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幸運的開端;2018年不斷學習持續踐行。
001-積極的心態最重要 -收起抱怨,為選擇負責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還是有最后一個自由--選擇的自由。----維克多·弗蘭克爾
002-不斷思考和反思 -空杯心態,從頭學習,持續刻意練習
得到一樣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那樣東西。---- 查理芒格
003-面對現實,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知道什是重要的,什么最重要?
--------------------------------華麗分割線
001-積極的心態最重要 -收起抱怨,為選擇負責
17年初回張先生內蒙老家陪奶奶過了最后一個春節。
奶奶已經92歲了,由于小腦萎縮,這幾年一直生活不能自理,幸好有7個女兒和我公公一個兒子悉心照顧著,老人家身體硬朗,干凈,清爽,胃口也好。公公在我們這里生活的幾年里每年都是一半在老家,一半在這邊生活,每到過年必定會回老家。
之前我也有過打算要去一趟,只是孩子小,怕那邊天氣太冷受不了;而平時也提過要回去,老家那邊的意思是也不是特別方便,所以也不了了之了。
這次我跟老公說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要回去一趟了。
兒子和他爺爺奶奶提前了半個月去那里,老奶奶雖然腦子已經不清醒了,但看到她的重孫子一家子都明顯感覺到她的開心。
我也記得她拉著我的手說不容易,不容易。
我們回內蒙過完年后兩個多月后她去世了。
傷心之余慶幸自己的決定,老人家在有生之年過了一個團圓年。
公公在家守孝的期間,婆婆也正式搬到上海奉賢那套小房子自住了,兜兜轉轉了一年多,這次終于安定了,過她自己喜歡的生活,只要她開心。
公公和婆婆的感情問題也只他們兩個人的事情,那是他們的一輩子。
我和張先生一直都用很坦然的心態接受婆婆不斷探索式的去找自己更喜歡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過什么樣生活的權利。
感謝婆婆和我們一起生活的時間里讓我學會注意自己的形體、保持對美的追求;她對太極對舞蹈和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完美,也讓我看到了自己未來更多的可能;
也感謝她的主動遠離,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對我和張先生也是一種成全。
在上半年上班、自己帶小孩中,脫離那一地雞毛的家長里短,回歸簡單。我反而多了更多的思考時間。
特別感謝我現在的公司,離家近,就這一點就足以讓我節省下很多時間來學習成長;更幸運的是可以進退自如的顧全家庭和工作,當扔掉生活的拐杖時可以很快的適應新生活。
雖然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也時不時會被打擾,但最大的進步是,邁出行動的第一步。
曾經也會抱怨張先生給我的經濟負擔、他原生家庭給我的精神壓力、自己的負面情緒。。。
但慢慢的我發現,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我想這一生自己即使在平庸中過一輩子,我還是有選擇的,我可以選擇和張先生開心過簡單生活、力所能及的培養好小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等。
接受現實,給我什么就用好什么。
很多思想的轉變都是一念一世界。
002-不斷思考和反思,持續刻意練習
我的微信號:琳點滴成,初衷是,從零開始,點滴成長。我想要有空杯心態,從頭學習。
我常說自己的學習效率慢的像只蝸牛:看書還停留在紙質書上;做筆記還停留在紙質筆記本上;記憶力差,學習效率不高;說話需要打幾次草稿;甚至連吵架即使在理也是先敗下陣來的一方,因為總比別人慢半拍等等。
但我還是在這一年里開始買書、看書,學習等。在不斷掙扎中死磕自己。
我決定放下浮躁的心,潛心學習。
在自己第一個付費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我接觸到了很多自己以前沒有深入思考的概念和問題。
