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往事系列二:那些學生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王彪

阿彪是我的一個弟子,一個虎頭虎腦、開朗活潑、幽默達觀、聰明睿智的少年。

不久前,與幾個多年不見的舊日學生小聚,大家不約而同地談起了阿彪,也再次被阿彪昔日的趣事逗得前仰后合、眼淚直流。

這個少年給了我和我的學生們太多快樂的回憶。

歐陽問:“老師,阿彪最近有電話給您嗎?”

我說:“有啊!他前不久還說要去香港迪斯尼樂園刺激一下,尋點創作靈感呢!”阿彪現在上海一家公司做企劃,成績驕人。

歐陽說:“他還和原來一樣,每次通電話,他都要讓她女朋友過來乖乖叫我幾聲哥哥,他女朋友被他哄得暈頭轉向的。”

阿燕說:“同學中我最佩服阿彪,他不但聰明,也很勤奮、踏實。”

一向很淑女的阿寶一邊使勁拍著極靚仔的歐陽的肩膀一邊語出驚人:“想起阿彪,我就像想起自己的一個老哥們,特親切!”

歐陽差點仰面跌倒!一口茶恰到好處地噴到茶杯里。

阿燕說:“老師,您記得阿彪哪一樁事情最搞笑嗎?”

我說:“是不是剃眉毛?”

阿燕、阿寶、歐陽一起狂笑起來。

“我們以為您不知道呢!看來什么都瞞不住您啊!”

我怎能忘記?

中專畢業實習時,阿彪十六歲,個頭還沒長起來,一米五多,到了實習單位,哪個部門都不愿接收他,那時,大部分同學都分到了較如意的崗位,阿彪為了能和大家在一起,內心掙扎了很久,最終服從分配,接受了清潔工這一實習崗位。

雖說工作無貴賤、行行出狀元,但讓一個少年整日去打掃廁所、傾倒堆積如山的垃圾,未免太挫敗他的自尊和自信。我怕本來優秀的他一踏入社會,就對人生產生悲觀情緒,所以曾勸阿彪放棄,重新選擇其他實習單位。

阿彪說:“老師,您常教育我們,無論做什么工作,只要付出的是自己誠實的勞動,只要是自食其力,就是光明正大的。清潔工作也是工作,別人能做,我同樣也能做。”

我一時倒沒話說了。我低估了阿彪的心理承受力。

阿彪確實不錯,做了不到一個月,因表現出色、幾經易崗,最后終于和同學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

一日,阿彪笑嘻嘻地找到我,:“老師,您看我今天有什么不同?”

我左瞅右瞅都不得要領。

“您看不出來嗎?我今天把眉毛剔了。”

我一看,可不是!他那光禿禿的眉骨極怪異地聳著。

我撲哧一聲笑了,“今天什么日子啊?你怎么想到剔眉毛?”

“我最近看了本介紹美容方面的書,說眉毛要多剔幾次,才能越長越濃,所以我今天就把它剔了。上班的時候,我就用眉筆描一下,不會影響工作。”

阿彪得意洋洋地向我傳授著美眉經驗,我則被他怪異的樣子逗引得差點笑岔了氣。

歐陽補充說:“阿彪剛跟我們炫耀的時候,我們也笑得要死,除了他,誰還能做出這么標新立異的事情?他那樣子,有次還差點搞出人命來。”歐陽繼續說,“有次阿彪正埋頭做房,因為房間燈光氤氳,加上天氣炎熱,阿彪不停地擦汗。剛好他們主管于小姐去檢查工作,阿彪抬頭跟她打招呼,于小姐突然看到一張在燈光下黑一塊、烏一塊、紫一塊變幻的臉,以為見到鬼,嚇得尖叫一聲就往外跑;后來看清是阿彪,就不停地拍著胸口說魂已經飛走了。”

哈哈哈!又是一串忍俊不禁的朗朗笑聲。

阿彪怪異的舉止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如:阿彪是單眼皮,有次,他用一個貼雙眼皮的膠紙把一只眼皮貼成雙的,然后讓大家猜他在自己臉上動了什么小手術;另有一次,阿彪剔光了頭發、卻戴了頂蛇皮帽,讓大家猜他的新發型,等大家半天都猜不出的時候,阿彪就嘿嘿地把帽子一摘,露出誰也沒猜對的光頭;還有一次,他把衣服故意里外反穿,讓我們猜他是屬于行為藝術派還是抽象藝術派;更有意思的是,有時,他還會在自己白色的T恤或襯衫上繪上得意的卡通圖,再在上面張牙舞爪地寫上:我是阿彪,我愛大家。

