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栗子似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街道邊的小店里,無論什么時候都能看到成堆的炒栗子。小時候到如今,從未變過。走近那個街口,甜香就撲面而來。久而久之,一想起那個街道,甜味就先從記憶里冒出來。
炒栗子和煮栗子是最常見的兩種做法,新鮮栗子在我的味譜里淡得幾乎想不起味道,貌似果肉有些甜,咬起來是脆脆的,不像熟栗子那樣兩瓣輕輕一咬就會分開,特別是皮不好剝,吃起來顯得麻煩。
高中,朋友幾個上課吃栗子,既要防著老師,又要剝著栗子皮,通常皮沒剝完就塞進嘴里。終于有一天出了事,那時偷吃東西都有一套手法,吃栗子也不例外,把栗子握在虎口處,手掌握拳抵在嘴前,臉上裝作認真看書思考的樣子,嘴巴卻蠕動個不停。朋友吃了一半,有些累了松開手,赫然一條肥肥的小白蟲在果肉間蠕動,嚇得她連尖叫都叫不出來。而我聽了她的描述,導致之后每每新鮮栗子出現在眼前就忍不住多看幾眼。
家里買回來新鮮栗子,最喜歡的吃法還是用鹽水煮。白水煮的栗子味道平淡,加了鹽,就多了點滋味。煮出來的栗子最好趁熱吃,這時候皮最是好剝,在屁股尖破開一個口,順著口往下撕,感覺就像破竹竿,只要破開一個縫,隨后不用使多大力,就撕拉到了底。剝了皮,露出灰黃的果肉,吃在嘴里,味道清甜,口感潤而面。
有一次和母親鬧了情緒,回了學校,下課休息時和朋友辦事走在一起,冷風從走廊另一邊吹了過來,我習慣性地把手揣進兜里,卻在兜里摸到了一把栗子。當時覺得好神奇,兜里竟自己冒出來了栗子,很快我就明白了過來,應該是中午的時候,母親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給我放進去的。我一時內心百味,一面笑自己馬虎,衣服穿在身上,什么時候被放進了東西都沒有察覺,一面覺得有些內疚,母親這樣是想給我驚喜吧,抓一把栗子,觀察我的動靜,找準時機偷偷放入。她應該會想我發現時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是奇怪?是驚喜?
可是我卻跟她發脾氣。
不管炒還是煮,栗子都好吃,只是就我吃來,煮栗子在口感和味道上更勝炒栗子一籌。煮栗子也有一點不好,放久了就開始生白色的霉,即使洗干凈了,很快又會長出來,所以煮了栗子就必須趕緊吃完。就這點算是比不上炒栗子了。在沒有新鮮栗子出產的季節,吃吃炒栗子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