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癥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成為繼“三高”疾病后的“四高”。除了與痛風密切相關外,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尿酸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相關。目前還有許多人對高尿酸血癥的認知,還局限在痛風這個水平,包括很多醫務人員。
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我國人均高尿酸血癥總體患病率為13%,其中男性高達18.5%,女性為8.0%。而高尿酸血癥不一定出現臨床癥狀,故很多人不重視,每年體檢就看看數字而已。而有痛風癥狀的,持續藥物治療,有時偶爾不注意,痛風還是會發作,有的甚至關節、腎臟有損害。很多高尿酸血癥者,慢慢的,一系列的,血脂、血糖、血壓等都出現問題。
夏萌老師說,出現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就是身體報警信號——代謝出了問題,吃出“富貴病“”。
探討高尿酸血癥的干預,就要了解它的來與去。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80%由人體細胞代謝產生,20%從食物中獲得。大約70%的尿酸通過腎臟排泄,只有30%通過腸道及膽道排泄。
教科書的健教:大于等于530umol/L,不論有無癥狀,藥物降嘌呤治療,如有痛風,血尿酸控制在300umol/L,是低嘌呤飲食。
但困惑的是,有個全面健管客戶說,按照健康指導建議做了,尿酸一直增高,持續多年了,無癥狀,也未達到臨床用藥指征,科內及院內未給以他滿意的回復。今年體檢后,因為消化系統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健康問題,補給復合維生素及益生菌后,狀態改善很多,尤其是多年的高尿酸血癥沒有了,血尿酸減至350umol/L左右,客戶當時問是什么原因,當時籠統的解說,告知其身體代謝狀況改善了,所以血尿酸正常了,客戶很高興,但我沒有及時查新解惑。
今天學習get到一個新觀點:高尿酸血癥腸道菌群的密切相關。恍然大悟,原來,他的根源是腸道菌群惹得禍。最新研究,參與腸道嘌呤及尿酸的代謝的腸道菌群失調,一方面導致了腸道內尿酸代謝過程受阻,使得機體血尿酸水平升高,另一方面腸道菌群的失調使得尿酸鹽晶體導致的炎癥反應不能緩解。而機體血尿酸水平升高與尿酸鹽蓄積所導致的炎癥,會進一步影響腸道菌群的數量和種類,其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今天的學習,有新感悟和收獲,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