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是科學和藝術的有機結合。管理作為科學是來源于管理藝術的.只有在大量的管理藝術中,人們精選出比較穩定的、規范化的、對任何人都有效并被實踐反復檢驗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部分固定下來.找出其規律性。它才形成科學,科學管理是具有藝術性的。管理是一種理性的事物.而構想與設計管理則是一種充分掌握理性規律基礎上駕御理性的藝術。此外。管理涉及的對象是人。而與人交流、協 調.引領和把握住人行為的結果則更是一門藝術。管理科學并 不能為管理者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管理科學只能提供給管理者管理的理論原則和基本方法。為解決問題、實現組織目標。管理者必須要結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因為具體問題的紛繁復雜.不同的管理者解決問題的方法又有很大差別.但都較完美地解決了問題,使人感到管理的精深和美感,從而使管理帶有了藝術性。
區分一個專業是科學還是藝術,實際是根據科學和藝術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如果科學的比重大,就是科學;反之就是藝術。所以,把管理說成是科學和藝術結合的觀點等于什么也沒說。
管理是一門科學還是藝術?是個討論很久的問題,為了深入討論這個問題,首先我以管理、科學、藝術三個詞需要定義。管理,是指以管理主體,有效組織并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以下是不同管理學名人的一些觀點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羅(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認為:“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科學管理原理》) 。在泰羅看來,管理就是指揮他人能用最好的辦法去工作。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對管理的定義是: “管理就是制定決策”(《管理決策新科學》) 。
彼得·德魯克( Peter F. Drucker )認為:“管理是一種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種器官,是賦予組織以生命的、能動的、動態的器官;管理是一門科學,一種系統化的并到處適用的知識;同時管理也是一種文化。” (《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 在其名著《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給出管理概念之后,它就產生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影響,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法約爾認為: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都有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由五項要素組成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法約爾對管理的看法頗受后人的推崇與肯定,形成了管理過程學派。孔茨(Koontz) 是二戰后這一學派的繼承與發揚人,使該學派風行全球。
斯蒂芬·羅賓斯給管理的定義是: 所謂管理,是指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使活動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
關于科學與藝術的定義如下:
科學[science]指發現、積累并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它包括觀察、假設、驗證三個過程.
科學是能夠用數學、邏輯和實驗所重復證實因果關系的東西,比如1+1一定等于2,酸堿綜合一定變成鹽。如果能找到任何一個反例,證明1+1不等于2,這個原理就錯了。
藝術(Art)指憑借技巧、意愿、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的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淀與展現的過程(藝術_百度百科)。
藝術就是不能用數學、邏輯和實驗所重復證明,但也不能證明沒有,就是所謂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東西。對藝術來說,1+1有時等于2,有時就不等于2。還比如,平衡能產生視覺美,但非平衡的設計也能帶來美;靠統一指揮的交響樂能給人帶來感動,由樂手自由發揮的爵士樂也能讓人瘋狂。
為什么說管理是藝術?
管理是一門基礎學科,但管理更加是藝術,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證明:
- 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企業管理者大部分還都不是學管理出身的,尤其是那些如雷貫耳的優秀管理者,韋爾奇、比爾·蓋茨、新鄉重夫竟沒有一個有管理學位。反觀那些從事科學職業的人,比如:醫生、工程師、藥劑師等,不受專業教育則不能吃飯。因此,如果醫生、工程師、藥劑師們所從事的專業是科學,管理就應該是不同于科學的東西
- 合格的醫生可以在全世界醫院執業,可以給不同人種看病;合格的工程師可以在不同工程和不同公司任職。但管理者卻不行,昨天成功的管理者,不能保證今天也成功;在這個公司是合格的管理者,在另一個公司不一定合格,哪怕是同行業的公司都不行。因此,管理是一個知識和技術不能被重復驗證,甚至都不能在同一個人身上重復驗證的專業,這樣的專業當然不是科學,因為,科學必須是能夠重復驗證的東西。
- 企業管理的藝術成分大,決定了管理是藝術的性質,但不代表管理沒有科學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學管理的東西沒用,只不過在管理中,科學成分沒有藝術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不僅自私,還需要公平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須體現多勞多得才行,否則,雇員就不會玩命干活。這是管理的科學。但是,知道人的共性,以及那些在別的企業成功的360度評估和德爾菲打分法對管理者幫助不大,因為每個管理者面對的是:怎樣才能讓自己公司那群具體的雇員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這就是藝術要解決的問題。
