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三篇文章,背一篇課文,這個是以前老師經常叫我們做的事情,雖然那個時候,不懂背書的意義是什么,現在重新拾起英語,反而覺得,能記住一篇文章,對我們絕對有好處,唯一區別是,小的時候,背誦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現在是理解,為了能用。
是的觀念轉變了。第一次堅持這么久,21天了,每天都講英語。以前也斷斷續續學,從來沒堅持這么久。記得有一個老師推薦我們讀一本書,其實第一章講的就是學習的欲望。其中講到,很多人都想學習,你可能經常聽到老一輩講,以前沒錢讀書,那時我的成績是班里第一。為什么不再學習了,因為老了,因為沒時間,其實不然,那些只是借口,因為沒有足夠的欲望讓你重新學習。這話很直接,但是也很有道理。說句本質的話,人都要驅利的,不管是誰。
我能堅持這么久,那是因為打卡21天,會有一個大大的紅包,誘惑力太大了,我能堅持是因為,如果我現在不學,它將阻礙我的工作。老公問我,你這樣學,有用嗎?我也不知道,有這個動力,我能堅持。
很多人說要多學,才能了解更多,昨天我也是抱著這個心態的,前天,這個老師叫我找材料,那天我只找了幾句,然后他幫我分析了我哪里讀錯,哪里應該斷句比較好。昨天我就比較貪心,我找了兩頁,雖然不長,但是等我讀完,時間也差不多了。老師跟我說,明天你找一頁就好,我跟你講講結尾是le怎么讀比較好。
我們總以為,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裝進腦袋里,這樣,就什么都懂了。現在才明白,一點一點,慢慢懂,什么都懂,也什么都不會。
有人問我,你大學學的是什么專業,我說電子商務,那是干什么的,商務的,但是我們什么都學,會計,廣告,營銷,計算機,設計,邊邊角角,好多。
他再問,你都會嗎?
不會
都是皮毛,確切的說,大部分是理論。
我學的東西多嗎,多,有用,多少有點用的。但是不實際。
2017.8.3 ?這是今天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