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前,先想明白學什么、怎么學、有什么用和如何兌現”這樣一個功利學習法,確實觸動了我的神經。
“百無一用是書生”可能說的就是那種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人吧!
之前的我就是那種列一堆書單,多到能把自己嚇到,最后這個看幾頁那個看幾章,有很多根本就沒瞄過。即使有幾本從頭看到尾的,看完之后也會很快忘記。讀了《躍遷》第三部分,發現原來,是我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
學習應該從需求開始、結合自己實際遇到的問題,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合理配置學習資源。
這個時候的學習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努力識別知識的源頭,嘗試萃取知識晶體,只有這樣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學到真正的成體系的、有價值的知識。
二、聯機學習,看透知識背后的更底層價值-借助規律,調用并整合他人的思想。這里必須說一下,我特別喜歡古典老師利用“群體學習的方式來寫作”,這樣一種聯機的方式,讓自己成為終身提問者,去享受思想夜宴。
三、建立自己的知識IPO,讓知識變現成價值。I是輸入問題、P是解決問題、O是輸出產品。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輸出倒逼輸入,通過不斷地分享與反饋接收,讓思想升級,一不小心還可能會成為某個知識領域的代表人物。
所以,學習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