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是作者回憶身邊一位女性朋友,之所以說是回憶,是因為朋友離世,只能靠記憶記述。
文章講,朋友獲知自己得了癌癥,知道了醫治也只是花錢,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和丈夫坦白后,放棄了治療,并且囑咐丈夫把自己的儲蓄作為女兒的教育基金,家里有兩套房子,希望舊的可以留給自己的父母,因為女兒從小被姥姥姥爺帶,希望她走后,女兒還是跟著自己父母,于老人家可以有個伴, 房子可以做個保障,于丈夫,希望丈夫在新房子里能夠在找一個女人度過余生。
故事結尾,作者的朋友離開了,女兒在姥姥姥爺家附近讀幼兒園,丈夫又找到了另一半,結婚當天,朋友父母帶著外孫女,和男方父母作為作為南方家人一同出席了婚禮,送去了祝福。
好巧不巧,看完文章沒幾天,朋友圈被姐姐發的一條求助消息鋪平,故事開頭有些相似,女人91年出生,03年結了婚,現在有一個1歲半的兒子,前不久暈倒,進醫院檢查是白血病。這個女人是姐姐丈夫小姨家的兒媳婦。
先前,在市里的醫院醫治,一天1萬多,本是農村普通家庭,負擔不起,所以轉會了縣里,每天也是五六千的花費,姐姐發的求助消息里寫到,家里已經借了十幾萬,所以現在只能靠好心人捐助,看到最后,留下了女人丈夫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微信號,還有患病前女人和兒子的合照,現在躺在醫院里滿身插管子的照片。
雖說,我心里很難受,但冷靜讓我想起了那個故事,只想說何苦呢,治好的幾率很渺茫,哪怕治好了也只是延遲發病期,兒子還那么小,現在已經借了十幾萬,對于農村來說,初去一家開銷,僅憑一個男人工作,每月平均存三千,以實屬樂觀,一月三千,一年3萬,十幾萬要還還四五年。人治好了大家高興,治不好,就是一個家破人亡人才兩空,我當時想到這些,心里一陣寒戰,天吶,我怎么這么冷酷,天吶。
不過我還是默默記下了銀行號,轉的錢不多,但也是我的小心意。之后姐姐又一直發,原來是在“輕松籌”上發布了這個消息,目標籌款50萬,用途新骨髓和前期治療,我嘴里嘟囔著,又默默放了些錢。我之前問過朋友,是她,會怎樣,是治還是放棄,她說放棄吧,我說,對啊,我也會這樣,尤其是看了那篇文章,我不能做一個這么不負責任的人。朋友又說,可能到了她那時候,就害怕死了吧,畢竟還那么年輕。
對啊,我也想過,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化身她的娘家人,權她放棄,因為畢竟結果還是那樣。男方人不可能主動提出放棄,因為對外人來說這是忘恩負義的。但我不是她,我不能剝奪她任何生的希望,可能就如朋友講的,她想活著,她害怕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