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是一個美好的地方,有無與倫比的美景,也有比美景更讓人矚目的美人。美景不能浪費,美人且該欣賞,而色香味美、秀色可餐的美食就休要辜負了。
外地人想到重慶不免就想起了重慶的小面,油辣子、面、湯料、配菜,就是一個念想,可又不免覺得,似乎千篇一律都是一個樣。
近日經過一家裝潢頗為講究的館子,吃了一碗面,著實讓小編驚嘆了一番。因為這樣一碗號稱最重慶小面的面,我居然在擺盤中看見了埃菲爾鐵塔。
比臉還要大的牛排
實際上,這所謂的埃菲爾鐵塔是一塊少見的T骨牛排。
這碗小面的名字就叫做巴掌牛排面。
軟糯,香嫩,有嚼勁,待那牛排吸足了原湯的濃稠,沾染上唇齒的,是挑逗著味覺神經的絕佳誘惑。
耽于許多繡花枕頭的食物,在咬下去的瞬間我有點猶豫,可是等我將整碗面全部吃掉,我已經確定。
它的貌相只是它諸多優點中最普通的一個,它的口味與它是合襯的。
美食像這世間所有好東西,把人從流水般的日子里撈出來,放在山巔云端,一窺活著的美好。
貌美如花的豌雜面
好吃的食物很多,就像看起來很美的食物也很多。
但是我很少見到擺盤這么好看的面,
從盤子的顏色到配菜的顏色都那么和諧濃郁,
讓人連吃都有些小心翼翼。
比起看起來極其時尚的牛排面,擺盤有些涇渭分明的豌雜面并不遜色。
能看見的美味
好吃的干溜豌雜,豌豆一定要融,肉末一定要顆粒分明飽滿,佐料要鮮香多油,同蔥花一起在小面上澆上去,面是雪白,蔥是碧綠,豌雜嫩黃,肉末沾著足味的醬料和打料,真正的色香味美。
肥腸面加牛肉面等于?
一開始聽見肥牛面的時候,腦子里浮現的是火鍋店里的肥牛卷。
直到端上桌才明白,所謂的肥牛的意思就是肥腸加牛肉。
這個創意實在是非常的好。因為可以同時感受兩種美味。
牛肉很軟糯,肥腸沒有異味。吃起來感覺應該是鹵過以后再紅燒,
紅油味很足,吃起來也很有嚼勁。
據說牛肉與肥腸并稱為重慶小面的兩大神教。可以在一碗面里同時吃到這兩樣的感覺可遠遠不是1加1等于2那么簡單。
嗯,遠遠大于2.
雜醬酸辣粉
其實說到這家店,還是不能避開它家的酸辣粉的。
畢竟這個酸辣粉來頭相當不小,作為重慶美食的一匹黑馬,去年代表重慶酸辣粉奪得了中國小吃“金獎”的榮譽。
酸辣粉的中庸之道
酸辣粉可以說是重慶人的最愛之一,許多外地人來重慶也是點名要吃酸辣粉。這碗酸辣粉倒是有些與眾不同,酸味點綴襯托著辣味,同時也會沖淡辣味的刺激感,入口不會太辣,反而感覺到很開胃。
這樣的酸辣粉,可能比起重慶大多數酸辣粉來說不夠刺激,但是卻獨有自己的一番韻味。
細膩順滑的粉加上匹配適當的配料,倒是有那么一絲返璞歸真的滋味。
遇見不是偶然
突然來到這樣一家面館吃面并不是偶然的。尤其是最近重慶衛視麻辣面對面的播出,這家面順其自然的成為重慶小面五大掌門之一,更令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家面在重慶小面圈這幾年也算是名氣很盛,當然,有贊美,也有質疑。贊美與質疑其實都落在一點上,就是它沒有完全墨守成規,將面做成傳統的重慶小面。
反倒是迎合了這個越來越年輕的時代,將面做的好看又時尚。以及為了健康的考量,這家店的面跟傳統的小面比起來,顯得要清淡許多。
就飲食環境來說,也頗有小資的感覺,與傳統重慶小面館的粗率不同,這家小面館倒是很合適小年輕來約會。
除卻在店面里消費以外,這家的小面和酸辣粉都可以通過天貓旗艦店在網上購買,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在重慶,也可以在家制造出與小面館一樣味道的小面。
傳承者的想法
這家店名叫懂大師,這個懂,一語雙關,同時指的也是董渝生董老前輩。
說起董渝生董老先生,可以說是重慶飲食圈的風云人物,白案的頭號交椅,重慶小面的祖師輩人物。
據說這些面的想法初衷,皆是師承董老先生。董老先生仗朝之年卻有這番思量,也該是想的比我們這些尋常人更長遠一點。
畢竟他一生都在傳承和發揚重慶小面,對于這些面的寄望更是非同尋常。
大概,多那么一點理想主義
據說,做美食和做飲食有些不同。
畢竟啊,食物這種東西,大多數時候,也跟理想情懷的關系沒有那么密切。
就像重慶小面這樣一碗面,大多數人也覺得不過就是一碗面,放點蔥,放點調料,拌一拌就可以填飽肚子的路邊速餐。
想要把平民所餐做成精致的佳肴,甚至變成地方通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名片那么高大上的事業,確實是一條有點蜿蜒的道路呀。
所以吃面的時候我想,打算做這碗面的人應該是有些理想情懷吧,他想要表達的東西那么多,多到遠遠超出了這碗小面本身。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把好吃的食物做得漂亮,然后讓更多的人吃到它。
其實是一件非常親民又可愛的事情。
畢竟這個世界上,唯有愛與美是不可辜負的。
能讓你的味覺神經都為之一顫的食物不亞于一張通向其他美好旅游勝地的機票。
吃到了美食,人就會忍不住微笑。美好的食物像風中飄蕩的音樂,像久雨之后破云的陽光,先于口腹,后觸及靈魂,五感六覺都極其愉悅輕松。
所以,這個世界上,唯有愛與美食是不可辜負的。
店名:懂大師最重慶小面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珊瑚路7號-附10號(南坪萬達廣場民生銀行斜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