知道成長是永恒的剛需;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注意力的三大坑“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心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活在未來;“多維競爭”;“元認知能力”“自我驅動力”“成長率”“操作系統”等等,這個專欄是超值的。謝謝李笑來先生。
在專欄中我親眼看到了好些普通人向左而生的覃杰開始了不寫就出局,娜些年華,金馬等等,他們真的成長很快。
有種被碾壓的感覺。目前我沒參加,但一直關注著他們。
我在練內功階段,自考商務英語本科。同行的有我大學同學,她上進而獨立,是我佩服的榜樣。
這期間還參加了彭小六的知識訓練營和貓叔的剽悍行動營,最大的收獲是對自己的未來看到更多的可能和希望,而且有那么多努力的人在不斷的追求進步,越發感覺到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了。
但最終發現內心還是想回歸最初的決定自考本科。既然決定去做一件事,就先盡心盡力去完成,不給自己找借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中也說了,一次只做一件事。
為學習而堅持早起是一個分水嶺。
早起打卡到今天已經有129天,這讓我有信心去迎接更多的挑戰。
在17年底的12月29號決定2018年要開始跑步,當天就開始。每天5公里以上,目前堅持一周多,學習的同時也要為健康投資。
2018年計劃在原起床時間提前半小時起床,保證早晨有2個90分鐘的學習時間,第一個是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個是看書和寫作。晚上9點前睡保證睡眠。
《精力管理》中提到90分鐘作為整塊時間學習或工作的概念,而《睡眠革命》中也提到90分鐘為一睡眠周期;在實踐中我也認同90分鐘沉浸式的學習效率比較高。
我很清楚自己做的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或許只是別人不屑一顧的無用功。如,自考、朗讀,甚至早起, 會覺得我起那么早,瘋了吧。
在快速經濟時代,大家都在尋找速成方法,用最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而我卻在自虐的去考純粹自學的自考;去朗讀已經很少有人有耐心聽完的讀書音頻,如果是一天一本書的音頻還能接受,成就感也好像很大,這可是學了一本書的知識精華,而我一天一節的朗讀,有時候一節還要分幾次朗讀完,根本不符合大家所期望的效率。
但一件再簡單的事情如果堅持這去做了,都會有收獲。我愿意回歸簡單,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時代中不乏很多很努力、很幸運、還有那些你想要達到的終點只是他們的起點的人,他們目標明確,有動力有方法,有時間有精力;他們學習能力強,做事效率高,形成一個優勢新群體,抱團學習,快速成長;但同時浮躁也是很多人通病,不愿意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去認真做一件事或做一些不會馬上得到回報或變現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起點確實不高,一所三流大學專科,但幸運的是我學的是商務英語專業,對英語發自內心的喜愛,而且我的工作一直和英語相關的外貿行業。
只是自己在結婚生子后被工作中用到的英語夠用了的想法而把自己的英語學習停滯了一輩子(七年)。
直到看到李笑來的《人人都能用英語》中我突然發現原來看原版書也是一個把英語用起來的很好途徑。只要有初高中的英語基礎,會查字典,就可以不斷的用英語了。我需要更新升級了。
不管怎么樣我決定空杯前行,重新學習。我選擇在提升英語同時提高自己的學歷。
雖然自考考試不是最佳的檢驗形式,但現階段的我需要用這個去監督自己的學習。
我希望把英語技能打磨成我的優勢利器,再從寫作、演講等其他維度去不斷踐行。
有了這個學習目標讓我行動起來,正如《就是沒時間才什么都要做》里說的,腳踏車也是剛踩第一下的時候最費力但踩第二下、第三下會越來越輕松,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挑戰某個新的領域也也一樣,腳步不要停,用心準備、用心準備,不要等到具備一定的知識才開始,直接行動,往新世界撲過去就對了。