所以,阿彪是我們的寶,也是全校師生眾所周知的寶,大家都愛他。

阿彪多才多藝,也是一個很能承擔的少年。

他的歌唱的很專業,當年團年會上一首《朋友》,酷似周華建的歌喉讓大家以為他用的是假唱,放的是原聲,引得全場三百多號人跟他一起唱;

他的相聲講的很精彩,一段《吹牛》,引得臺下笑聲、掌聲經久不絕;

他的字寫的很藝術,一幅自創的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字畫,讓大家當墨寶似地爭相傳閱;

他的畫畫得很形象、逼真,一蹴而就的簡筆畫和絕不超過三筆畫成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卡通畫,更讓大家愛不釋手;

他的文筆很練達,一篇《我最想做的人》不但感動了同學,還奪得區級中學生作文大賽的二等獎……

對阿彪的回憶,讓我們久未謀面的師生四人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二、謝松林

謝松林在班上一直擔任班長職務。個頭不高,熱情好客、樂于助人,責任心極強,脾氣特好,但有時難免心慈手軟、感情用事,少不得挨同學作弄后又遭我數落,他也不介意,心胸挺大度、開闊。

同學們喜歡稱他“老班長”,他欣欣然應允,只要應允了,同學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都會開開心心、義不容辭地奔赴。這導致他常常頭腦發熱,也往往被同學搗鼓地成了某些違紀事件的罪魁禍首也不自知。所以,挨我罵與他而言是尋常的,我甚至也曾自作主張地撤了幾次他的職,都被同學們集體民主抗議而不得不讓他“官復原職”,用同學們的話說:班長是個善良到極處的好人,全班再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當班長的人了。他們的這個邏輯常讓我哭笑不得,但我行事一向民主,所以也就隨了他們。

在謝松林這個班長“只顧埋頭耕耘,不問身后收獲”的老黃牛般的努力下,同學們先是被他感動,后來倒真的對他心悅誠服起來,在他的帶領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班級工作也漸漸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可我依然沒有放松對他的要求:當班級取得成績獲得榮譽的時候,他會不由自主地在我面前表現出年少的自得和沾沾自喜,這種時候,我總是給他潑冷水,我把成績歸于班上的每位同學,卻從來不在班上表揚他、提及他,似乎一切成績的取得都與他無關;這讓他的自尊心受了挫,他曾經很委屈地找到我,讓我當面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他也曾很苦惱地質疑,是不是我對他的工作不滿意,所以從來吝嗇對他的肯定和認可?

其實,謝松林是一個很懂事、很善解人意的學生,做事兢兢業業、大公無私,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少年;他的毛筆字及鋼筆字都寫得極漂亮,速度也快,所以,有時上課板書較多的時候,我會讓他代勞;另外,他的籃球打得也很出色,動不動就率領著班里的男籃隊和女籃隊給別班下挑戰書,有時連輸幾場他也毫不氣餒,依然斗志昂揚。但我發現他同時也是一個很容易就會自我滿足的少年,所以,為了抑制他時而有些膨脹的良好的自我感覺,我總是不動聲色地讓他在成績面前誠惶誠恐地反省再反省。

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做法未免太殘忍了些,成人也罷、年少也罷,其實我們誰不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真誠地認可?“遠遠的欣賞”是一種距離之美,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相處又相知的太高的境界,當我們內心對他人存有某些想法和看法的時候,不妨敞亮地說出來,這樣,理解就會變的更簡單,遺憾也就會少許多。當我的學生讓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只來得及把這些話寫進給他們的一封公開信里,他們在由懷化開往深圳的列車上集體讀到了它,而那一刻,我不在他們的行列。

來深圳后,我和謝松林的聯系從未中斷過,他依然是同學們信賴的老班長,也是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我之間忠實的聯絡員;2005年他結婚了,那年年底做了爸爸,是同學中結婚成家較早的一個;我一直說要抽時間去看看他的妻女,可總是因各種原因而未成行。

好在大家離得不遠,偶爾接到他的問候電話,他都是滿懷的驕傲和自豪,這個一向熱情而樂觀生活的學生,我真誠地祝愿他:人生永遠快樂風順!

