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面對他們的對手,多頭們得意洋洋1869年-1873年(150頁-174頁)
1.哥們兒,咱們打劫個大的吧~啥?黃金!
伊利鐵路投機案之后,古爾德和菲斯科成了華爾街最佳cp。閑來無事,古爾德跟好基友說:“咱們再來一票?”菲斯科扭過頭“妖艷”地問到:“啥?”古爾德鄭重其事地說:“投機黃金。”
菲斯科一口含在嘴里的咖啡噴了出來:“excuse me?你再說一遍!”
古爾德那小身板此時迸發出無限的力量:“沒錯,我就是說黃金。我琢磨這件事很久了,現在時機成熟了,該干一票了。”
怎么個成熟法?
1)劣幣驅逐良幣
南北戰爭剛剛結束,票子和金子可以同時在市場交易。但是,票子是隨意刷出來的,政府如果不老實大量印刷,那票子就會大大貶值(南北戰爭南方,敗就敗在了大量印錢,導致通貨膨脹),因此比較而言,票子那就是“妾侍”,金子才是“正室”。
于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票子先花票子,金子攢著,以防萬一。
在這種情況下,黃金立即從流通領域消失了,被藏進了千家萬戶的床墊下和保險箱里。
2)全民杠桿買黃金
1869年,在黃金交易室進行的黃金交易量達到了每天7000萬美元,而且大部分是加了杠桿的。杠桿倍數還特別大,高達200倍。
杠桿讓貧富跟過山車一樣,瞬間成富翁,下一瞬間又成窮光蛋。這種腎上腺素飆升的活動,吸引著萬千大眾。
3)賣空現象普遍
雖然國內交易普遍用票子,但是國際交易就得用金子了。
在貿易合同簽訂和黃金交割之間有一個時間差,如果黃金價格下來了,那貿易商就得交更多的金子。于是他們往往會選擇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賣空金子。
黃金的價格跌了,他們交出更多的金子賠錢,但他們賣空黃金就賺了。一賠一賺,平手。
黃金的價格漲了,他們交少量的金子賺錢,但他們賣空金子就賠錢了。一賺一賠,平手。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在歪果仁打交道時別因為黃金的價格出現浮動而把辛辛苦苦賺的錢賠進去。他們倒是貪念不大,不要求賣空黃金賺錢,只求別虧損。
2.瞞天過海
菲斯科聽完古爾德的分析之后,對這個大頭娃娃的智商深感欽佩。但是他還是很憂慮:“市場上金子不夠多,咱們通過加杠桿,確實可以都買過來,進行逼空,but,政府金子多啊。當年淘的金子大多數都在政府手里。政府要是插一腳,咱們就game over 了。”
古爾德點點頭:“我已有安排。”
古爾德認識了總統的妹夫—科爾賓,而且送了他面值150w的黃金合同,黃金漲1元,科爾賓坐收1.5w。
錢這東西嘛,給對了人,那是會起大作用的。
于是在科爾賓的引見下,古爾德見到了正在度假的總統。總統開始并不鳥他,但是他極力發揮了不要臉的本事,竟然很狗腿地陪了總統一個假期。
臉皮厚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他不僅跟總統混了個臉熟,而且還給總統留下了“我很懂金融,我是金融天才”的印象。
后來紐約財政總管助理的職位空了出來,他們就推薦了一位內部人士去擔任。這個職位簡直了——政府任何賣出黃金的指令都得由他下達。
這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外面形勢大好,內部還有人控制黃金。
古爾德和菲克斯卷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洗劫華爾街。
3.洗劫開始
到了1869年的9月份,古爾德集團擁有了價值超過9000萬美元的黃金合同,因為大多數人買黃金有采用了杠桿,所以這個數目是紐約市場上黃金供應量的數倍。
黃金的價格開始慢慢攀升,雖然形勢大好,但是古爾德還是怕政府插進來。于是他催促總統的妹夫給總統寫一封信——要讓市場決定黃金的價格。
雖然這是為金融白癡的總統,但是對人的心思揣摩還是很通透的。當他意識到這封信事從紐約傳到華盛頓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被他們利用了。于是警告自己的妹夫——趕快收手,政府要插手了!
