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渴望被愛、被看見、被理解而不得,甚至當他們的合理需求都會被打壓時,就容易采取攻擊性的表達。
一個孩子敢在父母面前哭鬧撒潑,起碼他認為在父母面前發泄情緒是安全的,說明你們的親子關系還不錯。若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憤怒不會被父母允許,可能遭到嚴厲打壓的,那么他很可能會被迫將憤怒轉向自身。于是也就會出現孩子“自虐”的情況。
有些孩子會關上心門,不再愿意和家長溝通、分享,他們變得內向,脾氣怪異,家長就會給孩子貼上“叛逆”標簽!親子關系一直建立很好的孩子是沒有所謂的“叛逆期”的。
作為家長要允許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與其限制他不如了解他,多覺察。
你是為了生氣,還是為了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相信孩子,給他關愛,不要總把學習作為你們的聊天話題,而是想辦法幫他減負、提升學習的能力,和他站在一起。
孩子只有先感受愛和尊重,內在豐足,才會愿意探索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