三、大小楊剛、楊艷兄妹

想想挺有意思,班上有兩對兄妹,哥哥都叫楊剛,妹妹都叫楊艷,為了區分他們兩兄妹,我們就以大小來稱呼他們,一對年長些的兄妹為大楊剛、大楊艷,一對年幼些的則為小楊剛、小楊艷,書面上他們自己也以大小注明, 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相形之下,大楊剛大楊艷兄妹就比較老成持重些,兄妹倆很有思想,個性也都很獨立,也特別懂事,哥哥挺懂得照顧妹妹,很有大哥哥的風范,妹妹也很聽哥哥的話,很尊重哥哥的意見和想法;小楊剛小楊艷兄妹就顯得小孩子氣濃一些,倆兄妹都很聰明、活潑、開朗、機敏,而且倆人只要在一起就會激烈斗嘴,像在家里一樣,誰也不讓誰,那樣子特可愛、特親切;但大多數時候哥哥都會讓著妹妹,特別是哥哥對妹妹那種不服輸、不認錯但仍對其愛護有加的照顧方式,常讓我想起孩提時候過家家的場景;所以,有時他們兄妹會同時來找我告彼此的狀,我都會饒有興致笑嘻嘻地聽。

大楊剛兄妹都擅長唱歌,很有藝術天分,常常合作參加學校組織的歌唱大賽,為班級贏得不少榮譽,也是全校小有名氣的“歌壇雙碧”;猶記得九九年的十一,他們兄妹代表班級和學校參加鎮上組織的國慶獻演,兄妹倆在臺上領唱《為了誰》、《英雄》兩首歌,整個禮堂鴉雀無聲,只有他們高昂、悲壯、蕩氣回腸的歌聲在回蕩,特別是當他們唱到“你是誰,為了誰,我的戰友你何時歸;你是誰,為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以及“啊呀來,啊呀來,啊呀來,啊呀來……”兩首歌的合音處時,臺下我身后受到感染的學生全部齊刷刷站起來加入了合唱的行列,這完全自發的雄渾而嘹亮的歌聲的響起讓我始料未及,也讓臺上兄妹倆瞬間淚光盈盈!他們幾乎是用顫音完成兩首歌的演唱,回到臺下時,兄妹倆撲向仍在肅立的同學們,已是情難自禁!在那一刻,我也因心靈的某種震撼而淚雨滂沱!

那次演出,我班是特等獎。

小楊剛兄妹點子多,又很好動,他們熟悉自己家鄉的山山水水,會常常鼓動我避開學校的一些硬性教條的規定帶領班上的同學明目張膽、又合情合理地去游山玩水,他們向我推薦的都是好地方:有山、有河、有山泉,有紅花綠草、有廟宇、有古跡,可以野炊、可以開展校外體育競賽,還可以進行各項游戲活動……所以,在他們兄妹的參考和建議下,我班身先士卒去“踩點”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其他班就總是盯著我們班的動向,紛紛前仆后繼著。

學生畢業分配后第一年內,我和這倆兄妹還有聯系,后來因實習期滿,大家各奔東西,彼此的工作又都變動頻繁,雖然流動的石頭不長苔蘚,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但一些聯系還是會中斷,會漸去漸遠,會消失隱沒。有次,一學生自老家來,談起這倆兄妹,大楊剛大楊艷都已成家,過著尋常人家的尋常日子;小楊剛小楊艷似乎也快結婚了,但具體不能確定。

現在想起這兩兄妹,感覺他們的身影就在眼前清晰地晃動:妹妹病了,義氣的大楊剛急火火地跑去為妹妹買藥;軍訓拉練途中,小楊剛一直跟在妹妹身后,不時地拉一把或推一把,不讓妹妹落下。

