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start a startup
創新創業和交易投資一樣,本身是一種創造,像金融行業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機遇、風險、挑戰、自由、高效率、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衍生價值體系、反直覺,正好是我所喜歡的。創業中遵循直覺又反直覺的事情很有趣也很刺激,作為一名未來想從事創投,咨詢和投行領域的大學生,希望能通過自己感興趣而整理的濃縮筆記分享出來,不系統不具體但是愿能給看到的你帶來一絲絲靈感,激發一星點點興趣和熱情,樂之所至~
CS183 是斯坦福大學的一系列公開課,以創業為主題,目前已完成了三期。最新一期《how to build the future 》2017年4月6日在YC官網更新中。
第一期:『 CS183:Startup 』
2012年春季,CS183 第一期課程『 CS183:Startup 』開課,主講人是 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 。
這個課程的筆記被學生 Black Masters 整理發布到網上,引起了無數關注,后來兩人將這一期課程內容共同整理出版,才成就了《 From Zero to One 》這本書。
CS183 課程資料:
《zero to one》mobi電子書 密碼: kc99
第二期 『 CS183B:How To Start A Startup 』
2014年9月,CS183B開課,課程主題是『 CS183B:How To Start A Startup 』
這一期課程由 YCombinator 總裁 Sam Altman 組織,一眾創投專家主講,包括 CS183 第一期的主講人 Peter Thiel ,以及接下來在2015年開課的 CS183C 的主講人 Reid Hoffman ,還有多位 YCombinator 的合伙人。
CS183B 課程視頻:
網易公開課:
標注視頻:
CS183B 課程文本:
內容原文:Sam Altman a€“ How To Start A Startup
Sam Altman的博客:Sam Altman
李笑來的筆記:知筆墨
第三期:『 CS183C:Technology-Enabled Blitzscaling 』
2015年9月,CS183C 開課了,這次是 Linkedin 創始人 Reid Hoffman 的主場,課程內容是『 CS183C:Technology-Enabled Blitzscaling 』,講的是閃電成長。
這一期內容已經在2015年12月結課,YouTube上有完整的視頻,并且可以切換中英文字幕,方法參照下圖:
CS183C 課程視頻:
騰訊視頻(李笑來搬運):搜索 - 騰訊視頻
CS183C 主講人 Reid Hoffman 資料:
Reid Hoffman的博客:
博客地址:Reid Hoffman
2004年 Linkedin B輪融資商業計劃書:LinkedIn's Series B Pitch to Greylock: Pitch Advice for Entrepreneurs
Reid Hoffman的書:
The Alliance 《聯盟:互聯網時代的人才變革》
The Startup Of You 《至關重要的關系》
第四期「how to build the future」可在YC官網查看。
我將自己觀看CS183B的筆記各分集整理出的想記下來的東西如下:
一 課程概要
Sam Altman
①IDEA:
好的創意(想要達到什么)和切入點著手點(執行能力)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創意包括之后的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公司的擴展策略和防御性策略(做好公司要發展十年的準備)。(當評估一個初創企業的創意時不僅僅包括產品本身,還有這些方面)
盡管我們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做計劃的過程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創意會逐漸充實起來。
確保創意是別的企業無法復制的,并且創業之前要進行長期的計劃確保創意得以實施。一定要有創意之后再選擇創業。
最好的創業公司都是有明確的使命驅動。讓員工都有使命感。最大程度的投入。只有清楚的認知到自己的使命,才能承受艱難的時刻。使命意識非常重要。復制他人的創意而鮮有自己的創意是很難激發自己的使命感。
許多好的創意在初期一般是不被人看好的,至少應該放心沒有人和你競爭同一片市場了,這也是為什么不用介意和別人討論你的創意,真正好的創意,反而不引人注意。但是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好的點子是為什么在哪。
在自身有足夠強的競爭力的小市場開始做起,再迅速的擴張。可以從小市場開始做起,但必須有迅速發展的潛力。
要潛心研究市場發展規律,大家創業選定的目標市場必須能在十年內快速發展。
不僅要研究企業發展趨勢,還要研究市場發展趨勢。
