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很久未見的朋友來我家玩,看見她是一個人,我問:“你老公呢,他怎么沒來?”
朋友聽了,立馬露出一臉嫌棄:“別管他,在家玩游戲呢,整天就宅家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跟個廢人似的。”
我在廚房忙活,朋友一邊幫我打下手,一邊感慨:“真羨慕你啊,有自己的房子,還把日子過得這么有聲有色?!?/p>
“你們不也是嗎?你們那房子可比我裝修得漂亮多了?!?/p>
“算了,別提了。他裝修那房子,不知被別人坑了多少錢,花了大價錢,裝出來也就那樣。真不知道他腦袋是干什么用的!”
聽見朋友這么說,一時半會兒,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只得趕緊轉移話題。再這么聊下去,只怕她心里的氣會越來越重,她老公也被越踩越低。
早在前幾年里,我就見過他老公幾次,那時兩人還是男女朋友。幾次接觸下來,她老公給我的印象是話少,性格偏內向,不太愛出門,喜歡宅在家里看球賽或打游戲,家境普通,收入也不算高。
老實說,這樣的男人的確算不上優秀,但也絕沒朋友說的那么不堪。好歹房子是他老公買的,也是他一個人忙上忙下張羅裝修的。雖然沒有事事周到,但也絕不是朋友口中那樣的廢人。
我不禁感慨,在我一個外人面前,朋友都能毫無保留地把她老公貶得一文不值,真不敢想象兩人關起門來,又是怎樣一種情形。
據朋友所說,兩人在一起的頭兩年,盡管他老公宅,但還是愿意陪她出去玩??墒堑胶竺?,她老公越來越不愿出門,話也更加少了,偶爾說兩句話,兩人也是話不投機。她罵他是廢物,他回她是蠢貨。
近兩年于兩人而言,對方更是形同虛設。雖同處一個屋檐下,睡同一張床,卻各玩各的。一到假期,要么就是一個在外面晃蕩,一個在屋內抱電腦;要么就是一個打游戲,一個看電視。顯然,他們在同一個婚姻里,卻各自都失了戀。
其實,像朋友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不算少見。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往往不和諧的婚姻很大成分上都有雙方相互貶低的因素。
可是事實上,貶低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制造了一個新問題。
你罵一句“傻逼”,他回一句“蠢貨”,一時倒是過了嘴癮,可無形之中對自尊心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不僅讓倆人的心靈都受到重創,還會讓你們的情感裂縫越來越大。輕者互不理睬冷戰幾天,重者直接分道揚鑣。
還有一種貶低,可以不說話也不發怒,只需要在對方面前,擺出一副不耐煩的嫌惡臉,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也可以讓對方受到一萬點的傷害,這樣的傷害真是殺人于無形,毀人于絕望。
亦舒說: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下來,天下太平。
我們把耐心與寬容留給陌生人,卻把厭煩與刻薄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我真不明白,愛人之間不是更應該相互尊重與理解么?你們于千萬人之中選中彼此作為人生伴侶,是為了共同扶持相互溫暖,而不是互相傷害。
就好比你在商場千挑萬選一件衣服,買回家穿上身后卻挑衣服的各種毛病瑕疵,嫌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是打自己臉嗎?
相互貶低,是情侶或愛人之間,最得不償失的一種發泄不滿的方式。非但沒有讓自己看起來高人一等,反而顯得你心胸狹隘、小肚雞腸。不是得不償失么?
與其面露丑態的去貶低對方,還不如兩個人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心平氣和地去指正,讓對方意識到問題所在,不僅解決了問題,避免了爭端,還贏得了對方的尊重。
講到這里,突然想起了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段話,大意是:婚姻中,經常受丈夫夸贊的女人會越來越漂亮;同理,經常被妻子夸獎的男人會越來越優秀。他們的婚姻也會越來越和諧幸福。
所以,能用良言去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惡語去傷人。何不換個角度,去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
是要在相互貶低里越離越遠,還是在相互贊美里越靠越近,自己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