血濃于水的親情將伴隨他們一生,想起他們就會油然而生的溫暖將伴隨我們一生。

愛是最有力的證明。

四、田樹林

無論什么時候,想起這個學生,我就像想起一位與自己有血緣親情的兄弟,特別親切。

田樹林,一個血氣方剛、個性極倔強的苗家少年,率直、真誠、愛憎分明且嫉惡如仇,一笑起來,眼睛就會瞇成一道高深莫測的細縫,可愛至極;可一旦生起氣來,卻又像初生牛犢一般,一雙本來就不大的眼睛能讓他鼓圓了。

田樹林是七、八班合班后才成為我的學生,之前他一直擔任七班班長之職,所以,開始的時候,雖然他人坐在八班的教室,但卻“身在曹營心在漢”,很不服氣地帶著他們原七班的部分學生跟我們八班的學生對著干,做什么都跟我抬杠,一點合作精神都沒有,班級工作一盤散沙,我真想辭了這后娘般的班主任工作一走了之。

田樹林是個軟硬不吃的學生。安排座位,我委屈原八班弟子,把中間前排的位子都安排給了七班轉來的學生,他們理所當然地全盤接受無絲毫推讓;我把班委成員一分為二,七、八班學生對半擔任,可田樹林卻不領情,說不屑于副班長一職;我讓他做正班長,他很有自知之明地推辭:八班學生不會服我,算了!我一時沒了轍,想這學生壓根就是想跟我一直杠下去啊!這還了得!我決定找他單獨談談。

可還沒輪到我找他呢!這十六歲的少年自己就找到我了。他開門見山地就說:龍老師,讓我服你管可以!但你要讓我當副班主任!

副班主任?我一時懵了。

“就是你不在班上的時候我代行你的職權,你在班上的時候,我協助你的工作。”田樹林依舊振振有辭。

我突然就想到《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如果班上同學不服你呢?”

“給我一段時間,如果我不能勝任,會自己主動辭職。但你要先幫我做一下班委的工作,他們要不服,我可以撤他們的職。”

多新鮮!這個雄心勃勃的少年做了全校有史以來第一個副班主任!

這個副班主任之職讓這個少年當的每日美滋滋也甜蜜蜜的,我放權讓他發揮。他一反先前總對大家繃著的臉,凡事都同班委虛心商量、討教,大事小事也及時向我匯報,上傳下達的工作做的非常到位;在關心同學方面,他也做得細致入微,不但從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們,遇到同學想不通的問題,他還從思想上開導他們;班里的重活累活他都搶著干,很有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勢;這個少年極富創意的的管理模式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放心大膽地讓他行使著“一人之下”的特權。

我有些放任的授權方式還是有些縱容了這個少年。

一天早讀課,田樹林把我叫到教室外面,說他要辭去副班主任一職。我看他春風滿面、洋洋得意的樣子,以為他開玩笑。他笑瞇瞇地說,他必須辭職,因為他做了一件非常正確但又非常有損班級利益的事,晚上我就會知道了。

還用等到晚上?半小時后,全校都傳遍了這件轟動一時的事!

原來,田樹林于前晚約一男教師到校外單挑,他硬是赤手空拳把這個高他一頭、一向言行有損師德的年輕男教師打得哇哇叫!

當校長找我談話、而那位男教師在旁邊咬牙切齒地向我展示田樹林“賜予”他的青一塊、紫一塊的累累“戰果”時,我竟笑出了聲!我能想象出田樹林這個單純、質樸的少年是怎樣恨鐵不成鋼地對這位老師手下留情地揮動著拳腳;怎樣警告他:再不收斂點,哪天少了一條腿、缺了一只耳都不知怎么回事;怎樣把這個男教師打倒在地后稚氣地讓他做出不會再去糾纏我班上某某女生的保證;我也能想象出這位老師如何對田樹林進行手抓嘴咬,又怎樣在還沒受點皮肉傷就狼哭鬼嚎地更激起田樹林的無名怒火……我看著面前這位同事手舞足蹈的控訴,真的只想笑。我平靜地跟校長說起事由的來龍去脈:這事都是我安排的,因為該老師糾纏我班上女生,妨礙了班上的正常管理工作,我曾找該老師談話,但他言辭太輕狂;所以我想讓田樹林帶幾個班委再同該老師談談,可能談得不愉快,所以就動起了手。

那位男教師馬上跳起來:你就這樣教育你的學生?竟敢威脅老師!如果我哪天真斷了條腿,你就是罪魁禍首!

