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一:
耗時分析:主要在于該指標開發比較復雜,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而自己又想寫的代碼少,又想效率高,簡而言之:就想要達到一種完美的狀態,特別是注意到別人寫的比較好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比較心理,導致陷入在思考與糾結中。
原則制定:
①開始事件一任務時,用app記錄耗時情況
②堅持:“完成好過完美” 的做事原則
③將復雜問題進行拆分,單個突破
④堅決不做無意義的自我責備
執行體會:心里狀態調整好以后,縱然事情,還是沒有少,可是人不會感覺那么的焦慮。
2、任務完成情況
A、早起: 未完成,6.40起床后,7.20 才真正地從船上爬起來,
B、跑步: 持續時間? 60 分鐘,跑步地點: 健身房跑步機上——完成
3、睡眠時間記錄
晚上: 11:40 休息,早上: 6:40 一直 持續到 7.40才從床上爬起來 ,睡眠質量: 一般
4、意志力打分情況: 5 分
5、當日個人總結
昨天工作任務量比較大,并且臨時接到增加的統計清晨朗讀會的打卡記錄的任務,睡覺前想辦法把任務完成了。可是早上人卻巨困,周一晚上消耗的精力太多,周二早上感覺到精力已經幾乎被耗盡。腦海里面不斷的浮現能量守恒的定律,這個物理的概念。
早上起床時,心情非常的糟糕,于是我在問自己一個小問題:難道因為這早上的不舒服,我就讓自己一天的任務完成的效率和質量都比較低嗎?我有沒有什么辦法讓自己的精力恢復一點?于是,首先我調整自己心情,按照平時的規律,完成了清晨朗讀,之后放了一首歌曲,舒緩了一下心情。元氣滿滿去上班了。
現實生活中,事情的發展并不是直線的,肯定是波動的。但是每次遇到一些與自己主觀意志不相同的事情。我想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不要讓一次的小挫折,成為我們的借口,然后直接放棄。通過一次次的刻意練習,很多“意外的事情”,都可在我們的預期當中,于是可以做出靈活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