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吵,即互相用言語攻擊對方;一種是悶吵,即互相雖然沒有過激的言語,但是因某事而心生膈應,互生悶氣。無論是哪種吵,雙方都會固執地以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對方劃一個楚河漢界,并為自己罩上一層金鐘罩。
人的丑態會在什么時候顯現出來?吵架中算一個。大吵失的是優雅,悶吵失的是風度。
大吵中的人習慣性地用雙眼瞪著對方(無論眼睛大小),眉毛扭曲地向眉心靠攏,然后扯著嗓門張著大嘴,大有吞下對方的氣勢,河馬張開嘴時也不過如此吧。接著各種詞匯在腦袋中翻涌,再進行個新一輪的加工,怎么粗俗怎么來。吵到激動處還要伸出手來指指點點,好像這樣自己又多了一件武器。大吵靠的是語速,拼的是體力。為什么?因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且大吵不可能“速戰速決”,它是一場“持久戰”。大吵中最忌諱結巴,一個結巴對方就有了可乘之機,氣勢一下弱了。
悶吵中的人一如變臉,遇見旁人時一臉笑盈盈,但一遇見對方時,臉色迅速切換,兩眼珠齊刷刷地撇他一眼不屑,只要一提到對方恨不得先把自己的牙齒磨鋒利,再把他放嘴里嚼,就像嚼口香糖一樣,高興時吹個泡泡,不高興時拼命地嚼,總之隨自己的心情來。
吵架后,要么老死不相往來,要么坦誠不公解釋清楚。
前幾天看了阿巴斯導演的《原樣復制》,其中有個場景很有趣:女主因為男主忘記結婚紀念日的事而和他大吵,并且得出結論,他不愛她了。男主在離席又返身回到座位時提了一件事,五年前女主在開車時竟睡著了,關鍵是后座還坐著他們的孩子。男主問女主:你是因為不愛兒子才睡著的嗎?原本是結婚紀念日的事卻又扯出了開車的舊事。
?雙方肯定是想化解矛盾的,但在化解矛盾的過程中,雙方都本能地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非常合理的理由,這個理由可能是存在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
當雙方各執一詞,都為自己的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兩人雙手一拍,好,和解了,看似一切皆大歡喜。可他們忘了,存在于這場吵架中的矛盾依舊在。
當人處在激動中時,會暫時忘記平日所戴的面具而露出本性。一個有修養的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