我只是覺得好笑,并不回應。

校長了解了前因后果,在教師會上嚴厲批評了該老師一貫有些“拈花惹草”的作風,給予其留用查看的處分(學期末就開除了);我也自覺于會上做了工作疏忽、管教不嚴、方式欠妥的自我批評,并責成田樹林寫了一份書面認識,在校園大會上做深刻檢討。

當然,這件事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田樹林做的都不對,可我對他的行為雖然大批特批,但內心是欣喜和贊賞的—這至少表現出他本質的正氣和豪氣,以及少年的意氣和英雄氣。就如他后來對我說的:本來我只想嚇唬嚇唬他,可沒想到他那么無賴,不但開口罵我,還先動手打我,瞧我臉被他抓的!他哪點像老師啊?教訓他一下也是應該的!

田樹林的一席話,常常讓我警醒:當哪天我們的臉上有一種被人抓撓的感覺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及時反省一下自己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五、段春玲

段春玲有雙大而黑亮的眸子,她用這黑珍珠般的雙眸望向你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明亮的。

她給我的印象一直是留極短的發,從不穿裙子,永遠一副中性的打扮,獨來獨往,個性很獨立,但也顯得很孤僻、不大合群,跟任何人都保持著距離,以至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和我一樣都把她當作了男生。

她開始對我也是認生的,如果我不主動接近她,她恐怕永遠不會自覺過來找我說一句話,她對我的態度總是是怯怯的、敬而遠之的,我很想知道原因。

一天早上,還是早自習的時間,段春玲竟然叫住我,說要到我宿舍單獨談些事,我當時真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知道她是下了很大決心才會有這樣的舉動-她的自尊心極強。

到了宿舍,她讓我稍等,然后我就見她領著一正在操場等候的中年男子進來,“龍老師,這是我爸爸”,她快快地說,然后就拿起我放在門邊的掃帚幫我掃起地來,我欲攔她,她的父親說:龍老師,沒關系,你讓她掃。于是,她幫我打掃房間的衛生,我同她的父親談她,她在一旁也不插話,只是靜靜地忙碌,當她把垃圾倒掉以后我讓她回教室了,她很歡快地跑走了。

由她父親那里我才了解到她的一些情況:窘困的家境讓她一度很自卑,也讓她一度對學習產生了厭倦,當家人提出不讓她讀書了,她竟說無論如何都會把中專三年讀完,家人很奇怪,問她,她竟流淚了,說現在的班主任她是如何如何喜歡,每日見到我她是如何如何開心,讓她離開學校,她會如何如何舍不得,她以前不知道學,現在已經如何如何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了;因為當年的學費還未繳,一直想讓她退學的她的父親就決定來學校見我一見。

臨走,她的父親將學費交了,并稱哪怕以后賣牛賣田都會讓她把書讀完;“這孩子,讓老師多費心了!”

之后接觸多了,我發現段春玲其實是一個個性非常活潑、而且又非常懂事的學生,她善良、朝氣、樂于助人,同學們漸漸也都喜歡上這個大家眼中昔日的“假小子”,她終于將自己融入集體,融入人群。

如今,不知她現在哪里?過得好嗎?是否留了長發?是否穿著長長的百褶裙,更加明媚著雙眸,自信而昂揚地走過某個城市某個街頭的某個洶涌的人潮?

相信有一天,我能看到非常美麗的她朝我迎面走來。

六、廖高飛

廖高飛在班上是屬于年齡偏小的學生,初中畢業時剛十四歲,本來成績優異的她可以繼續讀高中升學,但家境所迫,高中高昂的學雜費令她不得不選擇來我校讀書,以便能早日踏入社會減輕家中負擔。

廖高飛個不高,臉兒圓圓的,眼睛很大也很靈秀,身體偏胖,人很坦率,骨子里散發出一點點的清高和傲氣,不大愛說話,文筆很靈動,各科成績在年級里都是出類拔萃的,加上她個性和身材都像極了讀初中時的我,所以我承認自己對她是比較偏愛的。

閑暇時她讀很多書,魯迅的文集她基本收集齊了,也曾細細研讀;老舍的作品也讓她感慨良多,這導致她的思想和見解都很成熟、很深刻,也常讓她心生“高處不勝寒”的恐慌—她說她跟同齡人無法溝通,有代溝;所以她喜歡在課后同我一起分享她的讀書心得,她認為我能懂;她那么欣喜地把我放置在一個她認為無人能企及的心靈高度,像珍愛異寶一般呵護著這種相知相契。這常讓我很感動。

