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紅
你堅持最久的事情是什么?
想一想,再回答哈!
我堅持最久的事情是吃飯、看電視劇、還有睡覺,你別不信,這是真的,堅持30多年了。
哈哈!你笑了沒?
除以上外,我堅持得最久的只有跑步。
我翻了APP記錄,從2014年11月至今,共計1897.36KM。
這個跑量對于絕大多數跑步者來說,是中等偏下的,但對于我來說,是最好的。原因如下:
按天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堅持。
按周看,勉強還行。
按月看,還不錯。
按年看,還在堅持,很好哇。
就這么簡單的一個跑步,把我變成了以前不敢奢望的模樣,自己都感覺到不可思議,每天的日子都是新的,每天都有盼頭!
1、自律+自由(早睡早起+午休)
晚上跑步后特別興奮,影響自己睡眠,就調整到早上慢跑30-40分鐘。家里有上小學的娃,剛好也需要早睡早起。這可是一舉兩得。因起得早,中午就習慣午休10-20分鐘。
早上慢悠悠的同家人一起享受愛心早餐,陪娃聊天,然后跟娃一起出門,上班再沒遲到過。這種自由是由早睡早起的自律帶來的。
2、愛笑、自信、積極主動
跑步的過程就是不斷走出舒適區的過程,每戰勝一次,自信就多一點。
賴床、跑不動、腿酸、跑不了5公里,跑不了10公里,跑不了半馬,配速慢……這些都會在你的日復一日的跑步中慢慢發生變化,“量變到質量”在跑步這件事中特別靈驗。
跑多了就相信自己能跑了,不是自信了才開始跑。
夏天跑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能聽到汗水歡快地從皮膚里往外涌的聲音,然后從眉毛上,臉上往下滴,有時還會流到眼睛里,這時候身心都是輕盈的,快樂會從心里溢出來,然后從你的一言一行中展現出來,看到熟悉的人你會情不自禁想問個“早”,然后送他一臉笑容。
怪不得,橙子學院的董如峰老師說:從心理學上來說,愛跑步的人想憂郁都不可能。
研究證實:大腦在跑步時會分泌讓人興奮的物質,就是內啡肽,它會讓人產生愉快的情緒。
3、改變飲食習慣
從小超超超級喜歡吃油炸食物,吃的時候好過癮,吃完上火排毒方式就比較獨特:滿頭的頭皮屑,肩上白茫茫一片,慘不忍睹。就算這樣,還是喜歡吃油炸食物,寧愿年復一年受頭皮屑折磨。
跑步半年后,這情況居然意外得到了控制:每天下班路過賣油炸食物的小攤,大部分時候能不為所動。偶爾會破例,這頻率已經由每周四次降到每月一次或更少。取而代之的是買水果的頻率起來越高!
收獲就是頭皮屑不敢在夏天撒野啦!
4、視力變好約50-80度
跑步約一年左右,配近視眼鏡的鏡片時意外發現:右眼由350度下降到270度,降了80度;左眼由300度降到250度,降了50度。
現在的度數是:250和215,在家里根本不需要帶眼鏡。
最開始跑步是一直要戴眼鏡的,不帶眼鏡10米之外的景物都是虛幻的,很不真實。后來覺得流汗水不方便戴,大清早上碰到熟人的機率不高,就沒戴。
當初都打算去做近視手術的人,居然在戴眼鏡快10年后,視力提升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眼鏡鏡片好配,可身體的零件要壞了,那可不好配,還老貴老貴,有錢不一定有貨。
5、體質更好
小時候,重慶的冬天冷冷颼颼地,每年冬天都在感冒、咳嗽、打針,吃藥中度過。
工作后沒跑步那些年里,每次季節變化,辦公室里最先感冒的人一定是我,一次感冒基本是要一個月才康復。一年下來平均每兩個月感冒一次。
跑步后,身體對異常反應會特別敏感,在感冒初期的頭一兩天就好了,稍嚴重點的感冒,一般7天也就好了,最多10天。
體質好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背著3歲的小娃,拉上11歲的大娃一起去外面隨便溜達。
6、打破自我設限
兩個娃的媽,小肚腩看上去總像有了2個月生孕似的,我30年前的認知告訴我:生過娃的女人,身材就是這樣的,這輩子是沒得救了,不可能恢復到產前體型。
跑步后,這個認知被現實刷新了:變瘦只是跑步的副產品而已,還有很多原來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只是自己認為不可能而已,并不是真的不可能。
正是這些經歷刷新了原有認知,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打破了自我設限,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讓我感覺運氣越來越好了。
我相信:
愛跑步的你,運氣不會太差!
首富王健林先生說了:“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掙一個億。”
愛跑步的我們,咱也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跑個全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