很多投資人犯的錯誤在于只研究了公司的發展規律而忽略了市場的發展規律。相較于市場發展規模,Sam Altman 更關注的是市場的增長速度。同時還要考慮什么因素會促進市場發展。在這個方面學生創業學生有自己的優勢:學生對于哪種市場能快速增長有著更準確的直覺判斷。
一定要確保進入的市場有發展的前景。要挑選市場,快速增長,小沒關系。要一個順利的大環境。
軟件正在蠶食世界。
紅杉問題:明確WHY NOW。
好的創意解釋起來往往很簡單易懂,緊密聯系消費者反饋,創意解釋起來必須條理清晰并且幾個詞就可以講清楚,最好的創意要么和現在的公司的理念在某方面背道而馳,要么就是完完全全一個新產品。
學生創業的優勢:對新技術有獨到的理解;方便尋找潛在的合伙人。
學生創業往往忽視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需求。
要考慮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②PRODUCT:
一定要確保產品的價值。
最重要的事就是通過和用戶溝通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
受大部分消費者喜愛不如受小部分消費者的鐘愛。當然最好是受大部分消費者鐘愛,但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后者更容易擴張市場。
先從簡單入手。著手點要小,理念簡單。還可以督促你在這個點上做到極致。對每個小細節的執著。
身體力行的去招攬客戶。反饋環一定要緊湊。
很多媒體都會對創業精神神奇化,實際上只是埋頭工作……
一定要掌控自己的心理。
Guest Speaker:Dustin moskovitz
Recommended Reading: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
*Zero to one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15 Commitments of Conscious Leadership
*Noviolent Communication
*The Tao of Leadership
(附問題:應對創業精疲力竭的最好辦法就是應對挑戰,解決問題~這樣會感覺好一點,創業者面對抑郁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二 合伙人(如何招聘和執行)
③TEAM
合伙人關系是最重要的關系。很多時候失敗是因為合伙關系的告吹。在這方面學生不太擅長。一定要找關系牢靠的人。最好的辦法是在大學,如果不行就在較大的公司。尋找關系牢靠的合伙人。敏思篤行(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保羅格拉姆:“你尋找的合伙人必須是鎮定且堅強(unflappable,tough)的人,他們知道每種情況下應該做什么,他們反應迅速,他們果斷堅定,他們創意非凡,他們時刻準備著。”舉了一個例子哈哈:詹姆斯邦德
兩三個合伙人最佳。(YC經驗)
創業初期盡量縮小員工規模,你應該只用雇傭你最需要的人,之后你要學會如何雇用,快速擴大公司規模。
愛本卜例子:雇傭門檻高,面試時間長,保證員工共有同樣的文化價值觀并且每個人都像創業的開山人一樣,在遇到困難時大家眾志成城。在創業初期雇傭的每個人都很重要,平庸的人會毀了公司的文化。
偉大的科技公司最初招人時一般都是熟人推薦。
創業早期的職位一般不需要什么經驗,學會判斷職位是否需要經驗,往往能夠獨當一面的人需要經驗。
面試時得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1)他們聰明么? 2)他們能把事情做好么 3)我愿意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么?
可以通過共事一個項目來進行招人。可以問一些以前做過的項目的深度挖掘。或者跟推薦人通電話:這個人能排在你共事的人前5%么?他們有什么專長?你還愿意雇傭他們么?為什么?為什么不愿再雇傭呢?ALSO:1)有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與招到的人最終能否勝任工作有很大關系? 2)需異常堅定的人,如果一個人在糾結選麥肯錫還是選你們,最好不要。喜歡冒險的人。 3)需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4)共事感覺很舒服。
馬克扎克伯格在招人時兩個問題:你愿意花多少時間和他在一起?如果角色互換,你是否愿意為他工作?
把公司的10%股份給公司前10名員工,在四五年內把這些股份變得有價值。盡可能的與投資者競爭,少給他們股份。早期對員工慷慨。
不僅要學會招人,還要學會留人。學一些管理技巧。學會稱贊團隊,意識到每個人的存在。給出每個人的職責,得到清楚的反饋。解雇要快,盡快解雇那些沒有用的員工,也要解雇那些辦公室政治的人和持續消極的人。
什么時候應該開始關注股權分配:公司成立的前四周。
在硅谷創業公司,一般合伙人兌現股份的時間為四年兌現滿,要一年期滿后發放一次。
④EXECUTION
身體力行做一個瘋狂的執行機器。只有把想法兌現才能創造價值。
CEO JOBS:
set the vision;
raise money;
evangelize;
hire and manage;
make sure the entire company excutes.