妹夫收到來信,趕緊找到古爾德說,我不干了,我要把總統的話告訴大家,做點好事,省得他秋后算賬。古爾德笑了笑,小樣,你怕?那我就用錢把你的膽子養肥。于是在古爾德賄賂下,妹夫決定暫壓總統的信。
古爾德的賄賂是為了給自己賣出黃金爭取時間。古爾德開始大量出售自己的黃金。雖按常理來說市場上有大量黃金賣出了,黃金的價格應該降低才對,可是由于求遠遠大于供,所以黃金的價格持續走高。
那些賣空的人感到很無望,他們發現金子好像是會無限上漲的商品。100賣空的金子搞不好要花200買回來,更可怕的是自己加了很多杠桿。
4.政府插手,黃金本位恢復
政府最終插了進來,大量的黃金流入使黃金的價格降了下來,那些賣空的人由此有了活路。
黃金恐慌使人們意識到,如果票子和金子之間的比價存在,那黃金的投機永遠無法避免。為了防止黃金投機再次出現,美國恢復了黃金本位制——票子和金子的比值固定。
5.最后說一說菲斯科吧
“黃金大劫案”結束后,還零零散散地發生了很多事:
1)動產信貸公司——大股東騙小股東的錢。
2)古爾德和范德比爾特的又一輪戰爭——大打火車價格戰。
3)女經紀人登場——范德比爾特的心愛之人在他的幫助下開了第一家女性經紀行。
但是我最想干的還是聊一聊八卦。
菲斯科雖然有妻子,但是兩人長期分區。于是乎菲斯科就開始尋花問柳,悲劇的是,他愛上了援交女—喬西。這姑娘有些胖,不過那時代的人好這一口。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喬西知道菲斯科很愛很愛自己,于是很任性。任性到什么地步?愛上了菲斯科的合作伙伴—曼斯菲爾德。
曼斯菲爾德是個富二代,長得那是風度翩翩,但是有點神經質。
三個人之間來回拉拉扯扯,于是神經質的曼斯菲爾德精神崩潰了。于是他開槍打死了菲斯科。
一代投機大師就這樣死翹翹了。當時華爾街上的經紀人都大呼過癮,他們被菲斯科的投機把戲弄的死去活來的。
但是大眾卻唏噓不已。“人民記得他出身貧寒,但是一直努力奮斗,他的成功完全是他的汗水換來的。”“在成功的道路上,雖然他用了不少華而不實或者半野蠻的手段,但在他的靈魂深處有追求信念和慷慨大方的精神,著使得他的那些缺點無關緊要了。”
(關于菲斯科的慷慨多說一句:他是個奇葩,大奇葩。他瘋狂地在股市進行投機,讓無數人死去活來的,但是掙了錢他又毫不吝嗇地把錢分出去救濟別人。大概他只是享受投機賺錢的快感,對花錢沒什么感覺吧。)
關于大眾對他的評價我是一臉的蒙蔽。。大概有了名氣的混混大家就會忘記他是個混混,只記得他的名氣。
以上就是南北戰爭結束后華爾街的“風流韻事”了。
ps:關于古爾德賄賂總統妹夫,來爭取時間賣黃金一事,我深有感觸——時間就是金錢。
雄安新區一出,大家瘋了一樣開始炒新區的房子。我的家就在新區,恰好見證了炒房的威力。北京的人連夜趕過來,“還有多少套,我都要了。”刷卡,交現,一次買走20套。
有些人動作慢,再去買的時候,房源很少了,而且價格已經飆升了3-4倍。人們為了有限的昂貴的房源大打出手,甚至打進派出所。
3天前,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輛外地牌照的豪車,男朋友笑著說:“炒房的。”
是啊,炒房的,你速度慢了。早在4.2號的早晨房子就沒有了。