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已經很和諧的融入到現在的環境中,南方的冬天,滿目皆綠,寒冷濕潮在異鄉求學的幾年里,在每次與父母分離,在遠在電話這頭向父母訴說思念,在每次看到因想家而痛哭流涕的人,我都沒有切膚之痛的思念家鄉,而當我在南方的寒冷里聽說北京下雪了,看到白雪皚皚鋪滿整個故宮,一股莫名的沖動涌上心頭,想要立刻回到家鄉看看家鄉有沒有也被白雪覆蓋,想要看看許久未見的記憶里家鄉的寒冬.
只因北京下雪了,那些深深埋藏在腦海底的回憶也被重新拆啟,洶涌不斷地溢滿我的思緒記憶里的冬天,總是伴著濃郁的春節氛圍,大年三十早晨起來穿上準備已久的新衣服,幫父親貼對聯,幫母親準備豐盛的午餐,早早吃過午飯之后,全家都會美美的睡個午覺,為了晚上的熬夜,但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媽媽,每年的春節,媽媽都是最后一個入席,我們補覺的時候,媽媽也依然在為晚餐做著準備,偶爾從睡夢里醒來,抬頭一看,是媽媽仍然在地上匆忙的身影,我便躺在床上與媽媽聊著天,直到其他人都醒來.
下午就是我們孩子的時間了,我們會穿上厚厚的保暖的衣服,踩著腳底松軟有質感的白雪,一蹦一跳的去找小伙伴玩耍,有興致我們會堆個雪人或者只是隨便走走,只要是和他們在一起,無論做什么,共度的時光都是甜蜜的下午的時間一般過得都很快,到點了我們會自覺地回家幫父母準備晚飯,再在一起享用這些媽媽勞心勞力的美食,最后的節目就是等著春晚,我們全家都喜歡看小品,所以每年都會等著趙本山出來,否則都不睡覺,有人堅持不了困了,就先瞇一會兒,等節目到了,我們再一起叫醒他,一起觀看,這時全家都會充斥著歡樂的笑聲.
春晚結束的時候也是要結生的時候,全家必須穿著新衣服站在屋外看著爸爸放各種鞭炮,之后才可以回家睡覺,不過,這一晚必須是開著燈的,所以,我們總是一家人窩在一張小床上,在亮堂堂的暖烘烘的屋里入眠,因為家里是燒的爐子,所以,爸爸總是半夜時不時地下地去看爐子,生怕我們被動著,自己睡的不是很安穩.
今天,冬天到來了,雪卻不再按時光臨,只有寒冷刺骨的疾風呼嘯著而每年春節我們依然會重復著從前的過節步驟,但唯一變了的是,爸爸媽媽老了,媽媽一個人準備會更加辛苦,所以我們都不太會出去玩,留在家里幫媽媽,爸爸也更加貪睡了,越來越堅持不到春晚最后的節目,就早早入睡,只能第二天反反復復看春晚的重播還有就是我們長大了,對于春節的渴望也不再那么強烈,也不再為了買到新衣服而欣喜若狂,只是想在放寒假的時候多多陪陪父母.
說來也巧,每次學校開學都是正月十五,所以當其他家庭一起歡快的過著節日時,我的爸爸媽媽卻要送我去車站,在一個本是團圓的時刻無可奈何的選擇分別,即使他們不說,我也深有體會,每次在列車上看到窗外煙花絢爛的綻放,卻格外的傷感,想著家里只有爸爸媽媽單薄的身影和空蕩蕩的房間,我們就要各自天涯,眼淚便順著眼角滑落直到現在,無論在哪里,只要一想到父母,鼻子就會一酸,眼淚就不自覺地奪眶而出.
一場雪,為北京城披上魔幻的外衣,瞬間讓北京格外美麗,而這場雪,也讓我的心蠢蠢欲動,雖身在寒冷之處,但思念的溫度讓我熱血沸騰恨不得告訴全世界,北京下雪了,我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