很重要的一點:專注和強度。創業者都把時間花在哪兒了。
當你做了市場需要的東西,才有價值。
你不必和每個人做朋友,但應該享受于與他們共事。
忘我的關注和極度的熱衷。執行速度很重要。快速前進,打破常規。保持高強度。讓員工保持對每件事都有高質量的要求,并且執行快速。并且要果斷,創業者執著于每個細節但是決策果斷。
驅動力和增長是創業命脈。Facebook成立的增長小組的例子,致力于執行每件提高增長和士氣的小事。
Google Facebook Apple 共同點:快速行動 打破常規,在正確的地方錙銖必較,在每個地方都注重質量。
驅動力是公司的命脈。不要讓競爭者和媒體讓公司陷入沮喪,新聞稿比代碼好寫,也比制造一件偉大的產品容易。
亨利福特:“你應該害怕的是那些從來不理會你,只關注自身進步的競爭者。”
三 創業是反直覺的
創業不要一直相信直覺。可以相信對人的直覺。
要與自己喜歡的人共事,還有知根知底的人。
第二點反直覺的是:成功創業需要的不是創業知識家,需要的是最顧客的熟知。
不必執著創業相關細節的知識,有時甚至是不利的。不要創業走過場。(過家家playing house)
第三點:不要試著找竅門。
四 創建產品,聆聽用戶,增長
禁忌:①不要自己創建了產品之后缺乏與他人分享,這樣就不能得到很多的反饋。
及時建立基礎反饋機制并且可以嘗試購買客戶資源,但是不能燒錢。好好利用TechCrunch 來發布自己的產品。
及時找到問題并且與他人溝通,找到確切的解決方案。如何找到方案:首先確定自己要涉入的行業領域,最好有工作經驗。不會說要顛覆一個行業是不需要經歷的,不能因為工作經歷形成固化的行為模式,而是要非常了解到這個行業的不足,發現可改變的地方,才能減少犯錯帶來的慘痛的代價。 ? 可以列潛在競爭者,并且看他們的SI和財務報表,在大量無用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②細分客戶領域。在創業初期,應該定位目標客戶群體。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產品的優勢,讓潛在消費者了解。讓身邊的人成為第一客戶獲取客戶資源,還有一些很好的在線社區,比如hacker news 的show HM 板塊。如果產品是消費類,可以在本地社區宣傳,找一些非常有領導力的社區郵件列表,進行當地營銷。
③有效得到客戶的真實反饋。宏觀了解產品運作情況。
④三種增長模式:留存生長模式:留住老顧客。病毒增長模式:客戶會像周圍人推薦,口口相傳。付費增長模式:用資金購買用戶。關鍵都在于可持續性。
⑤LTV客戶終身價值。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五 商業策略與壟斷理論
Guest speaker : Peter thiel (the founder of PayPal , palantir ,the founders fund.
①capturing value
公司往往呈現兩極分化 :完全競爭與壟斷
②lies people tell
小公司與壟斷企業往往往相反方向撒謊公司狀況。
③how to build a monopoly
先占領一個小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先去占領大市場是一種嚴重的錯誤。
(Amazon eBay PayPal Facebook 例子與硅谷很多失敗的公司例子)
進入大的市場意味著巨大的競爭,創業其中一個反知覺的就是首先進入小市場甚至是不引人注意的。
④last mover advantage
只有做著前無古人的事情的公司才有成為壟斷企業的潛力。
優秀的公司都各自獨特,而失敗的公司往往相似,它們都沒有躲過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競爭。
Characteristic of monopoly:
Proprietary technology
Network effects
Economies of scale
Branding
典型資本密集型企業和具有復雜垂直綜合性壟斷結構的企業,技術結構創新可能沒有太大突破但是垂直整合能力比競爭者很強,在很多方面創新。
⑤history of innovation
⑥phychology of competition
競爭是屬于失敗者的。
當與他人客觀上差異較小時,就必須通過競爭來維持自己的優勢。
競爭者為輸贏所困。雖然競爭使得自己與他人比較從而不斷進步,但是這樣代價太大了,容易忽視真正有價值的是什么,所以不要垢泥于彈丸之地。
六 關于產品用戶增長的問題
用戶留存對增長最重要,首先要有個很棒的產品。用戶留存來自于好的創意,將創意轉化為好的產品并適合市場。
Virality病毒營銷 (hotmail的例子 和 PayPal 當用戶推薦給朋友使用可以獲得金錢獎勵。)
七 如何創造用戶喜愛的產品
Guest speaker:The CEO of wufoo (kevin@ycombinator.com)
①提升產品界面設計
②每個員工都是客服,及時收到客戶反饋
③關心客戶(wufoo 曾圣誕節給重要客戶手寫感謝信)
Kevin hale@ilikevests
當客戶需求層次多元,在創業初期應著重解決大多數或花費較多金錢的客戶的需求再擴大客戶數量。
Wufoo 實例:在公司員工中抽簽,被抽中的為king然后說出對產品的想法然后全公司每個部門在今后的發展中將想法付諸實現。一年兩次。提高員工士氣并增加公司凝聚力,讓員工參與到決策中。
Wufoo的員工一周只工作三天,每天八到十個小時,可選擇在公司辦公室辦公或者遠程工作,整個公司只有十個人。
如何打造企業文化和分配員工任務問題回答:
