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太大了,感覺要寫個幾天才能說的明白啊!
說說我如何理解規劃二字吧。
很多年前去北京學習生涯規劃,當時規劃學習熱剛起來二三年,學員主要都集中在北上廣深,據我當時所知,我可能是第一個來自江蘇的學員,我們現在有個大群很是熱鬧,毫不夸張的講基本都是高學歷人才,我除外。
當時幾天學習下來收獲最大的一點就是,人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愛好或方向,然后通過不斷的刻意練習(恒定一個時間段),那么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就比較容易,90分以上概率就比較大。但是如果不在天賦項內還沒興趣,只是被動的去做即使再怎么努力(恒定一個時間段),也只能達到80分左右的水平;如果和第一種用的同樣的時間,80分幾乎都不大可能。人不能說死,因為人是變化最大也可能最沒變化的物種。(90分及以上是卓越、80分及以上是優秀、60-70分及以上是及格)
我不否定10000個小時的理論重要性,不過能做到的人太少,我更愿意接地氣的去理解:首先選擇的事在自己天賦項內(如果可以),并且能匹配你的能力、人格和價值觀,然后定一個終極目標,最后給自己一個時間段去觀察自己是否篤定,如果是,那就制定階段性目標逐步去做,直到實現。
往前倒推,可能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賦領域,可能80%的人在干的事情都不是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但你并不能確定或完全確定。在眾多職業性格測試中,我比較看中MBTI,它能從4個維度幫你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從而綜合判斷自己更適合做什么,我自己是INTP人格,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以上只是我的觀點,不代表事實,歡迎朋友們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