響叮當,長久以來,小面的招牌豈不是要被敗個干凈?
省外小面不正宗,川渝小面開始追名逐利,面對這樣的局面,董先生突然覺得,也許自己應該做點什么。
重出江湖,只為讓全國人民吃到正宗的重慶小面
2015年,董渝生先生再度出山。但沒有人想到,這位尋常人眼中大概“固執、不懂變通、不接受新鮮事物”的匠人,會選擇與新媒體人合作。畢竟,新媒體一詞,對年近古稀的董先生來說,也許太新奇了。
憑董先生的威望和地位,足以在重慶立足,但是他所想的,并不僅僅如此。
小面的大紅大紫讓他明白,新的重慶標簽正在慢慢建立,當外省人說到重慶,除了火鍋美女,還會多出一個小面來。小面,即將成為重慶的新門面。
▲重慶人誰不愛小面?
所以,比起迎合已經成熟的小面市場,董先生更希望,能讓全國乃至全球的人,吃到正宗的重慶小面。這是一種沉重的使命,也是這位面壇泰斗窮其一生,想要追求的最高目標。
▲懂大師的最高目標
于是,想要盡量推廣小面文化的董先生,與浸淫新媒體多年的龔老板一拍即合,決定以“懂大師”之名,真正把小面的招牌推向全國。
▲干凈優雅的門店
2015年,懂大師最重慶小面正式出現在了重慶人的視野之中。
一生只做這碗面
我們把時間撥回現在,開業短短一年的懂大師,如今已經聲名鵲起,甚至連港星曾志偉都慕名前來吃面,還特地帶走幾箱懂大師禮盒小面回香港給朋友們品嘗。
吶,有圖有真相,你們自己看啦↓↓↓
據了解,曾志偉臨走時還特地到店前臺取走聯系卡片,說還會再來,也方便以后朋友需要。
▲曾志偉筆墨
如此看來,“讓外地人喜歡的重慶小面”這一目標,算是成功了。吃慣了山珍海味的明星們,又為何偏偏對這樣一碗面深深著迷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董先生窮其一生,都在“只做這碗面”。
厚道做人,地道做面
飲食作為頭等大事,自然是馬虎不得。但是食企業被爆出各種黑幕,讓人連吃都無法安心,又怎么能有進步?
▲食材要安全、厚道、透明化
所以,做人做面的準則,無非是厚道和地道。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首選要厚道做人;一個品牌要做到百年老店,首選要地道做事。
▲產品安全、透明,這是底線
堅守良心底線、不碰法律紅線、做安全、健康、好吃的重慶小面,這是董先生的堅持,也是懂大師最重慶小面的經營理念。
傳承與發展,永無止境
匠人做事,貴在堅持、不妥協。浮躁社會,這種外人看來“腦殼鐵”的堅持,其實才是懂大師能走向全國的重要理由。
▲堅持高品質食材和質量
重慶小面歷史悠久,無論是生產制作工藝,或是老百姓味覺需求,都是很有歷史沉淀。它不隨時代的變遷而變化,也不順小眾人群或外來人的喜好而改變,它始終如一地滿足絕大部份本地及周邊人的味覺體驗。所以,不妥協,堅持本味,就是懂大師最大的不同。
▲不管線上線下,味道方面,決不妥協
“既然是特色地方美食,那么只有外地消費者去嘗試、適應重慶小面的麻辣鮮香,而不是改變它的味道本真。而否,那還是地道重慶小面嗎?”
好吧,這種硬氣霸道的話,只有董先生這種老前輩,才有資格說啊。
堅持“中庸”之道,絕不嘩眾取寵
我們都知道,對于小面,有部份人酷愛重油、重辣、重麻等重口味,尋求味覺神經的高度刺激。所以當他們吃到懂大師的原湯面時,也許會有“味不夠重啊”的感覺。
▲麻辣適度,并不會辣到腸胃不適
但懂大師的定位是走百姓餐飲路線,加之現在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重油重辣這種有損健康又破壞食材本味的路數,自然用不得。所以,這里的“中庸之道”便尤為重要。
▲作料配比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董先生說,“味道的中庸”能讓味道更柔和、胃更舒服。也許它不能瞬間給人留下深刻記憶,但它能走得更久、更遠,讓人回味無窮。
▲重油重辣才叫小面?錯覺而已
正因為如此,重慶小面不需要疊變革新,迎合時尚。懂大師堅持味道的中庸就是堅持初心、傳承匠心、保持味道,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滿足大眾人喜好。
包裝精致逼格高,營銷力度恰到好處
當然,匠人能把商品打磨得如同藝術,但在互聯網時代,酒好真的是怕巷子深的,尤其是面向全國市場,如果營銷和產品包裝不合格,那味道再好,也難起波瀾。
▲重慶宣傳語和懂大師的巧妙結合
但是所幸,在互聯網時代,只要質量過硬,就一定有一席之地。
老媒體人在營銷方面自然有過人之處,無論是將懂大師與重慶美景打包的營銷策略,還是線上商城免費贈送禮盒,都為懂大師打下了足夠的辨識度,然后厚積薄發,全面擴張布局。本來質量就過硬的懂大師,自然能在短時間內占據先機。
因為董先生“一生只做這碗面”的堅持,以及龔老板“口碑先行,培養忠實用戶”的營銷意識,“到重慶必吃懂大師”的廣告如今已深入人心,并真正把重慶小面,推向了全國。
▲水泄不通的門店
這個時代無法阻止任何人的閃耀,讓我們致敬匠心與不妥協,致敬新思維與新時代,能帶給我們一碗打動人心的重慶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