員工自行安排工作計劃并公開,社交壓力逼迫下完成更好,合理分配時間。
如何選擇遠程辦公員工:
Tip1:讓他們遠程完成一個副項目。也許CEO自己完成那個項目只需要一周,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就知道他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了。不單單靠一個面試。
Tip2:看他們做客服時的態度,并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頂住客服的壓力。
八 公共關系如何起步
Guest speaker :the CEO of DoorDash(Stanley )
建議:
test your hypothesis
Launch fast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The CEO of teespring (walker William ) William @teespring.com
不斷完善產品
The CEO of keyco and twitch
創業初期不必要讓公關公司幫做媒體宣傳,而是自己先熟悉整個流程。并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產品。
Further reading:
The burned out blogger's to guide to PR. Jason Kincaid
Trust me ,I'm lying:confession of my a media. Manipulator , Ryan holiday
開發新產品后鼓勵去TechCrunch 發布
九 如何融資
Guest speaker:Ron Conway ,Marc Andreessen ,Parker conred
Ron Conway :SV Angel :已投資過七百多家公司,接觸過上千名entrepreneurs
每次和他們談話都得過一遍心中的標準:
這個人是領導么
這個人是不是正直,專注,癡迷于產品
會問他們:是什么讓你想要做這個產品
他想得到的答案是創業者是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而創業
會觀察創業者是否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因為招募團隊前提是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當然有一些領導力的課程也是需要學習的,有能力掌管局面并有潛力成為領導。)
策略上的:最好不要創業者與投資者之間簽署保密協議,需要更多的信任。
融資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過程,它不代表個人的勝利,只是一個基本的過程,不要沉迷于這個過程,因為融資對比起招募工程師團隊,擴大市場規模等相比難度較小。
在談話后可將承諾的事情在郵件回復說清楚因為大部分投資者記憶很短忘記對你的公司的估值等。
SV有十三個人,他們的網絡巨大所以一般在網絡里尋找好的創業者的summary,然后投票票數最高的項目,再有最好是有該專業領域經驗的人來電話會晤,如果電話進展順利則約定見面。見面之后進行秘密調查公司的狀況和他們想進入的市場的狀況。然后進行投資估值,也會找其他的投資者一同成為投資財團,進行工作量的平分,找到其他優秀的天使投資人。
一般是一兩百萬美金的種子投資。
Marc:每年有四千多公司尋求VC,而只有200家能從頂級投資人拿到資金,其中只有15家能在一年后的某刻增值一億美元,給風險投資行業帶來97%的收益。
風險投資行業是一個極端的行業。
他們更愿意投資那些有著極端優勢的公司即使要承擔極端缺陷的風險。
喜劇演員Steven 有本書《生來屹立 born standing up》其中寫到通向成功的途徑就是讓別人無法無視你的優秀。
A輪投資一般只投兩種公司:
①已經拿到種子投資
②沒有拿到種子投資但是創業者以前就很成功或者以前打過交道。
注意股權結構,賣掉太多股份容易降低團隊士氣。
十 文化
Guest speaker:The CEO of Airbnb and Zappos
Zappos:公司使命必須服從核心價值觀。
企業面臨的挑戰:Trust conflict commitment accountability results
Airbnb:
Brian講述了創業的故事。
要和那些優秀的讓你緊張的人一起共事。他們認真學習了其他公司是如何做事的。重視價值觀和文化的建設。
文化是一種大家一同共事的行為方式。隨著時間流逝行為會發生改變但是思想是不會變的。
第一位員工花了六個月才找到,在那之前看過上千份簡歷,見過上百人。
Rocket Internet 以克隆網站出名,Airbnb從來不買這即使像是被槍指著的賬。
在公司最初起步的時候,與其做到讓一百萬人喜歡你,不如去做讓一百人愛你。于是親自走訪,與用戶一同生活。
有人問Brian,有很多人認為Airbnb是一家市場營銷公司而非技術性公司。
(其公司已有專利技術,護城河技術,網絡效應,定價權等)
Guest speaker:the CEO of stripe:John collision and Patrick collision ?the CEO of Pinterest :Ben Silverman
后續補充:
如何成為偉大的創始人
創始人并不是超人
企業軟件的開發
Guest speaker:Aaron Levine ,the CEO of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