九九年的九月,與我一同進校的老師都走得差不多了,他們集體任職于另一師資絕對雄厚、待遇高出原校近一倍的省級重點旅校。在一要好同事的大力攛掇下,我也蠢蠢欲動,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學生是懂老師的,他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既挽留了我、又不至在經濟上讓我陷入太困窘的境地的時候,手足無措的他們把期待的目光凝聚在廖高飛的身上,他們相信她能留住我。

他們真留住了我,并讓我做出了一定會堅持到最后把他們全部送走再離開的承諾。

真讓我留下來的,除了全班同學眼巴巴的期望和他們寫的厚厚一沓保證書外,就是廖高飛同學寫的一篇短文,這篇文章讓我突然醒悟:無論我們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什么樣的境遇,都應努力去堅持一些什么,堅持一些比物質、比金錢更耐久的東西,那或許就是—需要。

她的短文是《最后一朵花》。

最后一朵花

身邊的花都謝了,守望的女孩也走了。

而你—弱小的金秋菊,又在默默等待什么呢?等待你的同胞從泥土里蘇醒?還是等待那個曾經在這里辛苦耕耘卻最終耐不住寂寞而離開的女孩再次回首?

如夢空懸,萬物皆夢,唯你獨醒。

就這樣,你用長久的沉默,透亮著全部的語言,寧靜中呈現出永不低頭的堅強,你用你唯存的精力去完成對秋天的諾言,在那個萬物蕭瑟的季節里,你堅信在你生命的最后時刻,定會等到女孩美麗的身影出現在這里,為一代又一代的“金秋菊”耕耘……

而你,也將永遠消失地無影無蹤,可你卻并不遺憾,因為你以自己的真誠與堅強,挽留了一個“護花天使”的心,使又一度“菊花香滿樓”。

我完成了對學生的承諾,學生也為我的人生帶來了契機:因為他們,我才得以順利來到深圳—這片我日思夜想的熱土。

2000年,分在超蒙電子廠的廖高飛同學曾去東湖看望過我兩次,一次是向我征詢其欲邊打工邊繼續深造的夢想是否可行;另一次是向我質疑現實和夢想的差距:她說再堅持下去是否現實就會顛覆了所有的夢想?我告訴她:人有時候是靠信念在行走,堅持的很累的時候,不妨就笑一笑,對自己笑一笑。她平靜地聽著,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或悲觀、或失望、或昂揚的情緒,似乎她早就做好了現實中“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各種準備;我也去鵝公嶺的工廠看過她,當她走出廠大門的時候非常開心,她說她正向廠辦刊物投稿,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同廖高飛同學的最后一次聯系,是她寫來的一封信,信中說社會很大,她很渺小,她準備回校園繼續讀書,等準備的足夠充分了再在現實中體現和尋找自己的價值和定位。我回復她:你是鷹,必能飛。

如今,同她失去聯系已久,多方探詢無果,但我心中,始終亮著為她點的一盞燈,我相信將來的某一天,她會快樂的像小鹿一般風風火火地撞至我的面前由衷地說:龍老師,我終于可以驕傲地面對您了!

就如她送我的生日賀卡上的一句抬頭語:您是一個無比美麗的夢境,讓我永遠永遠也走不出;目前也依舊明晰地記得她送我的一筆一劃字字力透紙背的生日祝福:

贊美您,祝福您—龍老師

您以天空的遼闊構起心胸的寬廣

您以太陽的溫暖照亮學生的堅冰

您以春蠶的精神奉獻自己的知識

您以胸鷹的壯志作為追求的目標

我一萬次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愿您減去煩惱永遠快樂

把今天的歡樂珍留在夕靈的窗庫

伴隨您度過每時每刻!

廖高飛,一個靈動的、精靈般敏慧的小女孩,這個時刻,我想起了你,你可記得我們曾經的十年之約?期待與你相見的那一刻,你有力的雙翅已托起了屬于你的那方晴空!

我的其他文章:


師者,不能承受的良知與責任的重荷

黔城往事(一)那些老師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