管理是藝術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終是管人,沒有人就沒有管理;但人不是統一的零件和機器。大學生畢業生和民工對公平的感覺不可能一樣,美國雇員和中國雇員的成就感也一定不同。更關鍵的是,同一個民族,同一個班畢業,在同一個公司,同一個部門工作的人對公平和成就感也可能不一樣。人盡管有同樣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構成了不同的企業。世界上沒有兩個同樣的人,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同樣的企業。因此,管理永遠是具體的。正因為如此,德魯克才說:“管理是實踐的藝術。”
什么是實踐的藝術?就是做永遠在知的前面——不管理企業,永遠不知道企業管理是什么;做永遠比知重要——只有通過不斷糾偏的嘗試,管理一個具體企業的知識和技巧才能趨于成熟和完美。
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企業管理的本質是藝術,注意力必然就分散。這就是很多學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學的管理者必然要走的彎路。因為他們認為,管理既然是科學,就要找專門學管理的MBA和請管理咨詢公司引進和制定“最先進和最好”的經營戰略和管理方法,這樣他們的公司就可以管好了。可惜,結果一定是花了大錢,走個彎路,最終才明白:管理是別人教不了,課堂學不會,必須靠管理者在實踐中自己悟的東西,企業管理的病只能自己治。
難怪宜家的顧客一體化、Dell的直銷、沃爾瑪的大賣場和西南航空的低價戰略別人學不去!因為我們只能學人家的形,學不了神。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人皆知我所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行”(別人只看到我制勝的方法,卻不知道我是如何獲得這些方法的)。
中國式管理更趨向于藝術
說起中國式管理,我想從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學家孫子的一句話說起。《孫子兵法》寫道,“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強調將帥不僅要擁有威武之儀,還需要懷揣仁愛之心。我認為,這是對中國式管理核心價值的高度概括。管理的核心基于對人性的管理,所以我不太認同企業行為管理是一門科學的提法,我更傾向于它是一門藝術。
人是世界上最富感情的群體,人有思想、有情感和有創造能力,而不是冷冰冰的機器。管理者不能指望像管理機器那樣插好電源插頭、按下幾個按鈕開關那樣簡單易行,而是需要管理者動用他們的智慧,將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到極致。
西方國家在諸如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人文學科的研究方面確有一些比較先進的研究成果,它構成了西方國家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但是有一個前提是我們中國企業家必須正視的現實,西方的管理理論并沒有提供一套基于對中國人的心智準確把握的解決方案。中國企業家指望生吞活剝西方管理理論,失敗是必然的。
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心理機制的確是相通的。但是,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獨立而有別于西方社會的人文環境,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倫理的國度,我想這應該是東西方企業管理文化的一個分水嶺,這需要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做好西方管理理論與中國國情、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相結合的本土化工作。在這個問題上,我一直強調“管理無情人有情”。我的經歷告訴我,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弄懂人性,懂得中國人的心智,準確把握人性的優點和缺點,把握好管理人性的分寸感,在與員工良性互動過程中維持企業內外環境的和諧,讓企業健康成長。
把握管理藝術的根本,在于企業家應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世界觀,有了它,就會有相應的識人之道、用人之道、管人之道。
關于識人、用人、管人之道,古人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管理者要有敏銳的眼光,果斷的判斷,明白什么樣的人是人才,什么樣的人是需要的人才,因人而異,因材調配,使每一個崗位能夠達到最大限度的和諧與完美,實現高效率的運作。
創新決定了管理必然是藝術
營銷和創新產生經濟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
企業的本質,即決定企業性質的最重要原則,是經濟績效。
管理過程中涉及到決策和創新等,而這些個人的差異化很大,不同的人在決策的過程中不一樣,同時創新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而這過程屬于藝術的過程。
所有的科學推論只是給決策提供依據,無法自身決策!
所有的知識只為創新提供基礎,本身無法自我創新!
一些支撐點:
- 管理學的藝術性表現在它對于問題的解決方法都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管理者的想像力和思考,同時管理學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復雜多變的。
- 管理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靈活運用科學,才是管理的藝術。
- 怎么做對是科學,怎么做好則是藝術。
- “責任”一詞在《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一書中講“責任”達到36處之多。
管理是一門“綜合藝術”:綜合是因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認知、智慧和領導力;藝術是因管理是實踐和應用。
- 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韋爾奇曾說過,“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工作是一個管理者最大的領導藝術。”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提高工作效率,也許就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 德魯克管理學的核心就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