現在除了早上最少90分鐘的固定時間學習,我還保持聽聽力,TED,經濟學人等,還有很老很經典的一部美劇《Friend》。很早就看過,但現在看的視角都不一樣了。以前看情節,現在在不斷重復聽中學單詞,學句子,還有理解國外文化。
我的方法是:第一遍無字幕視頻,第二遍聽音頻是看英文字幕;第三遍看中文字幕;第四遍無字幕;第五遍邊聽邊把不認識的單詞理出來,收到生詞本里,第六遍不用再看字幕。每一集基本上都看上六遍。
我覺得這個方法在做精聽時也適用于其他新聞、TED等等英語聽力。
另外平時晚飯后或只要有空就會朗讀《Beyond Feeling》、《Principles》英文原版書,目標是2018年把這兩本書吃透。光查字典都是件很費時的事情,但我就打算這么死磕這兩本書了。
我很認同朗讀是學好英語和演講之類語言學習的一大重要法寶。
打算背幾篇經典類似肯尼迪就職演講之類的演講篇,甚至還有想法自己做一個60秒英語朗讀。。。
感覺學英語總讓我樂此不疲。像是回到了學生時代,好多新期待。
2018年的目標是把自己的語法和單詞關突破;考試通過8科。
擁有自己的成長加速器。
003-面對現實,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2017年有一段低迷時期,那是參加剽悍行動營后的9月底-12月初,2個多月。最近才剛剛走出來。
一度感覺那段時間自己就像是被收割注意力的人,每天看手機微信聽課,不斷切換著完成任務、打卡等等。
其實我是不愛湊熱鬧的人,在這之前已經很長時間都不怎么發朋友圈,看微信。而8月底開始參加想好好的管理自己閱讀而參加了知識訓練營、沒多久又參加剽悍行動營還有10月份的考試都一起進行。每天像打仗。
我以為我都可以應對。結果我卻在一邊內疚自己沒有好好備考、沒有好好的陪小孩,一邊又像打雞血般停不下來的參與活動學習的矛盾糾結自責的心理中度過。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必須面對現實。
在沒決定考試之前有段時間,我想考CATTI 翻譯資格證,書買了一堆,資料下一堆,結果不了了之。
可能學英語這件事情當時還沒有引起我足夠的緊迫感吧,而且甚至還會想機器人時代都要來了,還會需要翻譯嗎?
自己目標都不夠堅定,如何去堅持。
17年6月底機緣巧合下和同學一起決定考本科,這到底是我真正想要做的,還是因為同學去考,我不想落后而考?
答案在我認真思考中浮現了。我弄明白了這是我自己想要做的一件事,這不僅僅是嘗試,不僅僅是檢驗自己的自學能力,這就是我想做的一件事。
當我用在參加行動營的借口去安慰自己沒有好好準備考試;又用要好好準備考試的理由而忽略行動營時,我得承認我只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讓家人,讓朋友,讓自己失望,我只是善于給自己找理由騙自己而已。
10月份考完試后,整個人是放空狀態。
期間唯一沒有停止的是閱讀,我喜歡在書中找答案。
我看了一本完全不相關的書,《瓦爾登湖》,作者寧靜的內心,遠離了喧囂,享受著大自然的純真,平靜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孤寂孕育希望。
這本書奇跡般的把我浮躁的心給撫平了大半。
我繼續繼續看書,開始看《習慣的力量》《搞定》《好好學習》《刻意練習》《躍遷》等等。
找回了學習的樂趣同時開始思考。
什么對我是重要的?什么最重要?
對我來說,毫無疑問家庭是重要的,而成長是最重要的,我希望和先生,小孩一起成長。
直面自己的困惑和迷惘。這一切只是成長中的掙扎而已。
我需要一個明確而清晰的目標去實現。始終有一條主線,再打造多維度的競爭力。
自己從學英語的第一天開始就特別喜歡英語,為什么不把這個技能打造成自己的最強維度呢?
不管以什么形式,考試如果真的能夠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而且同行中有個伴一起前行真是很難得。錯過上一輩子還能有機會領悟后重新抓住機會去學習,最幸運的事莫過于此。
我開始堅定要好好準備考試。
一切變得更簡單了。
2017年最幸運的事,莫過于認識自己,找到目標,開始行動。
我選擇成為那個幸運的人,2018繼續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