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系之梅蘭妮?克萊因》第二次課程備忘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用什么來告別2015年?在2016年的第一堂課上提出這樣的問題別有一番深意。有時候一天過得很慢,一年的時間卻覺得很短,去年的鞭炮聲還猶在耳畔,歡聚時友人的笑臉還似在眼前,今年的除夕就又向我們走來!流年似水,寂靜無聲,時光的腳步快得讓人觸目驚心!如果不用心覺察,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竟又過了一年。在這難以辨別的混沌之中,逐漸僵化和老去的是我們的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那一絲絲的不同究竟在哪里?若是把握不到這些微的不同,于我們的生命而言,今年和去年,明年和今年又有什么不同?人是需要儀式感的,老T常常這樣說。無論開始還是結束我們都需要來一個儀式,提醒自己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讓自己清楚的知道在即將到來的時光里,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在哪個點上停留,又在哪個拐角轉身。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有的茫然無措都不是憑空而來的!

“我要找一個新的工作!“有人這樣說。

“多看幾本書,計劃一次旅行!”有人這樣說。

“一切順其自然吧!”還有人這樣說。

……

“回望一個個路徑來告別2015年!”老T如是說。生命的演化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如果我們不曾看清自己留下的腳印,又怎么確定下一步該往何處走呢?每一個渴望成長的生命,學習是必須的,工作也是必須的,因為這里有責任有擔當,有分享也有合作;每一個不愿意把生命的活力消磨在日常化的繁瑣中的靈魂,都需要保持一種旺盛的學習和戰斗的狀態,唯有如此,你才能有足夠的專注和前進的動力!人格的可變性和維度,隱藏在永不止息的學習和探索之中,讓未來充滿了不可預知的變數。一個優秀的人,是善于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的人,是一個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且能自律自控的人,他欣賞自己愛自己,虛心向他人學習,并能善待自己和他人,對他人的好不是出于防御和迎合,而是出于本真的善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是否真實的經歷過一個人?在這里,我們可以停留一下:何謂真實?真實的標準是什么?如果那個人和你不具有現實的關系,他于你而言是真實存在的嗎?我們不是純粹的虛無主義者,我們習慣以絕對真實的認知立場來經歷一個人,以此來做出選擇和判斷。關系是核心,那些與你無關的人,你不會為他預留情感的空間!你不會因為他錯誤的行為而生氣,也不會因為他不堪的人生而過分的悲傷,所有來到我們身邊的人,都和我們的生命有關,哪怕是你的敵人,也是為了來幫助你抵達仇恨的彼岸,好讓你的內心擁有足夠的善意和愛念。他們,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沒有理由苛待他們,因為苛待他們就是苛待我們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現實的情況卻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無意識的進入到一種想象性的創傷當中,總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當我們叫囂著不愿意總是被欺辱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究竟是誰讓自己充當了弱者的角色!我們不知道其實那個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自己。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呢?在原始的關系模式中,面對無法預知和把握的危險,我們會不自覺的憑借本能的主觀判斷進行防御,我們親近我們認為好的事物,而排斥那些我們認為不好的,對于無法實現的,我們會用想象虛構出來。經年累月,我們在心里建立了一套自認為非常正確實用的判斷標準,以此作為防身的有利武器。懷疑、隔離、對抗,甚至是攻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封閉圈,在這個圈里呆的時間越久,人格就越無法健康的成長,在人生的征途上,你等到的每一個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變成那個傷害你的惡魔。佛說:“若你看到的是惡,是因為你的心里住著惡。”關系當中,最容易觸發的就是情緒,我們生氣發火我們傷心絕望,可是這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千年火山下冒出來的一小股巖漿,它只是一種表淺的情感反應而已。真正頑固不化的,是早已形成的情感反應模式!若你不信任一個人,那你就會找盡一切機會挑剔他,覺得他哪兒哪兒都做得不好;若你認定某個人跟你過不去,你會覺得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針對你。所有先入為主的背后,都是那個命定的齒輪在旋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尋求不被愛的痛苦,我接納這種痛苦,并且放下對他的需要。”為了尋求自身脆弱的存在感,施虐與受虐,從來都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彼此哭著笑著樂在其中!別人如何對你,都是你允許的,如果你不愿意,誰能強迫?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

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參與,

于是,孤獨不再美好,

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如果我們本身的靈魂足夠豐沛,如果我們本身就可以給予自己內心以力量,如果我們自己的生活足夠精彩,我們何必要依靠他人來賦予自己存在的價值?就算是最難以言說的傷痛,也是成長的路上必經的種種考驗,它已破碎了我們的記憶,不要讓它再破碎未來的人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人的成長何其的不易!最初的親子關系,包括父母親之間的關系,就已經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未來各種關系的品質!常聽人說:“人和誰爭都行,就是千萬別和命爭。”這個命,從你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你越是抗爭,就輸得越慘!唯有和命運握手言和,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心安詳,身自在!”在新的一年里,如果能在束縛多年的繭殼里突破那么一點點,身處何處又有多大的關系呢?誠如維克多·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有可能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面對遭遇你選擇了什么樣的態度,這才是決定你生活在天堂還是地獄的關鍵因素。

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而所有愛和恨的根源不在他處,而是在自己心里。你恨,世界都是恨;你愛,世界便充滿愛!

修行者的足跡蜿蜒曲折,刻印在前行的路途上,后來的人,尋著前人的腳步,依稀可見遠方美麗的家園——一片祥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